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長眠西湖的章太炎

首頁
樸學大師餘杭章太炎先生的靈柩,已于一九五五年四月三日從蘇州的墓地上起出來,運到杭城,安葬在西湖上了;從此黃土一抔,與西鄰的張蒼水墓同垂不朽。我既參加了蘇州市方面的公祭,更與汪旭初、金兆梓、謝孝思、範煙橋諸君恭送靈柩赴杭,以表景仰之憂。寓蘇耆宿緻送挽聯挽詩的很多,我所留意到的,如孫履安先生一聯雲:“北鬥文光沖虎跑,南屏山色映牛眠。”張俟庵先生一聯雲:“若是其大乎,天下溺援之以道;可以為師矣,今日吊奚敢不哀。”張松身先生一詩雲:“一代宗師傳樸學,憗遺天忍喪斯文。救時論在昌言報,痛逝書焚革命軍。生慕伯鸾充大隐,殁依蒼水峙高墳。首丘歸正清明近,郁郁南屏護白雲。”我除了在靈前敬獻手制的梅花、連翹、紫羅蘭、迦南馨等花綜合的盆景外,也挽以一聯:“吳其沼乎,昔誦遺言慚後死;國已興矣,今将喜訊告先生。”首句因軍閥亂政的黑暗時期,先生憂國心切,曾大書“吳其沼乎”四字以寄憤慨,這是章夫人所見告的。章夫人自己也作了一首詩:“南屏山下舊祠堂,郁郁佳城草木香。異代蕭條同此願,相逢應共說興亡。”章先生在九泉之下,得與蒼水為鄰,差不寂寞了。

    魯迅先生于時人少所許可,而對于章先生卻拳拳服膺,一九三六年六月十四日章先生在蘇逝世,魯迅先生聞耗,在病中寫《關于太炎先生二三事》,過了十天,他也去世了。他的文章中說:“我以為先生的業績,留在革命史上的,實在比在學術史上還要大……考其生平,以大勳章作扇墜,臨總統府之門大诟袁世凱的包藏禍心者,并世無第二人;七被追捕,三入牢獄,而革命之志終不屈撓者,并世亦無第二人:這才是先哲的精神,後生的楷模。”這是章先生的蓋棺定論,也是正确的評價。

    章先生以大勳章作扇墜,瞧不起袁世凱,他之被捕,這固然是一個原因,而還有幾首諷刺時局的諧詩,也是賈禍的原由,那詩是:“瀛台湖水滿時功,景帝旌旗在眼中。織女羁思蒸夜月,石獅鱗甲動春風。風飄胡子沈雲黑,雨濕國旗墜粉紅。關塞極天惟鳥道,江湖滿地兩漁翁。”“袁四猶疑畏簡書,芝泉常為護儲胥。徒勞上将揮神腿,終見降王走火車。饒夏有才原不忝,蔣張無命欲何如。可憐經過劉家廟,汽笛一聲恨有餘。”“蓬萊宮阙對西山,車站車頭京漢間。西望瑤池見太後,南來晦氣滿冥關。雲移鹭尾看軍帽,日繞猴頭識聖顔。一卧瀛台驚歲晚,幾回請客吃西餐。”“此人已化黃鶴去,此地空餘黃鶴樓。黃鶴一去不複返,白狼千載空悠悠。晴川曆曆漢陽渡,芳草萋萋白鹭洲。日暮鄉關何處是,黃興門外使人愁。”這幾首詩,諷刺得十分尖刻,凡是留心當年政局的中年人、老年人,都可給它們作注解的。

    
上一章 章節目錄 下一章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