返回

第二十八章

首頁
     秋林說,這個事情組織上還是讨論,不要亂聽外面傳言。

     孔一品說,陸經理,我是心底無私的人,我覺得收購站是我們公司頂重要一個地方,自然要用頂合适的人。

    春梅同志業務能力強,水平高,我覺得她才是最合适人選。

    章耘耕同志這個人,缺點我談不上,但說優點,不過也隻是剝剝蛇皮取取蛇膽,當領導實在不合适。

    再說了,他這個同志不喜歡跟别人溝通,太内向。

    收購站對外窗口,這樣的人怎麼合适? 秋林聽了孔一品一番長篇大論,有些不高興。

     秋林說,孔經理,這個事情我跟你說了,組織上還沒有最終敲定。

    而且這是組織意圖,你不要亂打聽。

     孔一品聽秋林這樣說,伸着脖子,還想辯解。

    秋林就将他話堵住,隻說自己馬上要去縣社開會,沒有時間再聽。

    孔一品雖然不服氣,但也沒辦法,隻能悻悻回去。

     孔一品走了,秋林也覺得有些心虛。

    盤算一番,想着這事定要盡快解決,否則夜長夢多。

    就這樣,他立即召集了幾個副經理開會,将任命章耘耕的事情通氣。

    衆人見秋林力推,也沒人講什麼閑話,随後,報告送到縣社人事股走程序,一個禮拜,所有程序走完,章耘耕正式上任。

     章耘耕當了經理,原以為孔一品定會大鬧一番,但等了一段時間也沒有什麼風吹草動,秋林心裡才算長出了一口氣。

     收購站換崗事情落定,秋林便騰出空,訂機票去北京尋那個姓戴的老領導。

     到了北京,秋林根據邱福茂提供的電話,跟老領導的秘書聯系上,介紹了自己身份。

    秘書跟老領導彙報,老領導答應第二日上午給秋林半個小時接見時間。

    隔日一早,秋林便拿着土特産去遠洋公司,順利見到老領導。

    邱福茂說得沒錯,老領導果然有很濃的家鄉情結,跟秋林問了許多家鄉發展的事,這一說,竟說了一個多小時,最後還是秘書提醒,老領導才說,你來得及時,我馬上就要離休,總算離休前能給家鄉做點工作。

    這樣,小陸,你在賓館等我消息,我摸一摸底下情況,看有什麼合适你們公司的。

    秋林感激,回賓館等消息。

    原以為要等上幾天,沒想到當日下午老領導秘書便打來電話,說天津港有兩艘報廢輪船,可以最低價讓秋林他們拉回去。

    秋林高興,又等了幾日,老領導批字,将兩艘報廢輪船發出,發出前,老領導還特意叮囑,這是給家鄉人民的,兩艘船的油要全部加滿。

     就這樣,秋林在北京待了一個禮拜,将事情圓滿辦完。

    兩艘船拆完賣材料,可以給公司帶來三十萬左右收入,這是今年土特産公司最大一筆收入。

    秋林高興,公司效益好,也是對自己一個交代。

    否則,總覺得自己一切都是靠着鮑主任恩賜,心内不安。

     2 過了一個月,兩艘輪船終于從天津拉了回來,拖進本地船廠拆卸。

    又花了一個月辰光,将輪船拆卸。

    接下去,秋林又要趕到杭州,去和鋼鐵廠聯絡輪船廢舊鋼鐵事情。

     一早,秋林坐單位那輛波蘭産波羅乃茲去杭州。

    波羅乃茲車子密封程度不高,馬路上開不了幾步,便有灰塵漏進來,關着窗倒比開窗的飛塵還要厲害,坐得人喉嚨痛。

    車子油箱也小,一會停下加油,一會停下加油。

    一早出門,趕到杭州已是下午一點鐘。

    秋林進鋼鐵廠辦事情,辦好出來,剛準備趕回去,不想那車子卻壞掉了,再也啟動不起。

    叫來車子拖到修理廠檢查,說是一個發動機火花塞壞了。

    毛病不大,但一時沒有貨,需明天才能換。

     沒辦法,夜裡隻能在杭州留宿。

    秋林附近尋了賓館,又打電話回去,跟杜英說明。

    杜英聽了,也告訴秋林一樁事,說杜毅生病了,剛從上海回來,情況不大好。

    讓秋林早些回來,趕緊去看一趟。

     擱了電話,秋林躺在床上看了會兒電視,覺得無聊,盤算去哪裡轉一轉,想來想去,突然想起當年給自己發表文章的那個馮編輯。

    不曉得這人還在不在報社裡,這麼多年,竟一直沒有見面過,正好趁這個機會去拜訪拜訪。

    想到此處,秋林便起來,出門打車去報社。

    到了報社一打聽,那馮編輯居然還在,是個四十幾歲的矮胖男人。

    秋林尋到故人,心裡高興,介紹自己名字,還感謝他當年幫自己發表那兩篇文章。

    可秋林說了半日,那馮編輯卻連半個字都沒有想起來。

    秋林有些失落,又搜腸刮肚想起些他當年信裡的細節。

    馮編輯依然沒有印象,倒有些不耐煩起來。

     馮編輯說,陸先生,現在什麼年代,文章寫得好不好又有什麼要緊?最重要的是賺錢。

    你莫同我講什麼文章,如果你真想感謝我,就實在些,幫我完成些明年報紙征訂任務。

     秋林聽了,笑笑,心裡不悅,但還是當場打電話回公司,吩咐魯一貴主任訂下五十份報紙。

    馮編輯見秋林這麼爽快,很是高興,倒茶拔香煙,熱情得像是變了一個人。

    坐了一會兒,秋林看看差不多是吃飯時間,便邀請馮編輯到樓外樓吃西湖醋魚,馮編輯欣然答應。

    不曉得是訂報紙原因還是吃西湖醋魚原因,席上,馮編輯的腦子似乎也變得清爽了,竟将秋林兩篇文章都清晰回憶起來,還誇獎秋林視野寬闊,文筆精彩,自己當編輯這麼多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