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點背過氣去。
這就是強者思想和弱者思想,最直觀的體現!
什麼是強者思想?
就是遵從客觀事實做選擇,而不是隻唯道德,道理,脫離現實,死闆教條,沒有對與錯的思想,隻有符合時代的思想。
如果父親變成了植物人,讓他走,好過讓他活受罪,而不是為了一個孝順的名聲,讓老人受罪,兒女拖累,這就是遵從客觀事實。
當然,現在還沒有安樂死的立法,而丁元英也隻是詢問一下,結果都被他大哥一頓罵,可見強者的思想體系和大衆的思想體系,對立之嚴重。
導緻這個對立的原因,在于傳統儒家思想給人的影響,對于孔孟之道,我從來沒有否定過,并且在我心中,孔孟之道,絕對是偉大的。
問題是很多現代人在學的過程中,學過度了,隻唯了孔孟之道,甚至奉為人生真理,這是極其可怕的,每一種知識,都是有時代性的,馬克思哲學講實事求是,就是要根據事物的發展變化,自己也要發生變化。
孔孟儒學的背景是古代,在那個年代大部分百姓都是文盲,因為連年戰亂,百姓生存困難,根本沒錢去請老師教學,而且古代階級分化嚴重,隻有富人子弟才有學習知識的條件。
所以孔孟儒學的偉大之處,在于給了窮人學習的機會,讓百姓知道基礎的做人規矩,道德,禮儀,仁義。
而這些基礎道德知識,在今天這個教育普及的時代,小孩從幼兒園就開始學了,我們從幼兒園開始,學了十幾年的品德教育,難道還不夠嗎?總不能一輩子隻學個做人的道理吧?古代是農業社會,農民這輩子隻有一個命運,就是種地,在那樣的環靜下,他學到道德,禮儀,仁義這些做人知識,已經屬于高級學向了的這個時代不同,今天是商業時代,人人都有逆襲的機會,如果你還隻是學這些基礎知識,拿來指導這個時代的自己,是遠遠不夠的。
一道菜要想好吃,需要有水,但也要有鹽吧?我沒說否定水,而是你好子已經有了很多水,接下來要在往裡放鹽吧?鹽是什麼?強者思維,人性學,商戰學,規律學,就是以客觀事實為導向。
舉個例子∶老媽和老婆同時掉水裡,你會先救誰?
不用說,多數都會說,先救老媽,然後一堆孝道,大道理。
什麼叫以客觀事實為導向?
誰離的近救誰。
那如果離得一樣距離怎麼辦?又是一堆人會說那肯定救老媽,否則還算人嗎?
你看,全是道德觀,孝道這些道理做指導,有思考客觀事實嗎?如果老媽本身已經年事已高,身體已經很差,而老婆生了兩個孩子,并且孩子還是幼兒,請問先救誰?
肯定一堆人還是說先救老媽,說白了,你心裡也知道救老婆更合适因為畢竟老婆走了,兩個幼子就沒了母愛,母親年事已高,救下來就活的開心嗎?讓兒子家庭破碎,自己兩個孫子失去母愛為代價,而活下來的老人家,每天是否都會内心煎熬和自責?
但你這個兒子就活的挺好,因為你落了一個大孝子的稱号,把痛苦和聚暴力都丢給了老媽,自己在找個老婆完事。
可兩個孩子呢?你找多少^格婆,能換回他們母愛的缺失?孩子痛苦,老媽痛苦,老婆娘家白發人送黑發人痛苦,而你落了個大孝子,心安理得了。
根據客觀事實做選擇,才能看到真相!
沒救老媽,救了老婆,老媽走的釋然,幼子得到母愛,自己背上—個不孝子的罵名,痛苦自己承擔。
在弱者思維裡,是無法承受這樣的罵名和良心的譴責的,所以選擇違背事實規律,把痛苦丢給老媽和孩子,給自己換來美名和良心安甯。
這是真道德嗎?是真孝順嗎?全是形式化的僞善。
那些嘴裡全是道德仁義的人,是否真的講道德仁義,還是用這些漂亮話顯示自己的高尚?
你會見人就跟别人說∶告訴你,我是個男人噢。
不會吧?因為你不需要說啊,你本來就是,你為什麼需要刻意說呢?
如果你是個女人,你女扮男裝,你會怎麼做?你會刻意給自己粘個胡子,然後走路說話,刻意顯得像個男人,有意無意還要提醒一下别人∶我做為一個男人,如何如何…這像不像那些經常把道德感情挂嘴上的人,強者思想裡,根本不屑于把感情道德善良挂在嘴上,錢上見,事上見,還用說出來嗎?
知行合一,就是不用說道理,你就是那個道理的化身,刻意說出來的愛,都是虛假,聽起來好聽的道理,都是空話。
2、情感突破
層次越低的人,内心就情感越敏感,全身都是痛點,簡稱情感脆弱綜合症。
一點小事,就動不動内心受傷。
一個真正的成功者,首先要控制自己的情緒,然後控制自己的情感不被自己的情緒所影響,不被周圍的關系所羁。
,
如果一個人被關系和情緒駕馭,隻能夠活在麻煩之中。
靠感情建立的,都維持不久,靠利益捆綁的關系,才能天長地久。
用經營感情的時,經營自己的不可替代性。
你的能力要強大到讓身邊的人沒你不行有沒有他們無所謂。
她們沒你不行,自然對你的感情海枯石爛,你有沒有她們無所謂,你就不會被她們所傷。
人這輩子就是經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