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百花齊放的春天

首頁
“春”字跟我很有緣。我的學名是“慶春”。

    已記不清楚:是我的生日的前一天呢,還是後一天,正趕上立春佳節。無須去查老皇曆吧,反正這是我叫作“春”的主要原因。

    立春是一年中的頭一個節氣。可以想象到,當初我的父母必是這麼看:有子名春,來頭必大,定會增光耀祖。

    還可以想象到:春字向來是個吉祥字,父母當然希望兒女美似春花,一生吉利,萬事亨通。

    可惜,我帶着這個吉祥字,過了好幾十年,并未名副其實。自幼至長,直到解放前,我差不多沒見過什麼真正的春天。自從一會寫字,我即在長輩的督促下,每到春節,必找點紅紙,寫上“擡頭見喜”與“出門見喜”,分别貼在屋内與院外。可是,喜總不來,生活正如王小二過年,一年不如一年。

    足見拿文字當作符咒,求财祈福,并不能有求必應。用今天的事實證明,真正靈驗的是革命幹勁兒,不是“擡頭見喜”或“出門見喜”。光擡頭,不動手,光出門,不幹活兒,喜從何來呢?同樣的,隻憑名字吉祥,什麼什麼春,而不幹春天該幹的事情,雖切盼過好日子,總是妄想。

    今年,春天不但真來了,而且來得那麼早!立春以前,全國到處已不斷傳來喜信:工人增産,農民大興水利,男女老幼一律動手除滅四害,真是大地皆春,人人奮勇,史無前例!這是真正的春天,雖然天氣還很冷。季節是死的,人可是活的,革命勁頭兒會叫冬天變作春天。心裡熱呼呼的,身上出着熱汗,就能作到四季皆春。“大地皆春”已不再是空話。“萬古長春”也落了實——從今年起,中華民族必永遠生活在春天裡。沒有春天,咱們會去創造!

    說到我的本行,許多作家已經下鄉上山,或到工廠與部隊去了。這真應了那句話:“出門見喜”。出了屋門,見到工農兵,還不是大喜事麼?我絕對相信,過個三年兩載,大家一定能夠寫出些像樣子的作品,反映民族春天的花明柳媚。

    不錯,我們會遇到不少困難。可是,那怕什麼呢?工農兵能作到的,我們也就能作到,隻要我們肯真心地向他們學習。我們的和他們的工作性質雖然不同,可是都需要革命的幹勁兒。有了這股幹勁兒,我們也會在文藝工作上來個大躍進。我們的春天應該是百花齊放的春天,不管有什麼困難,也要百花齊放,春滿乾坤!

    
上一章 章節目錄 下一章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