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謝小娥傳
小娥姓謝氏,豫章人,估客女也。
生八歲喪母,嫁曆陽俠士段居貞。
居貞負氣重義,交遊豪俊。
小娥父畜巨産,隐名商賈間,常與段婿同舟貨,往來江湖。
時小娥年十四,始及笄,父與夫俱為盜所殺,盡掠金帛。
段之弟兄,謝之生侄,與童仆輩數十悉沉于江。
小娥亦傷胸折足,漂流水中,為他船所獲。
經夕而活。
因流轉乞食至上元縣,依妙果寺尼淨悟之室。
初,父之死也,小娥夢父謂曰:“殺我者,車中猴,門東草。
”又數日,複夢其夫謂曰:“殺我者,禾中走,一日夫。
”小娥不自解悟,常書此語,廣求智者辨之,曆年不能得。
至元和八年春,餘罷江西從事,扁舟東下,淹泊建業。
登瓦官寺閣,有僧齊物者,重賢好學,與餘善,因告餘曰:“有孀婦名小娥者,每來寺中,示我十二字謎語,某不能辨。
”餘遂請齊公書于紙,乃憑檻書空,凝思默慮,坐客未倦,了悟其文。
令寺童疾召小娥前至,詢訪其由。
小娥嗚咽良久,乃曰:“我父及夫,皆為賊所殺。
迩後嘗夢父告曰:‘殺我者車中猴,門東草。
’又夢夫告曰:‘殺我者,禾中走,一日夫。
’歲久無人悟之。
”餘曰:“若然者,吾審詳矣,殺汝父是申蘭,殺汝夫是申春。
且‘車中猴’,車字去上下各一畫是‘申’字,又申屬猴,故曰‘車中猴’;‘草’下有‘門’,‘門’中有東,乃蘭字也;又‘禾中走’,是穿田過,亦是‘申’字也。
‘一日夫’者,‘夫’上更一畫,下有日,是‘春’字也。
殺汝父是申蘭,殺汝夫是申春,足可明矣。
”小娥恸哭再拜,書“申蘭、申春”四字于衣中,誓将訪殺二賊,以複其冤。
娥因問餘姓氏官族,垂涕而去。
爾後小娥便為男子服,傭保于江湖間,歲餘,至浔陽郡,見竹戶上有紙榜子,雲召傭者。
小娥乃應召詣門,問其主,乃申蘭也。
蘭引歸,娥心憤貌順,在蘭左右,甚見親愛。
金帛出入之數,無不委娥。
已二歲餘,竟不知娥之女人也。
先是謝氏之金寶錦繡,衣物器具,悉掠在蘭家。
小娥每執舊物,未嘗不暗泣移時。
蘭與春,宗昆弟也,時春一家住大江北獨樹浦,與蘭往來密洽。
蘭與春同去經月,多獲财帛而歸。
每留娥與蘭妻蘭氏同守家室,酒肉衣服,給娥甚豐。
或一日,春攜文鯉兼酒詣蘭,娥私歎曰:“李君精悟玄鑒,皆符夢言,此乃天啟其心,志将就矣。
”是夕,蘭與春會,群賊畢至,酣飲。
暨諸兇既去,春沉醉,卧于内室,蘭亦露寝于庭。
小娥潛鎖春于内,抽佩刀,先斷蘭首,呼号鄰人并至。
春擒于内,蘭死于外,獲贓收貨,數至千萬。
初,蘭、春有黨數十,暗記其名,悉擒就戮。
時浔陽太守張公,善娥節行,為具其事上旌表,乃得免死。
時元和十二年夏歲也。
複父夫之仇畢,歸本裡,見親屬。
裡中豪族争求聘,娥誓心不嫁,遂剪發披褐,訪道于牛頭山,師事大士尼蔣律師。
娥志堅行苦,霜舂雨薪,不倦筋力。
十三年四月,始受具戒于泗州開元寺,竟以小娥為法号,不忘本也。
其年夏五月,餘始歸長安,途經泗濱,過善義寺,谒大德尼令操。
見新戒者數十,淨發鮮帔,威儀雍容,列侍師之左右。
中有一尼問師曰:“此官豈非洪州李判官二十三郎者乎?”師曰:“然。
”曰:“使我獲報家仇,得雪冤恥,是判官恩德也。
”顧餘悲泣。
餘不之識,詢訪其由。
娥對曰:“某名小娥,頃乞食孀婦也。
判官時為辨申蘭、申春二賊名字,豈不憶念乎?”餘曰:“初不相記,今即悟也。
”娥因泣。
具寫記申蘭、申春,複父夫之仇,志願粗畢,經營終始艱苦之狀。
小娥又謂餘曰:“報判官恩,當有日矣。
”豈徒然哉。
嗟乎!餘能辨二盜之姓名,小娥又能竟複父夫之仇冤,神道不昧,昭然可知。
小娥厚貌深辭,聰敏端特,煉指跛足,誓求真如。
爰自入道,衣無絮帛,齋無鹽酪;非律儀禅理,口無所言。
後數日,告我歸牛頭山。
扁舟泛淮,雲遊南國,不複再遇。
君子曰:誓志不舍,複父夫之仇,節也;傭保雜處,不知女人,貞也。
女子之行,唯貞與節,能終始全之而已,如小娥,足以儆天下逆道亂常之心,足以觀天下貞夫孝婦之節。
餘備詳前事,發明隐文,暗與冥會,符于人心。
知善不錄,非《春秋》之義也,故作傳以旌美之。
——————————————
【注釋】
豫章:唐郡名,也稱洪州,約今江西修水、錦水流域和南昌、豐城、進賢等地區,治所在今江西南昌。
估客:販運商人。
曆陽:唐郡名,也稱和州,約今安徽和縣、含山等地區,治所在今和縣。
負氣:講究氣節。
畜:積蓄。
貨:做生意,做買賣。
及笄(jī):到了戴簪子的時候。
古代女子十五歲許嫁梳髻,稱及笄,未許嫁的到二十歲及笄。
生侄:徒弟和侄子。
上元縣:唐縣名,又稱“金陵”,在今江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