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寬德二年六月說)
師曰。
加持衣印。
右拳小許開四指灑之。
如清淨印。
觀有水。
師曰。
門前香象(或安門内)昔如來在世。
有香象薰大會。
從此已來用香象(雲雲)同月說。
(寬德二年六月九日說)
師曰。
遣除身中毗那夜迦印明。
并辟除諸障印明。
如軌次第。
于彈指拍掌等之次。
(行儀)加持供物之次。
用之無妨。
師曰。
于道場外彈指唱吽。
是驚覺之意也。
如律中彈指之意耳。
(寬德二年六月九日說)
師曰。
加持香水。
先右手取杵。
左拳安腰加持之。
●●●●●三明加持之。
但●●字加持之間。
于水底觀●。
于水上觀●。
三種明各逆順加持之。
或●●之二明唯逆加持之。
謂多是去垢之義故也。
次散杖入水器。
少許右磨唱吽發如常。
但●淨水也。
●水種子也。
百反許加持(雲雲)加持畢杵安本處。
右取散杖灑之(左拳安腰)灑壇上之時。
或時自五色糸下灑之。
或自糸上灑之。
常途行法事也。
師說弘法大師說。
水底●。
水上●觀之。
以阿密裡帝明加持而後灑之。
(同日)
後說曰。
或以●●皆逆加持之。
以●●●逆順加持之(去垢ノ意耳用逆也)師曰。
吽發者遣除義也(雲雲)。
(寬德二年十月十九日說)
後日說雲。
加持香水。
水底●字立觀之。
水上●亦立觀之(雲雲)師曰。
以灑水安左。
是生師傳雲。
加之無異徹耳。
猶是起●●●之文欤。
問。
灑水每時替之耶。
答。
護摩時必每時替之。
灰塵污之故。
但常供養法時。
人師不必替之。
謂之為靈驗水。
謂之香水(雲雲)或文雲。
時時可替之(雲雲)可尋之不慥之。
師曰。
凡顯密二教是一也。
顯教分别諸法相性。
密教其可修方法說也。
以淺事顯深理也。
即是為速證之道也。
彼如加持香水。
●空觀也。
●假觀也。
●●●中觀也。
●不生也。
●●老死也。
即不老不死之義也。
是雲甘露之明。
謂是實相中道不老不死妙藥也。
世間上藥何物如之乎。
凡一切壇場供物。
本尊形像行者身等。
皆是真如一理上。
今以此甘露中道理水彌灑之作其觀念也。
(寬德二年六月)
師曰。
加持供物。
右手取杵逆順加持之。
若胎以不動明加持之。
若金用降三世明。
若蘇用軍荼利明。
阿密利帝若吉利吉利。
(永承三年壬正月)
又加持供物之時。
左右手互取杵。
各逆順加持之(雲雲)人師自爾用意耳。
(寬德二年六月)
灑淨之後加持供物事。
胎不動明。
金降三世明。
蘇軍荼利明。
若總唯軍荼利。
諸别尊法各随其法之意耳。
(寬德二年六月)
師曰。
清淨印三部心印用之。
謂以佛部心印及其明加持次以蓮花部心印明加持也。
次以金部心印明加持之。
掌中觀水右旋灑之。
又親見之。
而為初行者。
右拳少開四指。
觀有水灑之(總印也)其拳大指安掌中。
四指少開也。
悉地軌雲。
其拳四指勿令着掌(雲雲)記雲。
右作拳少許開四輪汲水(雲雲)持明曰。
隻掌中想有水。
灑之。
不必覆掌(雲雲)。
(寬德二年六月說)
清淨印。
右拳微開空如本付掌。
觀有水灑之。
此總印也。
為初行者用之。
今三部心印明。
各以之加持之。
掌中觀有水灑之。
唯右旋灑之。
如總印灑水之勢也。
加持衣印如清淨印拳少許開四指。
大指着掌。
觀掌中有水灑之(雲雲)寬德二年十一月上旬決之。
師曰。
清淨印于掌中觀水灑之(雲雲)。
(寬德二年六月九日說)
唱禮出胎藏界。
謂驚發地神之處雲。
先當為一切如來作禮(雲雲)此即受地一具文也。
先為三寶作體唱名也。
乃至九方便三部被甲等。
乃至持地印等。
皆是受地作法也。
以字燒字以後正是行法也。
故一卷軌(金智)初以字燒字以下出之。
故無受地作法。
别尊之諸法不可必用唱禮也。
隻為世間為莊嚴用之也。
全非其法之意也。
又金界無唱禮。
但是準胎用也。
但禮忏是青龍寺童蒙等例時作法也。
故是别卷書也。
非彼界之正意也(但于金界。
五悔是普賢行願故用之。
又别尊法九方便用普賢行願故也)。
(寬德二年六月)
随行私記并胎記(書合)驚覺真言注雲。
驚三界諸佛(雲雲)師曰。
三界者甚奇也。
即是三部諸尊欤。
若界字誤欤。
可雲三部諸佛欤。
如大日經第四卷。
諸尊菩薩天等真言說已。
如雲此諸佛真言也(或如意輪記雲。
驚覺三千界諸佛雲雲法性房記也)。
(寬德二年六月說)
九方便印。
一一當額禮(雲雲)而發心方便印。
不必爾也。
(寬德二年六月說)
發心方便印。
不必當額禮(雲雲)作禮方便印。
或說舞之後散之也。
而乍九可舞欤。
但不用之煩故也。
發心方便明之次有增加之句。
如戒儀發心之明次如雲今所發心是也。
大日經第七其增加向分明也。
奉請法身方便者。
即是我身之中法身如來奉請之。
或說前勸請方便請轉法輪也。
今奉請法身方便請住涅槃也。
即請佛住世是也(雲雲)其意金剛智一卷軌分明也。
(寬德二年二月二十日)
奉請法身方便有二說(如先日記之。
同五年正月記之已上裡書)又奉請法身方便是請佛住世願也。
其意金剛智一卷軌中分明也(雲雲)。
(同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