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33回 老龍口渡船遇道姑紅葉村石窟囚俠士

首頁
    着星光仍向前跑,隻見那邊有一座很大的莊院。

    圍牆高峻氣象雄厚,黑沉沉的不知有多少房屋。

     牆邊都植着柳樹,牆上插着一把把的尖刀,教人難以躍上。

     自己的金眼雕正在牆邊回旋飛着,似乎等候劍秋到來的樣子。

    劍秋走到牆邊相視一下,縱身一躍,已近牆檐。

    即将手中驚鲵劍疾向牆邊一掃,刷刷幾聲,牆上的尖刀都已削去,留出一小個地位。

    劍秋立在牆上,向裡張望。

    見是一個空曠的庭心,朝南一間大庭,窗戶緊閉,沉寂無聲。

    金眼雕早已振翼飛到大庭的屋面上去了。

     劍秋四顧無人,随即飄身向下。

    暗想那個飛毛腿藏在那裡,他必然早已進屋。

    此時屋中人當然留意防備,我倒要小心些,不要着他們的道兒。

    一邊想,一邊蹑步走去。

    忽覺背後有一陣微風,急忙回過身來。

    隻見一個黑衣少年,手中舉着一柄寶劍,向他腦後刺來。

     劍秋忙将驚鲵劍去架時,那黑衣少年已收回劍,又是一劍,向他的下三路掃來。

    劍秋把劍往下一壓,兩劍相遇,當的一聲,青光和白光齊飛。

    二人各個跳出圈子,收回寶劍一看,都沒有損傷,遂又重行交手。

     劍秋暗忖這個黑衣少年,本領必然高強,他掩住我的背後襲擊,一些沒有聲息。

    幸虧我機警,沒有被他刺着。

    而且他使用的寶劍也是有來曆的,所以我的驚鲵劍不能把它削斷。

    我非得放出全副本領來,不能取勝。

    遂将手中寶劍一緊,舞得出神入化,變作一道青光。

    那黑衣少年也将寶劍緊緊迎住,上下翻飛,化作一道白光。

    青白二光在庭中攪成一個大圈。

     戰得數十回合,廳上燈火齊明,窗戶大開,許多人持刀荷槍,一哄而至。

    為首兩個人,一長一短。

    短的使動一柄鋼叉;長的便是方才逃遁的飛毛腿,手裡已換了一根鐵棍。

    那短的便是矮腳虎袁鼎了。

    二人一見劍秋,便大聲喊道:“姓嶽的,你究竟是誰?以前在關外硬生生地和我們作對,險些遭你毒手。

    現在客店中冤家碰頭,你又幹涉人家之事,哼哼,今晚特地引你至此,管教你來時有門,去時無路,識得紅葉村賈家弟兄的厲害!” 劍秋叱道:“狗賊,休得胡說亂道!前次便宜了你,今番卻不肯輕饒!說什麼賈家弟兄,我本來要來領教哩!”唐袁二人咬緊牙齒,飛步上前,想來夾攻劍秋。

    此時金眼雕早從頭上飛來,唐蠮隻得舞起鐵棍戰住那雕。

     衆莊丁說聲:“好大鳥!”一擁而前,想來捕捉金眼雕。

    但是那金眼雕既狡且捷,怎會遭他們的暗算呢!那黑衣少年和矮腳虎袁鼎雙戰劍秋。

    劍秋一柄驚鲵劍,天矯如遊龍一般。

    袁鼎是他的手下敗将,那裡在他的心上。

    大戰八十餘合,不分勝負。

    黑衣少年蓦地虛晃一劍,跳出圈子,向廳後退去。

    劍秋仗劍追趕。

    繞過大廳,右首有個月亮洞門,黑衣少年跑向門裡去,劍秋追入,見裡面乃是一個小小花園堆着不少玲珑的假山。

     黑暗中望去,如猿如熊,如馬如羊,如老人,如怪鳥,森森地矗立着。

    那黑衣少年早已退到假山洞中去。

    劍秋不敢魯莽從事,因為以前數次蹈險,不得不謹慎一些。

    遂喝道:“鼠輩畏首畏尾,鑽進洞裡去做什麼?是好漢的快快出來!見個高低,休要這樣鬼鬼祟祟。

    ”劍秋說着話。

     假山洞裡寂寂無聲,不見回答。

    劍秋方欲回身出去,忽聽背後吆喝一聲。

    回頭看時,隻見假山最高處,立着那個黑衣少年。

    指着他說道:“快來,快來!我豈真的懼你!再和你決下雌雄,包你屍骨不還家鄉。

    隻要切下你的當顱,當我們的溺壺用。

    ” 劍秋聽他辱罵,不覺心頭火起。

    使一個白鶴沖霄勢,跳那假山最高處去。

    方才立定腳步,忽又聽得轟天一聲響。

    自己踏腳處,突然向兩旁滑開。

    身子望下直沉,跌落到一個石窟中去。

    上面立刻有大石闆壓住。

    四下一摸,都是既堅且厚的大石,利劍所不能損。

    一些不見光明,隻好坐以待斃了。

    這時那金眼雕正随後飛來,不見劍秋。

    哀鳴一聲,回頭飛去。

     4 那黑衣少年已現身石窟之後,假山也已恢複了原狀。

    少年且笑且走,來到外邊。

    唐蠮問道:“二爺可把他結果了麼?” 少年點點頭道:“被我用計賺他,落在石窟中去了。

    這一遭可以把他活活餓死!” 唐蠮、袁鼎二人聽着,一齊張開嘴大笑。

    說道:“飛蛾投火,自來送死。

    誰教他多管閑事呢?”說時,屋上又跳下一個人來,正是那個彪形大漢。

     一見衆人各持軍器,立在一起。

    便問道:“可是那個使寶劍的少年趕到這裡來的麼?” 唐蠮答道:“正是。

    我們今夜偏又不能得手。

    那個拔刀幹涉的少年,便是我們二人以前在奉天城外遇見的姓嶽的人。

    難得冤家相逢,一路追到這裡。

    和二爺交手一場,被二爺诓落石窟中去,這樣可報前仇了。

    不過他還有一個女伴,也有了不得的本領,不知何處去了?” 大漢很得意的笑道:“這真喚做天誘其衷,自投羅網。

    好好,我們今夜雖沒有得手,總算報一個仇哩!大家辛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