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許也。
”公子側怒曰:“子靈不容我娶夏姬,是何緣故?”屈巫道:“此一婦一乃天地間不祥之物。
據吾所知者言之,子蜜為伊人而死;陳侯為伊人而被弑;冶為伊人而遇害;陳國大亂,皆此人之所緻也。
不祥莫大焉。
天下美人多矣,何必娶此一婬一物以贻後悔。
”莊王曰:“子靈之言甚是。
”公子側曰:“既如此,我也不娶了,隻是一件,你說主公納不得,我娶不得,難道你娶了不成?”屈巫連聲道:“不敢,不敢。
”莊王曰:“物無所主,人必争之。
聞連伊襄老近日喪偶,賜為妻室可也。
”時襄老引兵於後隊,莊王召至,以夏姬賜襄老。
公子側倒也罷了,隻是屈巫暗暗叫道:“可惜!可惜!”又暗想道:“那夏姬是一婬一極之一婦一,這個老兒如何當得起,少不得一年半載仍做寡一婦一,到那時我再圖之。
”這話暫且不表。
卻說楚王在竹林一宿,次日仍至陳國,便将徵舒囚出軍門,車裂以殉史臣。
有詩曰:
陳主荒一婬一雖一自一取,徵舒殺君亦曰逆;
陳國臣民皆束手,莊王吊伐如時雨。
莊王号令已畢,将陳國版圖檢查,滅陳以為楚縣。
拜公子嬰齊為陳公,使守其地。
陳楚兩國大夫俱來朝賀。
即轅頗少知義理也,隻得勉強拜喜。
獨有申叔,時使齊未歸,這一差還在未伐陳以前,及莊王歸楚叁日之後。
申叔時方回國複命而退,并無慶賀之言。
莊王使内侍責之曰:“夏徵舒弑其君,寡人讨其罪而戮之,版圖藏於國中,義聲聞於天下,諸侯無不稱賀,汝獨無一言,豈以寡人讨陳之舉為非耶?”申叔時聞之,随使者來見莊王曰:“王聞蹊田奪牛之事乎?”莊王曰:“未聞也。
”申叔時道:“今有人牽牛取徑於他人之田者,踐其禾稼,田主怒奪其牛。
此獄若在王前何以斷之?”莊王道:“牽牛踐田所傷未多也,奪其牛太甚矣。
獄宜薄責牽牛者,而還人之牛。
郎以為當否?”申叔時道:“王何明於斷獄,而昧於斷陳也?夫徵舒有罪,其國無罪,王讨其罪足矣。
又取其國,此與奪牛何異?又何賀乎?”莊王頓起道:“善哉此言!”立召陳大夫轅頗。
轅頗曰:“微臣向往齊國,祖國淪夷臣實不知。
今既蒙大王伐罪吊民,王以義始,當以義終,祖國社稷惟在大王。
”莊王曰:“吾欲複封汝國,汝可迎陳君而立之,世世附楚,勿有二心。
”又複吩咐孔儀二人放汝歸國,共輔陳君。
二人一同拜謝而行,将出楚道。
正遇陳候午一自一齊來歸。
聞陳國已滅,亦欲往楚而見楚王。
轅頗乃述楚王之意,君臣并駕至陳,公子嬰齊已接得楚王之命,召還楚國。
遂将版圖還陳,歸楚而去。
此乃楚王的件件事。
有詩為證:
絕陳誰知複封陳,佑舜還從一念新;
南楚義聲馳四海,須知侯主刺侯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