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新浴,夜夜能妝束。
斂青鏡,吐紅燭,梅空唯辯白,竹襯才分綠。
方妒小眉灣,又撚雙弓蹴。
冰破纖纖玉,香映羅衫肉。
不管玉樓金屋,房涼似冰,桃箪愁眠獨。
唐突簾帷,觑得人偏毒。
右調《千秋歲》
這一首原是月詞,卻取來做這一回的引子,恰似天生成的。
且說劉家寡婦蔔氏,本來看上了小王,教小厮存兒做腳,那知卻被這厮定下了好計,倒抽了個頭籌。
到了次日,存兒昏昏沉沉,像個不曾睡的。
蔔氏卻因久曠的婦人,重新又嘗這滋味,心裡歡喜,便不覺得困倦。
見存兒這般光景,反有些疑惑起來,叫他到身邊問道:“你昨夜送王大爺出門,可曾約定今日來?”存兒道:“不曾說。
”待弄熟了,就知道了,他亦膽大不妨事了。
卻為初經婦人,又是久曠的,越弄越要,弄他不過了,便答應道:“王大爺說:‘怕母親問我那裡過夜,不便連連出門,你再走來讨信。
’小的還要去伺候他哩。
”蔔氏道:“等王大爺再來一夜,我就做新布道袍賞你。
”存兒道:“不要奶奶費心,隻要奶奶看顧,小的也感激不盡了。
”蔔氏心裡越疑惑起來,問道:“你要我怎麼看顧你哩?”存兒笑嘻嘻的道:“慢慢的求奶奶,且等王大爺再來幾夜,小的才敢大膽告禀。
”蔔氏道:“你停一會兒,且往那裡問問去。
”存兒道:“小的就去。
”跳鑽鑽走出房子了。
心裡又想了想道:“咱自己又弄他不過,倘或知道是我,怕不長久。
如今當真去央及那小王,且待他進來時節,再做道理。
那時節奶奶倒不好變臉了。
”打帳已定,慢慢的捱在王家門首來。
隻見靜悄悄沒一個人,站了一會,心生一計,竟走進客位來,問一聲:“王大爺在家麼?”客位後頭,走出一個半老不老的女娘來,問道:“你是誰家,尋大爺做什麼,不是同會文字的劉大爺家麼?”存兒随口應道:“正是,正是,俺大爺請王大爺吃酒哩。
”那女娘道:“今日在家做文字,酒是不去吃,等我叫他出來,自己回你。
”洋洋走進去,叫了王嵩出來了。
存兒道:“咱奶奶又叫我請大爺去說話哩。
”王嵩低低的道:“我隻道是劉大哥家,原來是你。
我昨日見了你奶奶,果然生得齊整,回家好不想他。
隻是如何進得去,不怕人瞧見麼?”存兒道:“後面臨街的高樓子,是咱奶奶做房在上頭,如今天熱,奶奶還在樓底下,家裡一個看門老兒,一個雇工的後生,都不進房的。
一個大丫頭秋菊,去年嫁去了。
隻一個小丫頭瑞兒,十一歲,不曉得什麼。
大爺打從後門進去,對門兩邊,并沒鄰舍,憑你出出進進,有誰知道?況且咱奶奶夙昔有清奇古怪的名頭,人人曉得,再沒人防他偷情的話,大爺你隻管放心。
”王嵩道:“我今家,母親看定着做文字,明晚準來。
你到明日下午,再到我門首等我,不要進來也罷。
”存兒道:“然大爺不可失信。
”說了明白,回到家裡,把王嵩的話,換頭面與蔔氏說遍。
蔔氏心下的疑惑,倒也去了七八分了。
專等明日夜裡,快活做事。
隻是一件,大凡婦人熬着,卻也不十分想做,昨夜雖是小陽不濟,卻被這東西引動了春心,日裡忙忙過了,到了掌燈以後,吃了晚飯,要上床去睡,把昨夜小兒郎上床行事光景,望空摹拟,好不難過。
看看一輪明月,正照在窗裡來。
蔔氏道:“月兒呵,你也照着王郎哩。
”有一曲《桂枝兒》為證:
青天上月兒,恰似将奴笑。
高不高,低不低,正挂在窗半腰。
半分毫,半分毫,缺的日子偏多也,團圓的日子少。
且說蔔氏想念王郎,隻道昨夜曾與同衾共枕,不能大暢,也可解饞。
誰知還未到手,比那望梅止渴、畫餅充饑,也差不多兒。
孤孤凄凄了一會,忽然想道:“存兒小奴才雖醜,昨夜是他不是,不知他的那話兒,比王郎的大小?左右睡不着,且到廳後他睡的去處,看一看。
做是不與他做事,隻當看看兒,消我的悶懷。
”聽聽小丫頭已睡着了,輕輕開了房門,走到存兒鋪邊,月光雖不照着,卻也有亮光,隻見存兒像死人一般,睡得好熟。
蔔氏道:“這樣蠢才,可見昨夜不是他裝做的了。
”待要回房,心裡癢癢的,就像有末了的事一般。
此時天氣還熱,存兒精身子躺着,蔔氏輕輕把手摸他yang物,也倒長長大大的了,恨不得叫醒了他,和他弄弄。
心裡想道:“不好,倘若王郎曉得了,隻道忒賤了,便不尊重我哩。
”再三咬着牙根忍住了,下面陰門裡,都流了好些浪水。
因是單裙,滾了兩腿,急忙忙走進房裡,闩了門睡了。
直至三更,方朦胧睡去。
五更初交,又惺惺松松醒了。
正是:
不如意事常八九,可與人言無二三。
到了次日,已是巳牌時候,蔔氏問存兒:“可去伺候伺候王大爺?”存兒道:“早哩,王大爺原吩咐我下午來。
”蔔氏道:“今夜不知要吹燈,不要吹燈。
”存兒笑了一笑道:“想是不要吹燈了。
奶奶還該買些東西,隻怕王大爺要吃些酒。
”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