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一總括,可謂要言不煩,最為得體。
(二)末書雖屬神怪小說之類,而說至芸兒申請出國的轉折多端,從而涉及逃亡者甘犯生命危險的悲慘情況,均宛若社會寫實,尤堪玩味。
至于逃亡地勢非常險阻,或其環境有特征者,古時常有精彩特出的歌謠以統之,例如:“朝發黃牛(地名),暮宿黃牛,三朝三暮,黃牛如故。
”“巴東三峽猿鳴悲,夜鳴三聲淚沾衣。
”等名句。
令本書有“濤聲怒,誰敢渡!”之句,其用意亦正相同。
(三)篇中叙述姜家兄弟姊妹議論芸兒婚事一章,義不可少,正如近日男女婚事,多由當事人自主,家人但略加意見,使其參考而已。
本書對于此事,家人們反覆商讨研究,考慮周詳,處處都為芸兒的終身幸福着想,可見這個良善的家庭之間,手足情深,似可作現代别的家庭中身為兄弟姊妹者的榜樣。
(四)小說固以通俗為主,但如能插用名言隽語,則文章的韻味加濃,給讀者的印象尤深。
本書說至男主角水金書生“散黃金,拒美色”的事,自是常情所難,然如隻平鋪直叙而過,閱者亦易遺忘,令則以“美人絕色原妖物,亂世多财是禍根”之句,則大異常見,勢成翻案,頓覺生色。
(五)芸兒申請出國,久久不獲批準,幾欲上書國王,此欲擒故縱的筆法,誠不可少。
蓋所曆的艱辛愈多,則成功的果實愈覺鮮美。
當她前赴仙國途中,驚險重重,生命獲得保全,可謂千鈞一發,用意亦如上述。
蓋必若此,則下文“久别重逢,淚下沾襟”始有谏果回甘之味,可知有關的許多筆墨,絕非浪費,且顯然得到歸宿,至以相識開始,又以飲合卺酒作結,具見首尾的完全,而神仙設宴不拘俗例,尤覺順理成章,有水到渠成之勢。
(六)芸兒出關之前,所遇劫鬥攔阻的事,層出不窮,且變化多端,頗得“西遊記”的規模,最屬本篇的精采部分,于百忙中,忽插叙錢太君名鸨一段事實,戰鬥方酣,卻來軟媚之筆,實有調劑緩和的作用。
又正欲脫離魔境,而又有李十八郎的出現,其事态的迅速演變,尤屬匪夷所思,寫小說應用此種技巧,始足使人回味而流傳。
(七)芸兒與其情人水金書生的戀情,前後達到了千年以上。
在此時期中,彼此遠隔關山,離多聚少,雙方空懷刻骨相思。
當然芸兒為了終身幸福,日夜想盡辦法,要申請出國,但限于四周圍的環境,她應付五個難關,在曲折奇離的阻礙之下,以及驚險、艱難、苦悶、憂愁、挫敗、失望的過程中,最後依靠了堅強的意志,與百折不撓的毅力,再加上愛情專一,才能獲得成功,而這種成功的故事,也可作為現在社會上許多戀愛中青年男女們的借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