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界亦然,派作家與哲學家來日,使命為加強日修力量。
手法之另一特點,政治上理論上破産,也喊反帝,而進行破壞。
我用革命的兩手,對付他的二手。
要求他們團結反帝,也由理論上揭露他們的錯誤。
必須結合此二者,否則不能争取人民與世界。
與中共有共同鬥争,反修一緻,有利于馬列主義,應加強。
總形勢,馬列者迫擊修正,中日相同。
若停止反擊,則修不能徹底失敗。
美侵略,引起反帝,我應掌握反帝領導權。
高舉反帝旗幟。
亦與中國相同。
遺憾者,社會民主,修仍有領導權。
應正确執行兩手,真正進步者聯合起來。
和平會議,日、印、朝、越、中、阿相同,但有棄權與贊同者,未能取一緻行動。
應事先醞釀,一緻行動。
真正馬列主義勝利越來越明顯了!給中共高評價。
中共已掌握政權,日共為少數黨,故鬥争上各有獨自性,但貫徹馬列主義與中國一緻,高興。
對□文化界反修緻敬。
日文化界訪華後,革命性更強。
在廣州看過《江姐》受歡迎。
中國革命選集,要求介紹。
晚小學社宴,有三位作家于Hotel□□□,桃花村華菜館。
4月24日
上午訪井上靖夫婦,院大,花草甚多。
下午訪土岐善麿(日本語言學家),已八十歲,猶健。
晚到倉石華語學校講話,熱烈歡迎,學生500人,多像業餘,學生家庭婦女,送三朵玫瑰,一塊糖,極熱情。
4月25日
早訪龜井先生。
遊井之頭公園。
訪前講座:已學會兩條腿走路,一面演戲,一面擔任組織工作。
自主自營,結合群衆。
無劇場。
(河原崎兵十郎)須租,河原崎夫人也演戲,也活動。
往往借不到劇場。
争取群衆(看商業性演出的)廣泛而深入。
向反動勢力鬥争,發揚傳統,創新。
31年成立,37年建立院部,節省出錢來建立院部。
藝術與生活的戰壕。
250人包括家屬(家屬55人,集體生活)。
培養少年成演員。
有資料室,戲劇史的。
排練場中等的。
還有小的。
節約辦事,修舊擴大。
學中國。
5月将演藤森所寫的《繡球花》,把演室改成辦公室,有100米原系荒地。
舞台裝置室。
皆集體所有制。
有群衆工作室。
組織群衆成果有表。
有白有紅,希望全紅。
各工廠有欣賞小組。
組織工人看戲。
金融界的,有貨店的,運輸省的。
正在組織鐵路界。
通過演戲,推動工作,自力更生的。
在小劇場演,也争取在大劇場演出,擴大影響。
一年中考慮在大城,也在小城演出,與各方面廣泛接觸,不能直接到工農中去。
一天兩場,還有大排練場,學中國,去了舞台。
地價漲,有人建議的把餘地賣出去,建大樓,決議不賣,物與心同在。
大事。
集體的,節約的,戰鬥的,群衆的,前進的,自力更生。
京戲還是京戲,不發展則死。
為大多數人服務,為今天服務,外國服務,忽然割斷,損失。
原來基本功更重要了。
河原崎講話:
熱烈歡迎,□□,日共領導。
前途光明。
中日友好無人可阻。
受十月革命影響而成立。
到過中國,更堅定了。
在中國慶祝卅年。
兩腿走路,藝術、群衆。
美麗的林中,團結努力。
向中國學習。
晚龜井、中島請飯。
于“秋田”——鄉土飯,簡單的家常飯。
女主人的女兒,會作小人形,子為電影演員(大阪),将訪華。
4月26日
早森下文一郎送來禮物。
早參觀。
N.H.K.(日本放送協會)。
有大樓三所,一廣播,一電視,一辦公。
設備極新,有音樂廳,大小攝影場。
小攝影室有十幾個。
攝影自動,另室操縱。
每天有上千人參觀。
自稱第一流水平,且立場不全與政府相同。
前至華訪問,所播新聞頗受歡迎,今後願再去,拍照文化古物。
午在青松寺“醒醐”招待素菜。
晚告别酒會,簽名者239人,恐有250人,甚熱烈。
4月27日
收拾行李。
早華僑總會招待于廬山飯莊。
4月28日
早九時半離旅館。
豐道春海老人、白石凡、武田、北條、木下、大原等30餘人送行,因鐵路罷工,故到者少。
前進座獻花。
十二時十分起飛。
B.O.A.C-VC.N.
下午約五時到港,日航經理來接,羅明林經理迎上山。
早雨。
4月29日
休息。
早《大公報》費彜民經理請飯。
早八時離摩星嶺,九時二十五分開車,陳凡、羅明林等來送。
十時半抵深圳。
吃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