衆生。
為說法故。
何故唯行因緣行。
是因緣行。
顯示不共法故(已上)指如是等文也。
章又此即是時下。
二顯玄。
探玄第二。
明攝前後。
總有三重。
一二七日時。
具攝八會前後重會。
并皆同時。
二此時即攝前後無量劫。
當今若前若後等文。
三攝于重重無盡念劫。
當今因陀羅等故等。
章三乘等不爾下。
二三乘等時分。
玄記顯差别雲。
依普曜經。
第二七日。
于鹿野園。
為彼五人。
三轉四谛。
此是小乘。
依密迹力士經。
第二七日。
鹿野園。
為于無量大衆。
轉法輪時。
有得羅漢辟支菩薩道等。
此是三乘。
依此經。
第二七日。
于樹王下。
為海會菩薩。
轉無盡法輪。
明是一乘。
上三同時者。
約法表本末同時。
約人顯機感各異。
依法花。
三七日。
四分律六七日。
興起行經七七日。
依五分律八七日。
智論五十七日。
十二遊經一年方說。
此并末教機異。
宜聞各别。
故緻不同。
本教機定。
故唯二七(已上)末教時分。
此中可知。
言亦不一時收一切等者。
義苑雲。
亦不下。
有二義。
一但以該攝之時。
揀于定相之時。
二兼通伏難。
恐有難雲。
若以或前後不定故。
不同一乘者。
密迹等。
亦二七日說。
應同一乘耶。
故今通雲。
雖同二七。
然彼不一時收一切時也(已上)此時異門。
唐和四記。
解釋委細。
義苑殊細。
恐繁不引。
複古不釋。
指餘所明。
章二者處異。
亦二。
初标。
二謂此一乘下釋。
于中亦二。
初正明。
二問答。
初中亦二。
初一乘。
二三乘。
初中亦三。
初七處八會。
二諸世界海。
三重重收攝。
玄記第二說。
處融攝總有三重。
一此覺樹下。
即攝八會人中天上。
以言不離菩提樹故。
當今初科。
二攝于十方無餘刹土。
皆悉不離此樹王下。
當今次科。
三攝諸毛端塵内諸刹。
重重收攝。
無有窮盡。
以皆華藏之攝故。
當今後科。
今初。
言攝七處八會者。
七處之内。
菩提樹下。
是能攝處。
餘之六處。
即是所攝。
能所合言七處八會。
道樹是總。
餘處是别。
說法門總别亦爾。
此菩提樹是華藏内。
故顯淨相。
衆寶莊嚴。
華藏台地。
金剛所成。
香海周遍。
寶樹行列。
此娑婆界華藏中央。
世界種中。
第十三重下。
台地藏映徹。
通上故。
菩提樹。
衆寶嚴飾。
章及餘不可說下。
二諸世界海。
上即攝言。
即通此科。
于此道樹。
攝十方界。
各無量數。
諸世界海。
義苑雲。
不動道樹遍攝六天者。
若經唯三天。
有不起而升之言。
今雲六天。
依圓遍義。
故清涼雲。
不起樹王。
羅七處于法界等。
問。
經中何以獨三天。
有不起而升耶。
答。
有所表故。
大疏問雲。
帶前起後。
事理應齊。
何故三賢。
獨有斯旨。
答。
顯異義故。
謂初二會。
相鄰接不假帶前。
此三人天隔越。
故須連帶。
又此三會。
同诠三賢位。
六已入證。
不假帶前。
第七即位中普賢。
居然不假。
第八頓證五位。
體用已融。
第九唯證入。
體用一味故。
并皆不假帶。
今約圓遍。
故遍六天爾(已上)又欲天四處。
約就總名。
立六天稱。
實唯四天。
章又此華藏界下。
三重重收攝。
十方世界塵塵有土。
土亦塵塵。
各有佛土。
如是重重無盡無盡。
皆是華藏世界所攝。
盧遮那佛。
遍中即轉華藏法輪。
章三乘等即不爾下。
二三乘。
言娑婆者。
顯非淨土。
言木樹者。
顯非寶嚴。
不知華藏。
單是娑婆。
故木樹等。
非映徹相。
如樂音樹。
庵羅樹苑。
迦蘭陀竹園等。
即此等也。
義苑雲。
亦無無下。
亦有二義。
一但該攝之處。
揀于定相之處。
二兼通伏難。
恐有難雲。
華嚴道樹下說。
示勝法者。
如梵網雲爾時釋迦牟尼佛初坐菩提樹下結波羅提木叉等。
豈非示勝法耶。
答。
雖在道樹下說。
然約釋身。
從蓮華台藏世界下來。
似報化相分。
又不一處即攝一切處。
故不同也(已上)準前時分。
亦有二釋。
章問若爾何故下。
二問答。
若爾何故等者。
前雲。
三乘教娑婆木樹等。
既非淨土。
而佛地經。
非是别教。
即三乘教。
而淨土說。
是問來意。
此問答段。
屬三乘段。
釋通妨難。
亦有理在。
折薪雲。
言佛地經等者。
即圓覺疏。
十餘部在淨土說者是。
答。
彼下。
言在光耀等者。
經具雲。
薄伽梵。
經住最勝光耀七寶莊嚴(一顯色圓滿)放大光明。
普照一切(二形色圓滿)無邊世界(三份量圓滿)無量方所。
妙飾間列。
周圓無際。
其量難測(四方所圓滿)超過三界。
所行之處。
出世間善根所起(五因圓滿)最極自在。
淨識為相(六果圓滿)如來所都(七主圓滿)諸大菩薩衆。
所雲集(八輔翼圓滿)無量天龍。
人非人等。
常所翼從(九眷屬圓滿)廣大法味。
喜樂所持(十住持圓滿)作諸衆生一切義利(十一事業圓滿)滅諸煩惱災橫源垢(十二攝益圓滿)遠離衆魔(十三無畏圓滿)過諸莊嚴。
如來莊嚴之所依處(十四住處圓滿)大念慧行。
以為遊路(十五路圓滿)大止妙觀。
以為所乘(十六乘圓滿)大空無相。
無願解脫。
為所入門(十七門圓滿)無量功德。
衆所莊嚴。
大寶花王。
衆所建立。
大宮殿中(十八依持圓滿)上配十八圓滿。
并佛地論文。
論結雲。
如是十八圓滿。
所嚴宮殿。
名佛淨土(已上)佛地經初。
明佛住處。
有此所說。
解深密經。
所說亦爾。
攝論第十。
明報淨。
亦依彼等經文。
解釋十八圓滿。
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