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42回 意馬心猿绮障難除顧前失後刺客成擒

首頁
    1 公孫龍擡頭看時,見道人已躍登一株高可數丈餘的老松上,雙劍抱在懷中,對公孫龍微笑道:“此春秋時老人化猿法也,你可精心學習,不難登峰造極。

    ”于是輕輕一躍跳下樹來,先教授公孫龍幾路破敵人的劍法,公孫龍更加用心練習,清心道人又把别的武藝教導他。

    所以三年之後,公孫龍已學得渾身本領,非常人可及。

     但是公孫龍以前聽了道人的話,始終念念不忘于第三步劍術,想要一起學會,但是他向道人屢次固請,道人總是微笑不答,沒有時候教給他,他等得好不心焦。

     一天早上,他又走到道人靜室中去,要求他教授第三步劍術,隻見道人雙目下垂,坐在榻上,似睡非睡,不知在那裡做什麼,于是喊了聲師父。

    道人不答,公孫龍又喚了二三聲,聲浪稍大。

    道人睜開雙目,見了公孫龍又道:“我正在練氣,你有何要事來此攪擾。

    ” 公孫龍拜倒道:“弟子要求我師把第三步劍術賜教。

    ” 道人歎了一口氣說道:“你的志向固然很好,可惜你非其人,并非我不肯教你,實在這第三步劍術,斷非一般紅塵中人能夠苦心達到的。

    現在我同你老實說了罷。

    在唐朝貞元中的時候,魏博部下大将聶鋒,有一個女兒,名喚聶隐娘,十幾歲的時候,被一老尼誘到山中,把劍術隐身術等秘法教授她,後來聶隐娘學成回家。

    聶鋒本來對于這個女兒不是十分喜悅的,所以任她去修。

     隐娘忽然認識了一個磨鏡的少年,要求她的父親允許和這人成為夫婦,他父親也答應了。

    不多時候,她的父親也故世了,後來魏帥和許州節度使劉昌裔不睦,魏帥使隐娘去取劉昌裔的頭顱。

    隐娘和磨鏡少年,共騎黑白二驢而去。

    但是劉昌裔有神算,預先知道隐娘要來,途中厚禮迎之,隐娘夫婦感他的情意,遂留在許州,不回去了。

    隔了月會,魏帥知隐娘不回,便使部下一個劍客,名喚精精兒,去殺隐娘和劉昌裔。

     “這天晚上,劉昌裔安居無事,忽見紅白二幡,在他的卧床四隅,飄飄然相擊,不多一會兒,聞锵然之聲,一人從空中落下,身首異處,隐娘也露出倩影,說刺客精精兒已被擊斃,遂把死屍拽出堂下,灑上一些藥粉,化為一堆水了。

    魏帥見精精兒不能成功,又使妙手空空兒來。

    妙手空空兒的神術,鬼都不能蹑其蹤,隐娘事先知覺,遂請劉昌裔頸圈于阒之玉,擁衾而卧,她自己化為蠛蠓,躲在劉昌裔的腹中。

     将近三更時分,劉昌裔閉了眼睛,還沒有睡熟,忽聞頸上铿然有聲,于是隐娘從他口中躍出,恭賀他已脫離危險,并說妙手空空兒猶如俊鹘,一擊不中,翩然遠逝,決不會再來了,所以盡管放心。

    劉昌裔仔細看那塊玉,果然曆曆有匕首的裂痕,從此更加厚待隐娘。

    隐娘不願多留,夫婦二人便告辭而去。

    ” 清心道人把聶隐娘的故事講了一節,又對公孫龍說道:“那聶隐娘便是有了第三步劍術的女劍仙,不過這功夫是可望而不可即的,并非我不肯教你。

    ” 公孫龍聽了聶隐娘的故事,津津有味。

    愈加要學了,遂又肯求他師父道:“聶隐娘既能學到,那麼弟子也可以學到,弟子情願苦心熬練,誓要把這第三步劍術學會,然後無憾,望師父試試弟子何如?” 清心道人道:“唉,你怎樣向我纏繞不清,我生平不肯多收弟子,教授武術也是适可而止,以前我教授你的師兄雷殷,他也是要學第三步劍術,但是半途中廢,不能成功,現在他早已下山去了。

    照你的劍術,也可以下山自己去做一番事業罷,為何偏偏要學劍仙?也罷,我就給你一次嘗試,學劍術必須先練氣,你在今天晚上,從戌時起,照我這樣跏趺靜坐,直到子時過後方止。

     在靜坐的當兒,須得閉目凝神,一志絕慮,不可生妄念,那時如有各種外魔來引誘你,你須要把志向堅定,不受引誘,否則學道未成,邪魔已入,豈不是非徒無益而又害之麼!照這樣靜坐三個月,方能起始學習。

    不過我有一句話,須得向你說明,倘然你果然能夠不被外魔引誘,坐過三月,我自然教你,但是一被外魔引誘,你就是失敗,到那時候,你也不必再來見我。

    請你自己下山去罷!” 公孫龍暗想隻要我志向立得定,怕什麼外魔,便滿口答應,心中喜不自勝,再拜而出。

     2 到了晚上戌時,他就閉了房門,坐在椅子上,起始靜坐。

    初起時心裡有許多思慮,盤旋不已,屏棄了這個,那個又來,覺得方寸之間,總是不能澄清,聽得廟中一二晚鐘聲,漸漸地把散漫的精神歸結攏來。

    直坐到将近子時,
上一章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