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奶。
若關住小豬,喂喂粥,則饑者易為食,學會吃料。
玉米、黑豆、芸豆、高粱、豆餅、花生餅、食鹽、蛎粉。
13—25日每日補粒料,6次。
25日後補粥及粒料6次,先粥後粒。
少給勤添,細心觀察。
補飼時,将盛有紅土、木炭末、蛋殼粉或蛎粉的瓦盆經常放在食槽旁,讓小豬采用,補充鐵、鈣等礦物質。
在補粥時,喂青綠多汁飼料,每日9—10點,14—15點各一次,供維生素。
飲水,小豬生後5—7日開始飼水。
早春晚秋中午開始飲水一二次,夏季飲四次,與給粒料同時。
逐漸斷奶,勿“一刀切”。
斷奶前5—6天,每天減少一二次,最後一天僅在夜間吃奶,而後斷奶。
仍住原圈,把母豬調走。
7—10天換圈分群。
斷奶後半個月内,維持哺乳期的飼養水平,以後逐漸減少次數。
斷奶後15天20天25天30天30天以後
粒料4次3210
粥料55444
三定定人,定料,定時
三分分批斷奶,分群飼養,分期免疫,去墊驅蟲
三養小豬細養,弱豬保養,病豬療養
加強母豬飼養管理
抓好小豬初生、哺料、斷奶三個關鍵。
初孕是定胎和胎兒組織器官分化時期,營養要全。
後期是胎兒發育最快時,60%的體重此時增長,必須營養充足。
母豬在哺乳時千方百計提高泌乳量。
嚴防小豬壓死凍死。
斷奶後盡力作到飼料、環境、管理三不變。
小豬初生體重越大,生活力越強,死亡率越小。
初生體重死亡率比較
0.8以下4147.13
0.8—12832.18
1.01以下1820.69
____________
合計87100.0
初生七日内死亡率大
小豬日齡1—78—1516—3031—60
頭數48171414
死亡率51.6218.2815.0515.05
小豬死亡以壓死和病死者為最多。
壓死約27%,病死者33%,其中普通病2%,下痢病13%。
斷奶體重越大,增重越快。
體重12—14公斤者較重10公斤者,增肥、增重可提高6—18%以上。
母豬産後20—40天會發生癱瘓,斷奶小豬會生軟骨病。
應注意飼料中有鈣、磷,每日加骨粉50克。
母豬體重主要是70—80公斤,一次産小豬9—10個。
母豬平均每日食精料1公斤,粗料1.5公斤,精料中豆類占30—35%,每日加骨粉50克,可克癱瘓。
斷奶小豬每日加骨粉50克,可免軟骨。
無骨粉可用含磷較高的麸皮、米糠,含鈣較高的白薯秧、糠等。
蛎粉可補充鈣的不足,适量的運動,充足的日光,充分的飼水,防治癱瘓。
精、粗料而外,還要有青飼料。
故須有輪作制度;主要的是:
1.冬小麥——夏玉米間豆子(雜豆或小豆),一冬閑春玉米間豆子(黃豆或黑豆)高粱、谷子。
占1500畝,這是二年三遍的輪作方式。
2.春白薯——花生——春白薯高粱、谷子——春玉米間谷子,棉花——高粱、谷子,占578畝此為一年一熟的輪作。
3.水稻——熟連作占耕地250畝。
有條件可開青飼料專用地,備常年吃到新鮮青料。
公豬:非配種期,體重150公斤,每天喂混合飼料1.5—2.0公斤。
粗飼料0.75—1.0—1.5公斤。
青料1.0—1.5公斤,嚴防用青、粗料太多,飼料容積過大,形成腹部下垂,性欲不旺。
漸改稀食改稠食,每日三次。
公豬單槽飼養。
太累了宜精養一個月,恢複體質。
每日運動一兩次10—20分鐘,夏日洗滌一次。
刷皮,都有定時,促進健康。
單圈養嚴防逃出,咬傷,和偷配,要上鎖。
專人管理,不可任意打罵。
配種期精心飼養,任務較重,每天加雞蛋一兩個。
選地配種,平坦,安靜。
早食後1.5—2小時進行交配。
結束後不喂,不飲水,不浴。
運動10分鐘,回圈,休息一小時後喂食。
一歲的公豬每周配種不過二次。
一歲半到兩歲,可續配種兩三天,每天一次,休息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