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十七章 反封抻榜

首頁
    的千手老怪、小夫子、文元子、七海龍神、金剛猿神、獨火大聖、青牛大仙等七個妖魔人物立即飛沖出殿,而千手老怪頭腦靈活,連忙現出千手百眼,真所謂眼明手快,順勢接住了大雄寶殿。

    說時遲,那時快,長臂羅漢一看形勢不佳,匆忙地伸出一隻長臂,想要奪回失物,不料小夫子暗放三枝冷箭,射中了他的巨掌,痛得對方呱呱大叫,一邊縮回長臂,一邊拔出袖箭,流血盈掌,并用另一隻手從身邊摸出金丹,放入口中嚼爛後,吐在傷口上,自行治療,嘴裡斥責道:“好小子,暗箭傷人!” 究竟是佛國羅漢,修養與衆不同,雖受箭傷,依然保潔身份,口不出惡言。

    對他來講,說了“好小子,暗箭傷人!”已算是罵人了。

     這裡的一切過程,進行非常迅速。

    隻不過是頃刻之間而已,使接引、準提二佛不但阻擋不及,而且看得大驚失色。

     過了半晌,接引古佛合十道:“施主究竟是何方高仙?能破佛家禁制,倒使本佛失眼了。

    ” 儒士微笑不答,回頭搖手,阻上千手老怪等開口說話,并暗示他們攜帶寶殿速離現場,回魔國去。

     二佛一見千手老怪等催雲而去,連忙追趕,忽聽身後傳來一個響亮、似熟悉而又似陌生的聲音:“二位道友,别來無恙乎?” 二佛停止前進,回頭觀看,不由吃了一驚,原來對方乃是二千多年前的仇家——魔國國王通天教主,隻得合十道:“教主,彼此久違了!” 仇人相見,分外眼紅,通天教主态度嚴肅,面現重霜、冷然道:“這裡不是用武之地,你們回去吧!” 接引古佛道:“不,請教主賜還大雄寶殿!” 通天教主冷笑道:“你們強占靈山,拒不歸還,卻要讨回一座小小的大雄寶殿。

    真是笑話奇談……”他停頓片刻,尖銳的目光瞟向二佛,一掠而過,接下去道:“隻怕你們回去,已經無國可歸了。

    ” 二佛聽了,心裡暗驚,不約而同地道:“莫非靈山已經出了亂子?”于是決定回去。

     臨行,接引古佛向那儒士看了一眼,道:“原來施主乃是小老先生,怪不得功力強大,佩服、佩服!” 那儒士與通天教主聽了,既不承認,又不否認,隻是相對微笑而已。

     等到二佛和長臂羅漢的身影在遠處消失後,那儒士才向通天教主作揖,見禮,又商量了良久,于是拱手告辭,各自揮手而别。

     至于那青袍儒士究竟是何方野仙,後文另有交代。

     且說接引、準提二佛和長臂羅漢駕着祥雲,匆忙回去,由于弄巧成拙,大雄寶殿被劫。

    感到非常懊惱,同時又耽心靈山恐有意外之事發生,所以一路急趕雲程,希望盡快到達本國。

     過了十天,他們望見了雄偉的鹫峰高矗九霄,但峰巅佛光黯淡,瑞氣收斂,不由驚疑交集,驚的是通天教主之言不訛,隻怕有國歸不得,疑的是何故諸佛菩薩毫無動靜,難道他們都已遇害了嗎? 于是二佛收縮雲腳,讓它緩慢地飄飛過去,到了鹫峰上空,仔細俯察;隻見靈山四周魔幟密布,仙氣混雜着妖氛,氤氲迷漫,籠罩着整個的佛土。

    為了徹底探測詳情,他們施展天眼窺視,但看不到什麼,随即改用慧眼凝視,也隻能隐約地顯示佛界景物、好像水面上的浮影,飄搖不定。

    接着。

    睜開法眼,則目光所及,已發現諸佛菩薩、四大金剛,許多邊籃揭帝。

    比丘僧、比丘尼、善男子、善女人正在奔走忙碌,進行各種不知所謂的活動,但隻是他們的形象而已,至于面目依然模糊,無法辨清。

    最後隻得使用佛眼注視,好像目力透過了一層氣幕,就清晰地看到他們的須眉畢現了,并且還能察覺不計其數的妖魔人物;占據了靈山的要沖地區,密密層層地埋伏着。

    原來佛國中部已被魔軍圍困了。

     接引古佛看了良久,大驚道:“這好像是一座混沌乾坤陣,盈昃無規,虛實不常;内外結構,超出了天地造化的原理,變化莫測,奧妙無窮,我們施展佛眼,雖已看清其表。

    卻無法辨明其裡,更不知如何破陣。

    ”準提古佛道:“依我看來,這是颠倒乾坤混沌陣,其中密布陰陽罡氣,使之互相沖激,造成混沌氣流,反覆旋轉,颠倒運動,以天地造化相反的方式,将内外隔絕,在内者不得出,在外者不得八,所謂變化奧妙也不過如此而已。

    ” 接引古佛歎息一聲,默然無語。

    準提古佛道:“這是一座非常惡毒的隐形大陣,在外旁觀者,若非施展佛眼,根本無法察覺它的存在;在内被困者,雖以佛眼窺視,也難看徹陰陽罡氣的逆流是反乎常理而波動的,更不易發覺那陰罡之氣好比刺膚神針,無孔不入;陽罡之氣猶如劈頭魔斧,無堅不摧,陣内的諸佛菩薩雖有金剛不壞之體,也必然不能長時期熬受這樣折磨,至于諸佛菩薩以下的神聖,那就更不必談了。

     接引古佛靜思片刻,道:“讓我前去沖陣,以便把利害關系告訴代王——阿彌陀佛。

    ” 準提古佛搖手道:“不,你在這裡等待,由我先下去探陣。

    ”他說着,立即搖動身子,運功發射金光護體,頭頂上放出千朵青蓮,接着,縱下祥雲,沖入陣去。

     接引古佛使用佛眼,凝神俯視,隻見準提古佛處身于混沌陣中的罡氣裡,似乎被一股無形的阻力所困,雙腳始終無法踏着地面,身子隻在空間忽左忽右地旋轉,飄蕩不已,頭上青蓮用則朵朵枯萎,但瞬即化為烏有,護體金光逐漸縮小,顯然他已陷入險境。

     接引古佛大驚,連忙解下腰帶,抓住帶尾,順手一揮,立即變成了一道萬丈匹練,把帶頭從高空抛入陣中。

    那帶頭好像生着眼睛;具有靈性,直趨準提古佛,把他的身子纏繞起來。

    站在雲端的接引古佛,一看得手,連忙施展佛法,縮短帶身,一邊用功收帶,可是罡氣的吸力極為強大,竟然将他的祥雲拖低了百丈,才能勉強地把準提古佛拉離險地,救上雲端。

     那時,若無長臂羅漢助了一臂之力,接引古佛幾乎反被罡氣的吸力拖下雲去,所以吓得一身大汗,而準提古佛早已感到精神委頓,面無佛色了。

     準提古佛跌坐雲端,閉目養神,過了一會,面色漸漸複原,睜開眼睛,打了一個呵欠,同時又伸了懶腰之後,就站起身來,道:“善哉,善哉。

    好厲害的混沌陣呀!” 這時,接引主佛已把收回的腰帶縮成原狀系在身邊,問道“不錯,确是一座惡陣,但不知你陷身其中,感受如何?”準提古佛道:“當我沖入陣裡,即被一股旋轉的氣流所吸往,四肢無法活動,有力也無處使用,隻得聽其自然,任其飄蕩,好比一個不谙水性者進入了波濤此起彼落的旋渦裡,連掙紮的勁力也使不出來。

    如果隻是這樣,倒也罷了,更可怕的是頭頂上護腦的青蓮被那氣流刮去後,我就受到一陣冷于冰的罡氣侵襲,不由全身發抖,牙齒軋軋作響,接着一陣熱如火的罡風過處,我就感到身受火灼,禁不住出汗如漿。

    對我而言,這也算不了什麼,因我還有金剛護體,尚能逆來順受。

    最惡毒的是:在那股氣流裡,呼吸不能暢通,這是由于空氣遇熱而上升,遇冷而下降,但罡風旋轉的速度太快,使附近空氣來不及補充上升下降的缺口,于是這缺口就變成了一個真空圈,人入其中,頓覺唇幹舌燥,呼吸失效,怎能忍受窒息?因此,我認為這座無形陣圖要比當年通天教主的誅仙陣,甚至萬仙陣,更加厲害。

    ” 接引古佛道:“是的,小老先生道行高妙,所以有此本領,擺設一座克制佛法的惡陣,再加上一道堅不可摧的鴻溝——混沌罡氣,旨在圍困靈山,并阻止外界攻陣,使它孤立無援,而固守陣内的諸佛菩薩,都已成為甕中之鼈,随時有被宰割的可能。

    目前,我們限于形勢,無可奈何,隻得放棄探陣之舉,速向天仙兩國告急,另一方面,應即召回在下界濟世行善的文殊、普賢和慈航,但不知高見如何?” 準提古佛道:“向玉帝和仙祖求援,實是急不容緩,勢在必行,但據我所知,代王阿彌陀佛早已作出打算了。

    至于現在召回三大菩薩,隻怕使他們前功盡棄,影響一下界衆生的安全,若依我愚見;此事似宜從詳計議。

    ” 接引古佛歎息一聲,道:“為山九仞,功虧一篑,确是可惜。

    不過,目前佛國本身已有急難,基礎正在動搖,我們必須權衡輕重,先救自己,後濟衆生,否則,皮之不存,毛将焉附,那麼,大家都将淪為無國可投的遊佛,或無寺可歸的遊僧了。

    ” 準提古佛道:“佛心在于普渡衆生,舍己救人,另一方面,若佛門道場遭受魔劫,當然也是有違佛心,其實二者不可偏廢。

    現在我修改你的提議:召回文殊和普賢,讓慈航獨留下界,但另外再派幾個小菩薩前去襄助。

    這樣一來,似屬彼此兼顧,兩全其美但不知你是否贊成?” 接引古佛道:“好!你的思考比我周詳,就這麼辦。

    ”他說着回頭吩咐長臂羅漢道:“長臂,你到下界去請文殊、普賢速往須彌山集合。

    ”在二位古佛前面,長臂羅漢隻有耳聽的份兒,沒有口講的資格,所以他一直站在旁邊。

    此刻他聽到接引古佛的命令,立即雙手合十,作禮而去。

    接引古佛道:“本來我們應該分别前往天仙兩國乞援,但你說代王——阿彌陀佛早有打算,該必他已這樣做了,所以我們就無須再去,想來上帝和仙祖不日即有反應。

    此外,須彌山也是我們的去處,可是目前已有燃燈師弟在那邊主持軍務,必能穩操勝券,那末,我們暫時也不必去。

    現在我想請你去拜谒佛祖——如來佛探視他的健康已否恢複,順便請他指示如何對付魔國。

    我呢?必須要到世外仙境聖地,廣聘隐居的上仙大神,并号召本國散栖于三千大幹世界的諸佛菩薩,從速前來須彌山集台,共議擊破混沌乾坤大陣的辦法,以解靈山之圍。

    ” 準提古佛聽了,合十大喜道:“好,我去拜谒佛祖,你也去辦正事吧!”他說着,就要催雲趕路。

     “且慢!”接引古佛道。

     準提古佛正拟發問,但接引古佛已經繼續道:“戰鬥勝佛正在佛祖的身邊,你不妨先把他請來。

    ”準提古佛點頭答應。

     于是二佛相對合十,作禮告辭,各駕祥雲,分别而行。

     *** *** *** 再說燃燈古佛到了須彌山,立即召集諸佛菩薩和衆神聖開會,以便詳細詢問最近戰況,并讨論明天如何向那個戴着金色假面具的魔将挑戰。

     他舉目向四周看了一遍,間道:“為何不見本山之主帝釋,及其部屬地水風火四大天王?” “他們都已被金面魔将打傷,傷勢很重,現在宮中休養,所以未能前來出席。

    ”無量精進佛道。

     燃燈古佛道:“此魔武功道行均甚純正,确非等閑可比,但妖魔之邦竟有這樣的人材,真是無法理解……”停頓片刻,他接下去道:“剛才我在雲端觀戰,見他獨鬥十八羅漢與大明達摩等四佛,尚能勝任愉快,顯然他的功力高深莫測,但他是何方神聖,哪處妖魔?你們之中有誰知其來曆嗎?” 諸佛菩薩衆神聖聽了,均各默然無言。

    過了一會,燃燈主佛道:“知己而不知彼,隻怕我們對這場戰争無法取勝了。

    ” 這時,須彌山護山尊者舉起手來。

    燃燈古佛見了,道:“尊者有話請說。

    ” 護山尊者道:“前日黃昏,小神奉山主之命,借着土遁進入魔營,暗探軍情,聽到幾個将士正在猜測其主帥的身份。

    有的說那金面人是龍鳳山的龍公;有的說是傀儡子;有的說是天不怕郝道子;有的說是鬼影子;甚至還有人說他戴了面具,故弄虛法,可能是玉面神猴。

    這樣看來,不但我們不知此魔是誰,而且魔營上下也都不明他的真正身份。

    ” 燃燈古佛道:“原來此魔乃是主帥,我還以為他是魔軍的先鋒。

    ” 無量精進佛道:“我們也認為那金面魔将是個先鋒,因每次作戰都由他親自上陣,打得我們節節敗退,從平原後撤到山麓,再由山麓退上山腰,隻怕在短時期内,我們無法扭轉局面。

    ” 燃燈古佛道:“你們一共與他交戰了幾次?” 無量精進佛道:“前後三次小戰,四次大戰,我方重傷了主帥帝釋、地水風火四天王,輕傷了須彌相佛、難沮佛、日月燈佛,以及周利槃陀、伽難陀、離婆多等三菩薩。

    ” 燃燈古佛道:“對方損傷如何?” 無量精進佛道:“說來慚愧,他們未傷一兵一卒。

    ” 燃燈古佛道:“如此說來,他們每攻必克,我方屢戰屢北,是嗎?” 無量精進佛道:“正是。

    ” 燃燈古佛沉吟片刻,回轉頭去,對着護山尊者,問道:“你在魔營探聽,還有别的收獲嗎?”護山尊者道:“沒有,因我的形迹被他們發現,所以逃回來了。

    ” 燃燈古佛聽了,就不再問,沉思了一會,道:“輕傷的三佛和三菩薩能否再戰?” 須彌相佛、難沮佛、日月燈佛,以及三菩薩周利槃陀、伽難陀、離婆多起身合十。

    異口同聲地道:“能戰。

    ”燃好古佛道:“好,明晨你們前往魔營挑戰,引誘那金面魔帥離開本山陸地,準備空戰,隻準敗,不許勝,明白嗎?” 三佛三菩薩均各點頭,表示明白了。

     燃燈古佛道:“長臂不在這裡,現有十七羅漢…”他停頓一下,又道:“明天你們堅守山腰,不準出戰,除非無量精進佛另有吩咐,你們都應聽他的話去做。

    ”十七羅漢起身台十,向無量精進佛作禮,表示一切均當遵命。

     接着燃燈古佛道:“其餘滔佛菩薩都有重要任務,等一會由我另行通知。

    總而言之,明天午時之前,我們一定要活擒那金面魔帥,擊敗魔軍,收複失地。

    ” 諸佛菩薩衆神聖聽了,皆大歡喜,連忙合十作禮,口誦佛号“南無阿彌陀佛……” 次晨,旭日初升,須彌相佛和周利槃陀等三佛三菩薩攜帶了武器法寶,已在魔營轅門外的廣場上出現,一字形站定,高聲叫喊,專向金面魔帥挑戰。

     未幾,那個戴着金色面具的魔帥,肩挂百寶絲囊,右手執劍,左手握鞘,緩步走出轅門,後面跟随着六名部将,到了離開須彌相佛等前面二丈左右之處停止,部将們立即分散,守住了陣腳崗位。

     日光照射在那魔帥的三眼面具上,發出閃耀的金芒,不可通視。

    這金色面具前額上的眼睛,有瞳無光,不能轉動;顯然它是一隻假目。

     這時,須彌相佛開始發言道:“本佛等昨日因在陸地并不習慣交戰,未能施展全力,以緻為你這個金面魔物所暗算,心實不甘。

    今日傷勢已愈,仍以原班同伴待來向你領教,但要求空戰,因這是我們的專長,不知你有此鬥膽否?” 金面魔帥大笑道:“身為佛者,竟然也在本帥前面使用激功狡計;說什麼陸戰并不習慣,空戰乃是專長,豈非颠倒事實,違反常理?” 須彌相佛的心事被對方點穿,面色微變,但瞬息便恢複原狀,道:“你錯了!祥雲片片,淩空步虛,這是佛者的絕技,為群魔所忌,衆妖所畏,因此,指名向你挑戰,敢與不敢,悉聽尊便。

    ” 金面魔帥曬道:“昨天本帥手下留情,不曾把你們宰了,今日卻又來送死,真所謂劫數到了!”他說到這裡,胸有成竹地道“你們先上去,本帥随後就到。

    ” 須彌相佛聽了,心裡暗喜,以為對方中計了,于是率領同伴駕起祥雲,冉冉上升,在空中等待。

     金面魔帥把鞘一揮,分布附近崗位的六個部将立即奔跑過來,他們低聲交換了幾句密語,隻見其中四将退入轅門,各去安排必要的步驟,接着,他帶了另外兩個部将———黃衫客與神武子駕起青雲,直到霄漢,趕到須彌相佛前面。

     這時,三件三菩薩早已布妥陣形,舉起了六枝禅杖,不讓那金面魔帥沖近;各自揮杖攔擊,把對方圍在中央。

    另一方面,雲陣裡又竄出了常精進菩薩與阿逸多菩薩擋住了金面魔帥手下的二個部将,也不答話,立即厮殺起來。

     金面魔帥藝高膽大,未把諸佛菩薩看在眼裡,不到三招,便施展旋風劍術,阻遏他們的攻勢,同時使用“連環敲”絕技,以鞘擊中了他們的腕部,使其手裡六枝禅杖把握不住,即被震脫,先後堕落雲端,跌入須彌山附近的大海裡,頃刻化為六條神龍,在波濤中搖首擺尾,并且發出一陣陣的龍吟,似乎感謝金面魔帥,助其獲得自由,須臾,鑽入海底,各去尋覓栖身之所,靜修道行。

    那金面魔帥之所以用劍施展旋風招法,用鞘施展“連環敲”,這是他存心手下留情。

    假如他反其道而行之的話,那就是以鞘使出旋風招法,以劍使出連環敲絕技,這樣一來,對方三佛三菩薩的十二隻手掌,隻怕都要被他連腕部一齊削斷,變成殘廢。

     須彌相佛想不到那金面魔帥在三個招面之間,就使用絕學,使己方一時大意,都夫去了武器,不由吓出一身冷汗,連忙向同伴發出暗号,呼嘯一聲,催雲就逃,同時嘴裡說道:“金面魔物,我們走了,你還是識相一點回去吧!否則,你的末日就要到了。

    ” 金面魔帥暫時不理睬對方的警告。

    回頭一望,見到黃衫客和神武子正與菩薩大戰,以二對二,業已占了上風,心裡感到安慰,于是撥動雲腳,前去追趕三佛三菩薩。

     其實常進精和阿逸多二位菩薩,不想與魔将硬拼,隻要将其纏住,與金面魔帥隔絕,就算達到目的,所以大戰良久,依然不分勝敗,直到雙方都已精疲力盡,不能再鬥,隻得各自退去。

    須彌相佛等回頭望見金面魔帥追夾,心裡暗喜,一邊加速雲程,飛馳而逃,瞬息之間;已在數百裡之外。

     那金面魔帥不想傷害三佛三菩薩,隻是要知道他們将要耍些什麼把戲,玩弄什麼玄虛,另一方面,他正要以自己的隻影單形引誘别的諸佛菩薩出來,增援在逃的須彌相佛等,以便削弱須彌山佛國總部的防禦力量。

    因此他也加速雲程,急追猛趕。

     果然不出所料,他在數百裡外的上空,遭遇了六方面的強敵攻擊,被困重圍。

     東方:阿問(門衆)鞞佛、須彌相佛,以及須彌光佛。

     南方:日月燈佛,加上諸菩薩——俱絺羅、羅候羅、阿難陀。

     西方:無量壽佛、大明佛、寶相佛。

     北方:難沮佛領導諸菩薩——目犍連、周利槃陀以及離婆多。

    上方:寶華德佛率領諸菩薩——伽難陀、僑梵波提,以及迦留陀夷。

    下方:達摩佛、持法佛,會同三位菩薩——迦旃延、乾陀诃提、劫賓那。

     十一位佛聯合十二位菩薩,分列東南西北上下六個方向,把那金面魔帥困在中央,包圍圈逐漸縮小;四面八方現出萬道金芒,炎熱如焚,照射在被圍者的身上,企圖阻其行動,加以活擒。

     隻聽得須彌相佛朗聲喝道:“大膽魔物,你已被困在佛家的火網之中,還不除了面具,束手就縛?” 金面魔帥哈哈大笑,道:“螢光之火,豈能傷我一根汗毛?”他說着,面具雙眉之上的假目,突然轉動,接着發出一道強烈的綠色神光,光中隐約地透出不計其數的柳葉飛刀,刀鋒過處,将佛家火網斬得寸芒寸斷,片刻之間,消失殆盡,迫使諸佛菩薩一看情況不妙,連忙收回金芒,而他也把面具一拍,綠光也漸漸縮入原處,面具上的印堂部位,依然顯呈着一隻呆木的眼瞳。

    他長笑一聲,道:“汝等其奈我何!” 阿阈(門衆)鞞佛聽了,道:“善哉、善哉!依靠純陰光刀,使你逃過一劫,但隻怕尚有餘殃。

    ”金面魔帥道:“未必!汝等有何佛法,盡管施展出來,也好讓我一開眼界。

    ” 須彌相佛道:“不必與這魔物多講,我們群起而攻之,切勿浪費時間。

    ”此言一出,東南西北上下各方面的諸佛菩薩,立即同時發動攻勢,威力之盛,能使天翻地覆,宇宙動蕩。

     那金面魔帥劍鞘并舉,揮舞沖擊,使出渾身神力,劍招層出不窮,獨鬥佛門的許多戰士,毫無懼色,五百招之内,誰也無法攻近他的身邊,反被他打傷了幾個菩薩,但五百招以後,他也感到無法取勝,于是抖擻精神,準備突圍,可是打得東退則西進,迫得南退則北進。

    上沖則東南西北同時夾攻,下竄亦然,使他左右前後上下受敵,一時難以脫身。

     這時,遠處飛來一片祥雲,瞬息而至,原來長臂羅漢奉了接引古佛之命,到下界去召文殊、普賢二位菩薩,增援須彌山,此刻,任務已畢,在歸途中遠遠望見諸佛菩薩正與金面魔帥惡鬥不已,連忙趕來,到了現場,隻聽得須彌相佛大聲喝道:“魔物末日将到,若不除下面具,快快投降,隻怕難免一死!”他又聽得那金面魔帥笑道:“要我除去面具,萬萬不能,投降更不必談了。

    ”長臂羅漢在旁聽了雙方的對答,不由大怒,連忙自告奮勇,突然伸出長臂,一定要揭去此魔見不得人的假面具。

     長臂羅漢不知這面具乃是金面魔帥的護身之寶,仙家奇珍,奧妙無窮,當他的長臂伸到對方胸前三尺左右時,無量壽佛阻喝不及,隻見綠光閃處,羅漢的臂掌之上,已經插滿了柳葉飛刀,血流如注,長臂無法縮回,大叫一聲,跌倒雲端。

     事出倉猝,諸佛菩薩無不大驚,回頭去看,而那金面魔帥就乘此機會,沖出重困,朝着須彌山相反的方向而逃,目的在于引誘他們去追。

     果然中計了,諸佛菩薩,除無量泰佛留在現場救護在臂羅漢外,都争先恐後勇往迫趕。

     “若不活捉此魔;須彌山如何解圍?”須彌相佛一邊猛追,一邊高聲道。

     前面青雲一朵,去勢如飛,後面祥雲片片,禦風疾馳,最後是無量壽佛和長臂羅漢,因其心中不服,所以也裹創趕來。

     諸佛菩薩追逐了多時,不知不覺地離開須彌山已有數千萬裡,但依然趕下上那金面魔帥。

    他們追得快,對方也逃得快;他們追得慢,對方也逃得慢,中間的距離始終保持着十裡左右,這使難沮佛心裡起疑,忍不住朗聲道:“莫非此魔使用調虎離山亡計吧?” 諸佛菩薩聽了,均各恍然大悟,立即按住祥雲,停止前行,須彌相佛搶先道:“不錯,我們中計了!” 慕地,他們聽到那金面魔帥的狂笑聲,随風傳來,衆目向前觀望,隻見他也按住青雲,駐足不前,那笑聲含着有戲弄嘲笑之意,其中有幾位佛和菩薩,不由心裡生氣,主張再追,但難沮佛阻止道:“不要理睬他,我們回去,以免小不忍而亂大謀。

    ” 他們正拟催雲回去,忽聽前面又傳來兵器交擊之聲,連忙轉身遠望,原來文殊、普賢兩大菩薩正與那金面魔帥惡鬥,且已處于下風,于是他們就拔雲趕去協助。

     金面魔帥看到諸佛菩薩趕來,不敢戀戰,猛攻數招之後,立即反身而逃,文殊、普賢怎肯幹休,斥道:“妖孽,往哪裡逃?”一邊随後追去。

     此刻,諸佛菩薩也都已趕到,難沮佛連忙高聲叫喊道:“文殊、普賢不必再追,快回須彌山去!” 恰在這時,那邊出現了接引古佛、從世外仙境聖地和三千大千世界回來,半途攔住金面魔帥,雙方開始動武,因此,這裡的諸佛菩薩不得不再度趕了過去,接着就把他圍困起來。

    現在,那金面魔帥知道這是自己生死存亡的關頭,終于運用神劍,不遺餘力地施展渾身解數,左沖右擊,所向披靡,但究竟佛門戰士以多制少,使他一時難以突圍,迫不得已,隻有轉動面具上的獨目,随即發射綠光,隻見不計其數的柳葉刀,像群蜂出巢那樣,四周亂飛,砍傷了日月燈佛、寶華德佛、須彌光佛,同時又揮鞘把離婆多、伽難陀,以及乾陀诃提三位菩薩打倒雲端,正要沖出重圍,說時慢,那時快,最後趕到的長臂羅漢,手握三尺金鈎,冒險伸出左臂,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鈎掉了金面魔帥的面具,随即堕下雲端去了。

     見到對方的真面目,接引古佛和長臂羅漢幾乎同時叫喊道:“青袍儒士!” 文殊菩薩道:“不,他是野仙水金書生!”須彌相佛高聲道:“不論他是何方神聖,我們祭寶除魔!” 接引古佛阻止不及,諸佛菩薩已經紛紛祭起随身法寶,發出萬道金光,向水金書生當頭罩下,卻不料正在千鈞一發,萬分危急之際,層雲裡突然竄出了十位赤裸裸的美貌仙女,個個一絲不挂,以肉屏風的陣形,将他四周圍住,使諸佛菩薩的法寶打不下去,隻得勉強地收了回來,一邊運轉身子,連正眼也不向她們看一下,同時嘴裡異口同聲地念道:“南無阿彌陀佛!” 隻聽得接引古佛朗聲道:“善哉、善哉!此仙非魔,平生作諸善事,積有功德,故能逃過此劫,罷了,罷了!我們快回須彌山去吧!”說着,他率領諸佛菩薩催雲而去。

     未幾,衆仙女都已穿起了衣褲,才與水金書生見劄,原來她們都是瑤池仙女,昔日蒙他相救,才能保持貞節,免受妖孽侮辱,此恩念念不忘(見群魔亂舞故事),今知恩公有難、故相率私離瑤池仙境,不借助性色相,及時救了他的生命。

     水金書生先整衣冠,然後向十女拜謝。

    那十女個個雙目含情,謙遜一番,終十依依不舍的告辭,撥雲而去。

    水金書生等到她們離去後,就降落青雲,在地面上尋回金色面具,依然完整如初,毫無損壞,于是放入挂袋裡,又駕起青雲直升上空,迎面見到通天教主,率領了千手老怪、小夫子,以及許多妖魔人物,拟赴靈山增援小老先生,因那邊已有天仙兩國的軍隊開到,準備攻打混沌乾坤大陣。

     水金書生上前拜見通天教主,想要報告自己與諸佛菩薩作戰,以及瑤池十仙女相救的情形。

    通天教主聽了,搶先道:“剛才眼線前來報告,朕都知道了。

    此刻我方業已占領了整個須彌山,這都是你調虎離山之計的功勞。

    現在你的任務完成,可以回家去了,而我們之間的君子協定也已順利履行……”停頓片刻。

    他看了水金書生一眼,繼續贊道:“像你這樣的道行和武功,幾乎可與大夫子媲美,朕本當竭力挽留,但雙方既有協定在先,豈可出爾反爾,自食諾言?何況朕也有自知之明,無法把你強留。

    ”水金書生拱手為禮,道:“多蒙我王謬獎!”說着,他伸手入袋,取出了金色面具,雙手遞交了小夫子,道:“此乃仙家之寶,謹請奉還令尊、物歸原主,并盼代向他老人家緻謝。

    ”說着,他雙手一拱,向通天教主告辭。

     通天教主道:“且慢!朕,不,我還有話講。

    ” 水金書生也不發言,低頭靜聽。

    通大教主道:“你以客卿身份,建大功于我國,實深感激。

    謝禮多項,包括金丹、交梨、火棗、仙酒等物,業已送往尊府,謹請曬納。

    ” 水金書生道謝之後,又想催雲而行。

    通天教主又道:“且慢!” 水金書生道:“我王尚有何事吩咐?” 通天教主笑道:“現在我非你君,你非我臣,所以我對你下敢以‘朕’自稱。

    日後有緣重逢,彼此便是平輩,你可叫我一聲教主,我就叫作水金先生。

    ” 水金書生謝道:“多蒙擡愛!” 通天教主還想多講幾句,但水金書生卻催促道:“我王還不快走,若太遲了,隻怕靈山的情況另有變化。

    ” 通天教主聽了,連忙舉手向水金書生一揮,表示告辭,嘴裡說一句:“後會有期!”接着駕起快速雲,率衆向靈山進發。

     水全書生等待通天教主等的身形在遠處消失後,微微一笑,回轉身子,撥動青雲,飄然向世外仙境而去。

     查水金書生早已退出仙魔兩界,與其妻芸兒隐居于世外福地——淦山,靜修長生,逍遙自在,深自韬晦、不問世務;但為什麼地忽然降臨魔國,肯替通天教主出力,以主帥身份,來攻打佛國的須彌山呢? 此中前因後果,必須略為補叙…… 原來通天教主為了當年誅仙陣和萬仙陣失敗的事,與佛國結下深仇,恨如切骨,所以他處心積慮,已有多年,念念不忘報仇雪恨。

     自從小老先生訪問天國回來後,通天教主就決定要對佛國本土用兵,并剪除其衛星屬地。

     攻打佛國本土之事,自有小老先生主持,至于擊其衛星屬地,卻缺少了一個主帥。

     當然,大夫子有資格擔任此職,但他要坐鎮京畿,對付天仙兩國可能的侵略,所以就無法分身。

     千手老怪道行武功綽綽有餘,而行軍布陣則非其所長,不是主帥之才,充其量也隻不過是一個大将而已。

     于是小老先生和大夫子的心裡同時想到一個野仙。

    當時他們并未指出是淮,彼此各在掌心先寫了那野仙的名字,接着在雙方伸掌互相對照亡下,名字不約而同,原來都寫着水金書生四字。

     本來通天教主對這個名不傳于經籍的水金書生并不賞識,但自從當年在狂歡大會裡,他中了頭獎,卻散财濟貧,拒收瑤池十女,方才對他刮目相視。

    隻因這個書生性似閑雲野鶴,高瞻遠矚,無法羅緻于魔廷,且不久便離開了本國,所以就讓他去吧!如今他竟然又蒙小老先生與大夫子共同推薦,通天教主就決定要聘他前來,委以重任。

     過去,水金書生寄居魔國多年,對通天教主也無好感,可是他與大夫子之間卻有深厚的交誼。

    他曾二次拒絕了通天教主的禮聘,直到第三次派遣文中子攜帶了大夫子的私函,以及金色面具,前往堅邀,才使他無法繼續推辭,隻得接受了聘禮,真所謂士為知己者死,女為悅己者容。

    不過他也提出了一個條件,那就是等到他占領了須彌山之後,即将自動告退。

    當然通天教主欣然同意。

     在出兵的那一天,通天教主早已谕示,在校場舉行登台拜将的儀式。

    當時,魔國上下,除通天教主、小老先生、大夫子以及文中子外。

    都不知道誰是征伐佛國須彌山的主帥。

     大部分妖魔人物都猜想主帥可能是大夫子、傀儡子,或龍公朱元龍,因他們三位上仙都有與諸佛菩薩作戰的能力,但出于意表,台上突然出現了一位戴着金色面具的大将,他就是攻打須彌山的主帥,而傀儡子和龍公卻都屈居副将,那真是不可思議的。

    校場裡的妖魔人物,包括野仙、散人、狂客、五形郎君,十二地支真人、天山七奇、玉面狐女、虬首獅仙、靈牙象仙、金光犼仙等,無不驚疑萬分,驚的是不知主帥是誰,竟然據此高位;疑的是為何他戴了面具,令人神秘莫測?衆目集中了他的身上,凝神觀察,但始終看不出,也想不出,眼前的主帥,威風凜凜,進退有序,與國王通天教主、小老先生、大夫子等周旋于将台之上,究竟是何方神聖;隻見國王通天教主對金面主帥甚為尊敬,在隆重而嚴肅的氣氛中,完成了拜将授印的儀式。

     接着金面主帥率領的副将:傀儡子、龍公;參謀:玄真子、陸朋;刑官:金朗君;戰将;清虛子、多手道人、混沌子、富钰、黃衫客、袁通、霹靂子、神武子、安全子、水上郎君、神龍太保;醫務:神醫子、黑仙娘子;軍糧辎重:木水人土四形郎君,以及精兵十萬,浩浩蕩蕩,即日出發。

     國王通天教主、小老先生、大夫子等都親自送到京郊,表示他們對于這次出兵極為重視,影響魔國前途的興亡,大有隻許成功,不許失敗之概。

     後來水金書生果然出師得利,占領了佛國的須彌山,而且正如神算子所說:“他要遭遇二次大劫,但都能逢兇化吉,最後尚有一次豔福可享。

    所謂二次大劫,暗指他被十一佛和一二菩薩所困,因長臂羅漢強揭金色面具而被他突圍,以及他為接引古佛聽困,又被瑤池十仙女所教,都已應驗了。

    至于最後尚有豔福可享一節,似乎也已應驗,因衆仙女裸體把他圍在中央,陰止了諸佛菩薩的攻擊,諒必這就是神算子所預言的豔福了。

     可是事實并非如此。

    十仙女的肉屏風陣形,隻是眼福而已,不算是豔福。

    他的豔福卻是這樣的……原來,與水金書生脫險後,邂逅了通天教主,得悉須北山業已占領,使他的任務順利完成。

    那時,他心裡非常高興,因自己退出了是非圈,成為自由之身,所以駕了青雲,緩緩而行,經過逍遙島,順便探訪了張老,舊雨重逢,談談修道練功,讨論詩文時事。

    以及飲酒品茗,歡樂地盤桓了數天之後,就告辭駕雲而去。

    到了世外福地——淦山的上空,水金書生降下青雲,緩步走到家門,早有侍婢進去通報:“主人回來了!” 他看到裡面出來迎接的人,除了其妻芸兒之外,後面還有瑤池的十個仙女,不由大吃一核,連忙問道:“這是怎麼一回事?” 芸兒也不回答,聯合衆仙女把他前擁後護地迎入内廳坐定,詩婢奉上香茗,一邊安排酒筵接風,于是依次入席,酒過三巡,她就開始講述十仙女的事情。

    芸兒道:“夫君,你與諸佛菩薩作戰的情況,已由各位仙妹詳細告訴我了。

    她們救了你之後,即拟返回瑤池,不料西王母早在中途等候,不準她們踏入仙境一步。

    并嚴責私出瑤池,倒也罷了,還說什麼裸體獻醜,有辱仙譽,要把她們打入輪回受諸苦難。

    衆仙妹哀哀跪求,但她堅決不依。

    後來虧得月下仙翁走來,替她們說情,并指示出路,所以到這裡來了。

    ”水金書生聽了,恍然大悟,道,“啊!原來是這麼一回事。

    仙妹們來此居住,歡迎之至。

    這裡環境極好;并不輸于瑤池,正好修練道行。

    ” 芸兒道:“修道是另一回了。

    現在為妻作主,她們與作逐日成親。

    ” 水金書生想不到芸兒竟然說出這樣的話,驚道:“那怎麼行!我已有了你,絕對不能亂搞。

    ” 芸兒道:“什麼亂搞?她們本來是屬于你的,過去通天教主也答應了(參閱群魔亂舞故事)。

    現在又有西王母和月下仙翁作主,已是名正言順,何況衆仙妹為你犧牲色相,救了你的性命,同時她們現已無家可歸…”她停頓片刻,接下去道:“為妻作主,今晚你先與大仙妹洞房!”水金書生還想推辭,但當他的眼光向十仙女巡視一周後,發覺她們美眸含情,迫切地盼望着自己答應,不由心腸軟了,忽又想到神算子的預言,所謂豔福原來如此,終于莞爾而笑,雙手捧杯,對着芸兒,道:“多謝賢妻厚意,為夫遵命。

    ” 芸兒聽了大喜,立即舉杯與他對飲。

     十仙女聽了,頓時喜容滿面,芳心大慰。

     芸兒道:“大夫子派人送來許多金丹、交梨、火棗、仙酒、天鑽;以及奇珍異主等物,為妻業已如數拜領,明天當讓夫君一一過目。

    現在我們先飲仙酒,慶祝夫君勝利歸來,并恭賀衆仙妹于歸之喜。

    ” 這時,侍婢已經斟了仙酒,隻聽得廳房裡傳出“大家來幹杯、幹杯、幹杯……”以及接連不斷的歡笑聲。

     ********* 通天教主派遣水金書生領兵進攻須彌山時,他一邊又委任特使東方妖煞主席海東青,和南方魔煞統帥南宮操分赴天仙兩國修好,并準備歸還海内十一洲仙境,拟請仙祖太上老君從速派員接收。

    太上老君大喜,不虞有詐,立即饬令寄居于清白山的仙伯真公、九源丈人、弱水真人、太真東王父、太上真人、天真仙女,以及其他有關許多多仙家各回本洲,分别協助接收失地,那就是原來的各洲地主,接收其本身原有的土地。

    另一方面,他委派下十一位上仙,會同仙伯真公、九源丈人,以及弱水真人等,前往有關各洲協助。

     玉帝對于通天教主如此慷慨,竟然肯将業已占領的海内十一洲仙境,自動無條件退還仙國,物歸原主,認為這是小老先生的主意,才能使他回心轉意,此舉符合仙魔兩國的睦鄰政策,有助于宇宙列國的和平,所以心裡非常高興,立即也委出十一位天神,充任公證監督特使,并與仙國的接收代表共同出發。

     玉帝和太上老君委任的特使和代表名單如左: 天國公監特使、仙國接收代表、海内十一洲名稱 (一)天魁星君,荒木大仙,祖洲 (二)王靈官 赤精子 瀛洲 (三)巨靈神 玉鼎真人 玄洲 (四)武曲星君,清虛道德真君 方丈洲 (五)太白金星 廣成子 炎洲 (六)南鬥星君 太乙真人,長洲 (七)北鬥星君 道行天尊 元洲 (八)巡天正神 靈寶大法師 流洲 (九)巡海正神 黃龍真人 生洲 (十)大地正神 海潮真人 鳳麟洲(十一)巡空正神 荒山大仙 聚窟洲 不料天仙兩國公監特使代表,和海内十一洲仙境的原主管——仙伯真公、九源丈人,以及其他各洲仙家,分别到了目的地之後,各自進入通天教主預設的陷阱裡,都被軟禁起來,無一漏網。

     于是通天教主威協道:“除非天仙二國對于重議封神榜與重封神祗作出重大讓步魔國決不釋放這批已被軟禁的神聖與仙家,甚至還要對他們不利。

    ” 那時,玉帝和仙祖太上老君始知上了大當,後悔不及,終于非常憤怒,立即動員群仙衆神,并向太空國借調了大軍,援助佛國,但可惜慢了一步,因通天教主早已派遣小老先生擺設混沌乾坤大陣,把靈山圍困,而且須彌山也已失守。

    通天教主得悉天仙兩國聯合了太空國出兵援助佛國,就将國事暫交大夫子代攝,自己率領了千手老怪、小夫子以及大批妖魔人物,趕往靈山,增援小老先生。

    适在中途邂逅了水金書生,告知己方業已占領了須彌山、遂使水金書生勝利地完成任務,恢複了自由之身,讓他回到世外福地——淦山去了。

    這事前文已經講過,不再贅述。

     再說接引古佛、文殊、普賢、十一佛、十二菩薩和長臂羅漢等,由于瑤池十仙女施展肉屏風陣,救了水金書生,也就罷了,不再與他為難,自動離開現場,徑向須彌山而去。

    處于意表,中途遇到了燃燈古佛帶着許多負了傷的諸佛菩薩和神聖包括十七羅漢,個個狠狠不堪,原來他們已被傀儡子、龍公朱元龍等戰敗,不克再鬥,隻得撤退,逃離須彌山。

     接引古佛隐約地又發現前面雲層裡有大批妖魔人物追對,吃了一驚。

    連忙與然燈古佛商量片刻,決定乘魔方立足尚未穩走之時,實行反攻。

    于是接引古佛奮不顧身,催雲沖前,後面跟随着十一佛、十二菩薩先去抵抗追兵,使然燈古佛等才有略作休息的時間,開始治療受傷的随從,接着也都趕赴前線,裹傷再戰。

     接引古佛等一批生力軍在雲端阻住了魔方的追兵——龍公、清虛子、多手道人、混沌子、孩兒散人、富钰、袁通等,雙方交戰良久,未分勝敗。

     過了一會,燃燈古佛等趕到,加入鬥争。

    魔方逐漸不支,且戰且逃,直到須彌山上空。

    傀儡子聞訊,率衆援助,佛方乘機反攻,于是大戰又在雲端開始了。

    這時,接受接引古佛聘請,在世外仙境聖地的上仙大神,以及散居于三千大幹世界的諸佛菩薩,都已陸續到達須彌山的上空,随即參戰,其中尤以宇宙大神、荒外上仙、奇佛摩彌陀、怪佛婆羅密陀以及沸尼師婆等功力最為深厚,即使像大羅金仙品級傀儡子和龍公也抵擋不住,被迫從天空退到須彌山頂,再由山頂退到山腰,最後由山腰潰退,直抵山腳,魔将損傷重大,魔兵死亡甚多。

     在山腳,傀儡子、龍公等布陣再戰,怎奈佛方實力強大,而且哀兵作戰,個個勇氣百倍。

    使魔方屢北屢戰的力量漸趨衰弱,鬥志開始崩潰,敗象已露,看起來山腳的陣地也已在動搖的狀态中。

     傀儡子、龍公等一看情況惡劣,準備作出撤退的打算,正在危急萬分之際,忽然天空中及時降下了幹手老怪、小夫子、純青子、平凡子、玄陰子 玄真子、金剛猿神、獨火大聖、青牛大仙。

    牛魔王等等,接着魔王通天教主也與接引、燃燈兩位主佛交手了。

    這樣一來,魔方威力倍增,氣勢轉盛,戰況迅即改善,佛方攻勢大受挫折。

    千手老怪自恃道深藝高,身先群俦,在舉手投足之間就擊傷了宇宙大神、荒外上仙、須彌光佛、寶相佛、難沮佛,以及諸菩薩——阿難陀、迦留陀夷、離婆多、俱絺羅。

    這老怪的武功不下于金面魔帥——水金書生。

    但前者心狠手辣,出手就用絕招傷人,不像後者存心仁慈,除非必要,往往對諸佛菩薩衆神聖手下留情,打得适可而止。

     小夫子獨鬥十八尊者(即羅漢),猶能占到上風,不但使他們節節敗退,而且長眉、飛钹、伏虎等三尊者也受了傷。

     純青子、平凡子、玄真子、玄陰子、金剛猿神、獨火大聖、青牛大仙和牛魔王等各找諸佛菩薩作為對象,雙方奮力拚鬥, 傀儡子和龍公忽見國王通天教主趕到、親自動手來戰接引和燃燈二佛,如釋重負,完全卸去了本身的壓力,不由大喜,頓感精神百倍,連忙轉身分别攻擊文殊、普賢兩大菩薩,使對方後退不已。

     通天教主自從珠仙陣和萬仙陣失敗後,二千多年以來,專修武功和道行,再加上玉仙(玉面神猴)的指點,本領比當年增進不少。

    至于接引和燃燈二佛,道行也有同樣的進步,而武功卻未勤修。

    在彼長此消的情況下,他們以二抗一,不到五十招,各已被對方打中三拳,連連後退數丈,才能穩住腳步。

     通天教主也不追擊,面對接引古佛,冷然道:“當年你打了我,今日我也回敬了你。

    ” 接引古佛道:“通天道友,你的氣也應該消了,何不停止戰争,收兵回去,以免生靈塗炭?” 通天教主哈哈大笑道:“說得輕松!難道當年本國的臣民在珠仙陣和萬仙陣中都是白死白傷的嗎?”接引古佛道:“現在須彌山的許多比丘僧、比丘尼、善男子、善女人已給你的屬下殺死,同時諸佛菩薩也受到重大的傷害,雙方正好抵銷。

    ” 通天教主道:“廢話!準提何在,怎不出來受懲?” 接引古佛道:“他遲早會出來的。

    ”通天教主雙目炯炯,向接引、燃燈注視着,朗聲道:“如果你們知趣,快些離開這裡,否則,我就要大開殺戒了。

    ” 接引古佛道:“善哉、善哉!道友兇心未改,難道不怕當年令師——鴻鈞老祖給你吃下的藥丸,在腹中作祟嗎?”通天教主曬道:“你的記性不錯,還沒有忘記那件小事。

    不過,此物業已失效。

    ”他說着,從身邊摸出一顆小丸,雙指一捏,即成粉末,散于空間。

     接引古佛看了,雙手合十道:“阿彌陀佛!怪不得道友故态複萌,又要行兇霸道了。

    ” 通天教主怒道:“你說什麼?當年你們幫助太上、元始,以衆欺寡,殺我無數臣民,那不是行兇霸道嗎?”說着,他一步步地逼了過去。

     接引古佛一步步地向後退卻。

     這時,通天教主發覺燃燈乘自己與接引講話的機會,忽然不見了,間道:“燃燈逃往何處?” 接引古佛道:“不是逃走,我己叫他率衆退上山頂去了。

    ”通天教主回頭一看,果然四周靜寂,知道千手老怪和傀儡子等都已去追了,連忙再回轉頭去。

    卻又不見了接引古佛,原來他也乘機蹓了。

     通大教主微微一笑,随即趕上山腰,隻見千手老怪在那邊指手劃腳地說話,四周圍繞着傀儡子、龍公以及許多屬下,他們發覺國王來了,連忙上前迎接。

     通天教主問道:“那批和尚呢?” 千手老怪道:“燃燈使用佛光壁壘,臣等暫時攻不上去。

    ” 通天教主凝眸向山上一看,道:“不錯,佛光壁壘!國師能破此術。

    ” 恰在這時,空中降下了一個老道士,原來是玄陽子。

     玄陽子走到通天教主前面,稽首道:“國師請我王速去議事。

    ” 通天教主聽了,就面谕千手老怪施展禁制大法,封鎖了山腰和山頂交界的地區,也不讓接引古佛等攻下山來。

     等到千手老怪遍施禁制後,通天教主又面谕傀儡子和龍公道:“我們已占據了本山三分之二的佛地,卿等統領大軍在此駐紮,嚴加防守,暫時可保無虞……”他說到這裡,沉吟片刻。

    繼續道:“朕不該讓水金書生離開這裡,真是失策了。

    ” 這時,傀儡子、龍公以及許多屬下将士才知道本部隊的元帥戴着金色面具,原來是水金書生,無不感到驚異,因他們都想不到他——外型文質彬彬,竟然有如此深厚的道行與武功,能獨鬥二十三個佛與菩薩,而且算無遺策;攻無不克,始知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鬥量,此之謂也。

     千手老怪也有同感,道:“我王何不再去請他出山?” 通天教主搖頭道:“不,朕既已答應他回去,怎可出爾反爾自食諾言?何況他已替我國立了大功,朕願已償,不必再去麻煩他了。

    ”他說完了話,把手一揮,就帶領了原班随從将士和玄陽子駕起青雲,直上天空,向靈山進發。

     靈山佛士,範圍甚廣,雷音寺位居該山中部,占地五百裡,為佛國的精華區域,包括京城在内,目前已被小老先生的混沌乾坤大陣所困,四周上下籠罩着混沌罡氣,晝夜不見天日,内不得出,外不能入,完全處于與外界隔絕,以及孤立待援的狀态中。

     魔國軍隊駐紮在靈山南部,天國援軍駐于北部,東部是仙國的軍區,西部乃是佛國的大本營。

    四國大軍遙遙相對地集合于靈山,勢形險惡,隐藏殺機,揭開大戰之幕,即在旦夕之間。

     通天教主率衆到達靈山,直趨魔營,立即召開軍事會議,聽取小老先生的報告…… (一)天國統帥是第三十三重天的總督——玄黃天君,道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