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也(已上)問璎珞經中。
六住已前。
明示現退。
有何所以。
答彼經意說。
十信萬劫。
退分之人。
修菩薩行。
萬劫滿足。
即入初住。
亦住解位。
得不退轉。
若諸菩薩。
懈倦慢怠。
久居信位。
不欲升住。
是故菩薩。
示六住退。
權現邪見五逆罪等。
若住下位。
不進上位。
值惡因緣。
必定退轉。
下位之人。
見此聞此。
勇猛進修。
得升上位。
由此意樂。
權示退轉。
問初心之人。
縱入初住。
亦應退轉。
無示現益。
乃至六住。
皆退位故。
何必菩薩。
示此退迹。
答初住已上。
乃至六住。
示現退迹。
實成巨益。
由示退迹。
初心之人。
疾入初住。
升初住已。
任運不退。
豈非益乎。
問縱信位人。
雖務入住。
此人實謂六住必退。
豈得勇進疾入初住。
須望七住已上諸位。
答衆生機宜。
情見皆區。
若謂六住已前實退有。
望七住已上諸位。
縱有此類。
若入初住。
即得不退。
知是權退。
是故唯入初發心住。
以此示現退迹巨益。
問起信所會修多羅說。
何以得知是本業經。
何知。
若是餘經所說。
答彼論既成初住不退。
會通住上退屈所說。
常途經典。
當本業經。
是故諸師。
論所會經。
判是本業。
縱餘經說。
會住上退。
皆與本業。
所說一同。
問本業璎珞經中所說。
為唯權退一途義門。
亦有初住不退義耶。
答本業六住。
既為權退。
既說權退。
必有實退。
實退即是十信之位。
經既分明。
言退分故。
有實退故。
有實不退。
實不退者。
即是初住。
有權退故。
有權不退。
權不退者。
即七住上。
權實行相。
經文炳然。
問實不退等經是何文。
答前所引經。
佛子若退若進者下。
至無惡不造。
名為退相。
十五行九字是也。
以十七宇。
為一行故。
此文之中。
具有實退及實不退。
亦有權退及權不退。
元曉本業經疏上卷雲。
若退以下。
第二簡别。
于中有二。
先就真實義。
以簡退不退。
得入十住。
實不退故。
若利根者。
一劫二劫。
其鈍根者。
乃至十千劫故。
是人爾時以下。
第二寄權教門。
簡不退。
七住以前。
名退分者。
雖非實退。
權言為退。
為怯弱者發勇猛心。
起信論主。
如是判故。
如下釋義品說。
初發心住。
不退轉故。
華嚴經說。
亦如是故(已上)彼經釋義品中。
說信位雲。
亦退亦出。
若值善知識學佛法。
若一劫二劫。
方入住位。
若不爾者。
常沒不出。
住退分善根如上說(已上)指學觀品故雲如上。
如前已引。
經既以信為退分善。
準知。
初住已上。
決定不退轉位。
本業下卷。
釋義品說初住相雲。
佛子。
發心住者。
是上進分善根人。
若一劫二劫。
一恒二恒三恒。
佛所行十信心。
信三寶常住。
八萬四千般若波羅蜜。
一切行。
一切法門。
皆習受行。
常起信心。
不作邪見。
十重。
五逆。
八倒。
不生難處。
常值佛法。
廣多聞惠。
多求方便。
始入空界。
住空性位。
故名為住。
空理智心。
習古佛法。
一切功德。
不自造心住一切功德故。
不名為地。
但得名住(已上)此說初發心住行相。
甚深廣博。
微妙殊特。
具如是等一功德者。
豈有實退菩薩位耶。
何況二住乃至六住。
甚深沖幽。
實德不退。
增勝奇特。
問章主何故不陳本業。
有說初住不退行相。
答經文顯然。
非應初陳。
上依仁王經。
明初住不退。
指十信行。
言不得不退故。
次下引本業經雲。
未上住前。
有此十心。
又引住前信相菩薩。
明知。
章主依本業經。
成立初住不退之義。
即是真實不退義門。
但下為明起信會釋。
引權退文。
此是實不退。
上權退義門故也。
章其行相者下。
文中為二。
初直明行相。
二問答顯勝。
初中亦三。
初地前行相。
二地上行相。
三對前簡異。
初中亦二。
初起信所說。
二梁論所說。
初中亦五。
一證見法身。
二八相成佛。
三受身自在。
四見佛報身。
五順理六度。
今初。
言三賢初位者。
十住下賢。
十行中賢。
十回向上賢。
今舉下賢十住之初。
即發心住。
言少分得見法身者。
于十信中。
一萬劫修。
本業經雲。
佛子是信想菩薩。
于十千劫。
行十戒法。
當入十住(已上)此舉戒學。
如上文說。
十信位中。
具修萬行六度二利。
信位成滿。
方入初住。
先多劫中。
修唯識觀。
根本無明。
翳覆本覺。
本覺随緣。
流變纏縛。
沈倫生死。
輪回六趣。
今向本源。
趣求修入。
十信行中。
深觀有漏妄想諸業。
皆從無明虛夢生起。
無明本空。
漏業都無。
真心之外。
無有别法。
人執漸蕩。
我空稍通。
法空觀解。
亦漸玄妙。
信行成滿。
初入住位。
此時人空觀解。
深理速疾開明。
殊妙幽玄。
真如法性。
法空真理。
漸漸明白。
惑種應滅。
故留不斷。
相似有漏。
不異無漏。
故入住時。
真觀成就。
少分得見人空法身。
我空觀解。
與法空解。
冥契融會。
深奧微妙。
所見法身。
雖是少分。
體性周圓。
無不通遍。
所見用大。
會歸真如。
唯是如如。
及如如智。
契符體會。
甚深寂寥。
起信論發趣道相。
信成就發心中。
說随順真如四種方便。
謂無住離過離癡大願。
皆如法性。
相順真如。
離相而相。
即相無相。
以此離相無念真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