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十四章 鬼國春秋

首頁
    ,他們的面長面短,我都不知道,何況我的身形已被那四個鬼友掩護着,即使我當時要想看鬼官們的容貌,事實上也無法如願,” “後來的情況如何? “後來,我走完了長約十裡的閻王路,接着就走黃泉路了。

    ”“黃泉路是怎麼樣的呢?”“你聽我說下去……陽間的人都以為黃泉路上必有黃色的泉水,但其實不然……” “哦,黃泉路上沒有黃泉?”“黃泉路上黃沙遍地,發出熱氣,萬分難受,幸虧我穿着皮靴,總算腳底不曾燙出泡來……” “喂!陰陽子,聽說鬼是沒有腳的,是嗎?” “那是世俗誤傳……鬼和人一樣,也有兩隻腳。

    ” “何以見得?” “因我看到有些鬼魂,赤腳走路,被熱氣騰騰的黃沙燙得哇哇大叫。

    ” “哦,原來如此……你說下去。

    ” “黃泉路很短,據我估計,不過三五裡而已。

    我的腳步跨得很大,走路又快,所以它不經我一走,就走完了。

    ” “過了黃泉路,還要走什麼路?” “過了黃泉路,就無路可走。

    ” “什麼道理?” “隻有一座橋。

    ”“過了橋呢?” “鬼門關到了。

    ” “鬼門關是怎麼樣的?” “提起鬼門關,真是可怕極了。

    ” “怎麼可怕?” “唉!我陰陽子,天不怕,地不怕,獨怕鬼門關……”“哦!你倒說說看。

    ” “我遠遠望見鬼門關三個金字,字大如鬥……它是一座大城,高約二三十丈,關門大開,陰風蕭蕭,鬼影重重,成群結隊的鬼魂都被牛頭馬面押入關内。

    群鬼披頭散發,哭聲震天,悲慘之極。

     神差鬼使嘩啦嘩啦,呼麼喝六,甚至對付群鬼,拳打腳踢,絲毫沒有人情味。

    當時,我懊悔;不該代友送信,現在,我陰陽子也要進鬼門關了……接着,我又暗忖道:‘進鬼門關,還是不進去?’正在猶豫不決之際,忽見一個像歪頭申公豹那樣的人從我的身邊匆忙地走過,使我心裡不禁—驚,此人非誰,乃是‘竹友’鐘某。

    他怎麼也會到這裡來?我正拟趕上前問活,忽被許多鬼群擁擠過來,阻住去路。

    使我無法如願 于是我高聲叫喚,鐘某人!但他似乎沒有聽到,隻見他蹒跚地走過鬼門關去了……由于我叫喚驚動了一位神差,他毫不容情,抓住了我的陰衫後領,拉拉扯扯。

    拖到路旁靜處,喝道:,我早巳注意你了……你這厮是否天國派來的間諜?’……”“陰陽子,我不懂,那神差怎麼會把你當作天國的間諜? “王行,你有所不知,鬼國現在已受妖魔國控制,他懷疑天國派遣間謀,滲透鬼國……”“噢!那麼,你怎樣回答?” “我回答道:‘不,我是活陰差,’他又問:‘既然你是活陰差,為什麼朝着鬼門關的路上走?’我回答說:‘我第—次到陰司來,不熟識路徑,請你指示,’他問我來幹什麼?我說是來投遞公文……于是他就領着我走另外一條支路,到了判官衙門,呈交公文,收取了回單,回路經過銀橋河邊,不料那個跟随在我身後的神差,把我一推,推入河中……我駭極大叫,忽然醒來,原來是南柯一夢,發覺自己睡在床上,吓得渾身冷汗,衣衫盡濕,全身好像是在水裡浸過那樣的濕……” “這倒是怪事……那麼,你在陰司看到的那個叫鐘某是否安然無恙,在世為人?”“後來我聽到消息,此人已于那晚因病去世。

    ” “有這樣事,那簡直是怪上加怪了……陰陽子,你是否知道那黃大仙的公文裡講些什麼?” “不知道,我怎好私拆公文?” “黃大仙宮為什麼要和陰司打交道?” “逍遙島的黃大仙宮等于地國中洲的城隍廟,俗稱邑廟,黃大仙是封了神的陰官,身份像菩薩一樣,也是陰司的地方官,職位很是祟高。

    ” “為什麼逍遙島沒有城隍廟?” “可能是因為本島沒有城圜,所以沒有城隍廟,不過,黃人仙宮的地位和城隍廟是一樣的。

    ”“城隍廟的組織和城隍老爺的任務如何,你知道嗎?” “城隍廟是設立在陽間的陰司衙門,它是被陽間地方官和老百姓的心目中所公認,或默認本地有這樣的一個陰官。

    都市裡的城隍稱為大城隍,或都城隍,縣裡的城隍稱為小城隍,或縣城隍,猶如帝王時代的巡撫縣令。

    都城隍有權指揮縣城隍,而城隍老爺,除了管理陰司的鬼魂案件之外,似乎還能兼管陽間的地方官員,和接受含冤負屈老百姓的申訴,冥冥中他會吩咐部屬三班六房,抓鬼懲人,歸案究辦,同時他在暗中監視,使地方陽官内心裡存在着或多或少的忌憚,于是不敢過份為非作歹,以免有傷天理,遭受陰官清算,而加以惡報,……所以,在過去時,當地新官上任的前一日,或後三日,該新任陽官照例攜帶供品,到邑廟去,叩頭恭拜城隍老爺,并默默祝禱,保佑自己官運亨通,地方平安…… 有時,陽官遇到地方上出了一件辣手的無頭案子時,主犯逃匿無蹤,或不知誰是主犯,以緻懸案難結,于是這陽官往往在無可奈何的情況下,齋戒沭浴,謹備祭品,親赴邑廟禱告,或借住一宵,懇求城隍尊神賜予一夢,在夢中指示破案方法……這就是城隍的神威。

    ”“城隍會不舍顯靈托夢呢?” “我也不知道……可能那地方官當夜做了一個巧合的夢,使他依靠了它而得到破案的線索,那就算是城隍顯靈了。

    ……不過,也可能他一夜無夢,毫無所獲,那隻得怪他自己禱告不夠誠心,觸犯了城隍之怒,罰他徒勞無功。

    ” “唔,你的意思我明白了……神道說教,用意不壞,但地方陽官都是知識分子,怎麼會去求助于鬼神呢?” “你不知道,做官的人,比較匹夫匹婦更加相信鬼神。

    ” “為什麼?” “因官場中人不免多做了一些虧心的事……他們不怕活人,隻怕鬼神,怕鬼來纏身尋仇,隻得求神呵護。

    ” “想起來或許是這原因……喂!陰陽子,陽官衙門分設三班六房,為什麼陰官城隍也有這樣的排場?” “我剛才已經說過,城隍廟是設立在陽間的陰司衙門,陰司的事情和陽間—樣多……舉例說明,假如本廟屬下弟子張某業已注定今夜三更天祿當盡,閻王派遣黑無常在今夜三更前去招魂,但黑無常照例在事前先到當地城隍廟投遞招魂公文,經過城隍老爺查閱無誤,并在公文上簽證,于是前者就準時去招張某的魂靈,否則門神可以幹涉,甚至有權阻差辦公。

    黑無常依照合法手續招魂後,張某壽終正寝了,接着黑無常押送了張魂到張氏祠堂備案。

    張氏祠堂是張姓上代祖先鬼魂集會的地方,張魂拜别上代祖先後,又被黑無常領到城隍廟,由神吏驗明正身,最後即樁帶赴陰間的鬼門關,由當案判官清查張魂生前的善惡事迹……又假如本廟屬下某戶的婦人有喜了,陰司早已準備了某鬼,由白無常帶領前往投胎為人,其手續也很麻煩,大緻上要經過城隍簽證和某戶祖先的祠堂備案……死生大事,不可草率,否則,黑白無常手握生死大權,就能利用職權,貪贓枉法,使死者欲其生,生者欲其死,那還成什麼世界?此外,城隍還要委派神差鬼使,驅逐或捕緝野鬼惡神,保護地方安全;交接鄰縣城隍,以便陰司閻王和東嶽大帝等各通消息,互打交道,審問善惡案件,記錄後下子弟的功過,治療鬼神病症,預防瘟疫,以及修補神路鬼徑等等,但他也無法事必躬親,必須依靠三班六房,分工合作了。

    ” “這樣說來,城隍也是忙神……不過,我不明白,普天之下,生死之事那麼多,黑白無常二鬼如何來得及做?”“你以為陰司隻有一個黑無常和一個白無常嗎?……佛家涅磐經:‘是身無常,念念不住’,所謂無常者,即無常也……” “陰陽子,我不懂。

    ” “我來講給你聽……陰司有千千萬萬個神差和鬼使。

    假如今夜閻王或當案判官派甲鬼使去招魂,該甲鬼使今夜就成為黑無常了,但明天派乙神差去送生,那乙神差明天就暫充白無常了……如果後天又另派丙鬼使招魂,或丁神差送生,那丙鬼使和丁神差就是後天的黑無常和白無常了……換言之,當值的鬼使神差,擔任招魂或送生職務的,就叫做黑白無常。

    有時适逢許多人同時死,或許多人同時生的案子,陰司就要派出許多鬼使和神差,差擔任黑白無常,所以‘無常’者,井非固定的鬼使神差,也不是做‘無常’的就永久做‘無常’。

    将來你我死後做鬼,如被閻王封為鬼使或神差時,那麼,你我都有當值做黑白無常的資格……這樣,你明白了嗎?” “不大明白。

    ” “還不明白?” “‘無常’字的意思明白了,但為什麼‘無常’之上冠以黑白?” “幽冥地府以黑色為喪事,乃不祥之兆,主死;以白色為喜事,大吉大利,主生。

    因此黑無常必須由鬼使擔任,而做白無常的則非神差不可,二者絕對不得混淆調派,否則死生反常,大出亂子,那不是好玩的……又因此,如果陽間的夜歸人不幸與黑無常邂逅,其人非死即病,反之,如果你走夜路,碰到了白無常,隻要膽量大,勇氣足,把他抱住不放,那麼,你的運道來了……” “哦,什麼運道?” “向他求财。

    ” “白無常不是财神,向他求财有什麼屁用?” “你不知道,王行,你若開口向則神求财,可能枉費唇舌,徒勞無功,因财神生性吝啬,惜錢如命,一毛不拔,他怎肯舍施分文給你?倒是白無常,有求必應,一見生财,你至少可以發一筆小财。

    假如你的手法敏捷,能夠抛白無常的‘丁公’,那就是摘下了他的長形高帽,抓住它,不還給他,作為要挾,那麼,你就可敲他一下竹杠。

    結果他一定就範,與你講數,并自動奉送一筆可觀的财物給你……”“白無常的錢是哪裡來的?同時,我也不懂,他是神差,怎會忌憚陽間的俗子凡夫”“你問得好呀!黑無常俗稱喪門,白無常的另一名稱叫做吊客。

    顧名思議,白無常雙目流血,口吐長舌,分明是個吊死鬼,這是從世俗的畫影圖形中可資證明。

    大約在中洲部落帝王時代的唐朝,陰司白無常護送一個鬼魂到黃家去投胎為人,注定此人必須在某年、某月、某日、某時誕生,但他在中途遇到—個陰陽術士,因此耽誤了正事……”“怎麼?他與那陰陽術士是朋友,還是仇人?”“井非仇人,卻是同窗好友,但他們之間有着—段恩怨……” “哦!什麼恩怨?” “你聽我講下去……那白無常生前姓戚,曾為這個陰陽術士向别人代借了一筆債,作為遊學的川資。

    不料後者一去五年,音訊全無,債主催逼甚緊,但戚某因還不出錢,就自尋短見,上吊身亡……陰司閻王憐其為友輕生,義薄雲天,就封贈神差名義,委任白無常職位……”“現在他們狹路相逢,白無常理應報怨。

    ” “不,白無常自恨命該如此,不想報怨。

    ”“他生前是個好人,死後亦作好鬼。

    ” “他見到陰陽術士,心中大喜,一時樂極忘形,連忙現身趨前,以便招呼叙舊。

    哪裡知道,他—現身形,就出事了……”“出什麼事?” “明月之夜,半夜三更,那陰陽術士忽見路上出現了一個頭戴白色高帽,身穿白衫,雙眼流血,口吐長舌的鬼魂,急步向前奔來,不由大吃一驚,但他深請陰陽之道,連忙施出法術,鎮住了白無常,使其彈動不得……” “怎麼,那陰陽術士企圖恩将仇報,豈有此理?” “不,後來那陰陽術士問明了這白無常原是他的好友戚某,并知戚某是為他而死,不禁悲從衷來,一邊放聲大哭,一邊從身邊摸出短劍,向自己的胸部刺去……” “哇!那術士為人倒也不錯,可惜他也自刎了。

    ” “不,他沒有死。

    ” “那一定是他假裝自刎。

    ” “不,他是為人所救。

    ”“誰是救星?” “一個小偷。

    ” “小偷?怎麼攔路會竄出小偷來?”“小偷正想去做沒本錢的買賣,不料一時内急,就進入路旁公廁出恭……所以他對廁所外面的一切情況,聽得明明白白,看得清清楚楚。

    當他看到那陰陽術士正拟拔劍自刎,就拼命地竄奔出來,在千鈎一發之際。

    及時阻止了悲劇的發生,但他的肛門口還遺留着一小段半進半出的臭屙,來不及撒出,便去救人。

    ” “啊,還好……結果呢?”“結果,那陰陽木士沒有死,原來他已經學成本領,并在外鄉發了大财,身邊帶了金銀,另有數目龐大的銀票,披星帶月,急于回鄉,要去拜訪好友戚某,準備有福同享,以報舊日恩情…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