楔子——
咖啡館前的大面落地廣上沾着點點斜飛的雨滴。
這個時候能坐在咖啡館裡的人應該是幸運的,起碼他們不必像窗外疾速奔走的人們一樣,聊勝于無的或拿着報紙、或以紙袋遮雨,躲得十分狼狽。
午後雷陣雨不都來匆匆、去匆匆嗎?怎地這場大雨好像一下就忘了該停?現在都快六點半了,雨勢仍沒有稍減的趨勢。
看着時間一分一秒的過去,沒事的人自然無所謂,有要事而暫時在這兒躲雨的人,可就如坐針氈的發急了。
咖啡館裡一西裝筆挺的俊雅男子透過落地窗,看着外頭的滂沱大雨,飛揚的濃眉漸漸聚攏起來。
該死的!這場雨到底還要下多久?”他推了推鼻梁上的厚重眼鏡,有些不耐煩的将它摘了下來。
拿下眼鏡的他少了分斯文,卻多了分狂羁不群的冷傲,仿佛隻要一眼,就叫人無法從他身上移開視線。
長長的.吐了一口氣,他閉上眼睛将頭往後仰,轉動了一下繃得老緊的頸項。
片場還有一些事情要處理,八點還要跟電影制片和一些相關人員,讨論電影女主角試鏡選角的問題,十點又要去……
最近他很忙,忙得巴不得一天有四十八小時可以用!
出身演藝世家,他的祖父是全球最賺錢的東方藝能集團總裁,總公司設立在美國,東亞區分公司則設在新加坡。
手中資産包含分各國的電視台、制片場、電影城……堪稱藝能教父。
父親是奧斯卡鍍金的名導演,母親是國際紅星,就連二十歲不到的弟弟都是當紅的偶像明星。
總之,他虞家上至祖父,下至年輕的一輩,全和演藝圈脫離不了關系。
從小長相神似母親的虞澔曦,一直是許多人看好的明日之星。
隻可惜他自小就不向往幕前多彩多姿的生活,反而喜歡成天跟在父親旁邊,看他導戲,和演員、工作人員溝通。
長大後執導筒似乎是理所當然的事。
十五歲他以副導身份和父親共執了第一部電影,叫好又叫座,十七歲完成了一部作品,奪得人生第一座國際級的大獎。
之後赴美攻讀電影,在二十二歲前又陸續發表了兩部叫好叫座的作品,從此享譽國際,被稱為影界“天才”。
二十二歲為了赴英拍攝一部電影,由于相中的男主角是英國國寶級人物,當虞澔曦找上他拍戲時,他要求先看過劇本,待劇本滿意後,他又要求和導演相處一段時日,覺得彼此對藝術的理念相同後,他才接戲。
因為那部戲,他成為劍橋大學短期的交換學生之一。
那段時間雖然辛苦,可也因此把他推上了一流名導的行列,年紀輕輕就獲得了導演界最高殊榮的肯定。
自那之後他的人生就一直處于忙碌狀态,經手的電影不知凡幾!
不過,真正令他分身乏術的并不是電影的拍攝,而是他被祖父,也就是那個人稱藝能教父的虞含真,騙到新加坡掌理分公司。
那老頭實在有夠老謀深算!明知道他忙,還借口他拍攝電影的場景正好在新加坡之便,請他“順便”多照顧一下,然後……
他這一照顧,一年過去了,第二年又到,而他,仍被“放生”在這裡鞠躬盡瘁。
太過分!那死老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