殊左邊畫執金剛〃〃(雲雲)底下畫不動使者(雲雲。
此文同立印。
隻雲三尊底下畫不動也。
已上永承元年七月二日)。
(寬德三年二月二十日說)
立軌雲。
又法畫釋迦○右邊文殊童子之形像。
左畫金剛手菩薩微笑形。
放下畫無動(雲雲)師曰。
此軌是佛在須彌頂之時。
金剛手所說也。
即軌文金剛手文殊問答有之。
故畫彼會三尊也。
師曰。
或說上畫三尊。
下畫不動意者。
釋迦即不動尊也。
文殊即右利劍也。
金剛手即左索也。
問。
何故索是金手耶。
答。
隻是配物也。
問。
不動尊頸系帶是雲何。
答。
師曰。
白帶是也。
如雲慈氏軌。
不動三世二明王天衣朱裙璎珞環钏白帶莊嚴取意。
其系白帶由如先日決之(雲雲)。
(永承四年二月下旬)
不動尊所著白帶是給使行者時襟也(嵯峨入寺記)襟(本朝或雲。
多須岐。
順雲。
未詳)襅(日本記千八也。
順雲。
不詳永承元年說)屍佉發者何。
師曰。
發名也。
(永承元年十一月十日)
又屍佉發者。
是頂發耳。
四種身不動尊有四所現身。
謂一釋迦(本)所現不動(迹)即是坐身不動也。
生身釋迦所現。
即底裡三昧耶所說不空聖者是也。
即不空聖者明并十四中初索印。
是印明也。
二大日(為本)所現不動(為迹)即是法身不動也(大日)經所說不動即是也。
彼經所說不動是也。
彼經所說慈救明并刀印。
是其明印也。
三除蓋障(本)所現不動(迹)即初住位不動也。
熾盛佛頂經除蓋障所現不動是也。
除蓋障者。
除初住分之障蓋三昧之名也。
故以之配初住耳。
即彼佛頂經所說明并心印是也。
四金剛手(本)所現不動(迹)即是等覺之位不動也。
立印執金剛手所現不動是也。
即等覺之位金剛手。
一切義成就菩薩所現不動故也。
即彼軌所說火界明并其印(謂台藏諸會中不動印也。
故十四之諸會中初索印也)是也。
謂是不動尊有生身法身初住等覺之四身也。
而其體是一也。
唯是本有四耳。
(長久三年九月中旬)
師曰。
不動有生身法身(大日)初住等覺之四種示現之身。
各有印明。
謂生身者。
底裡三昧耶所現也。
即不空聖者真言也。
印十四之中初根本印也。
法身者大日經所說。
即慈救真言也。
印刀印是也。
等覺者立印是也。
即火界咒也。
印如胎藏也。
初住者熾盛佛頂經中真言也。
即立印軌中心咒也。
印心印即無所不至(雲雲)師曰。
四種種子即四方種子欤。
可尋之。
阿字有不空聖者真言之中。
今三種慈救中有也。
阿尾舍等事。
師曰。
軌所說諸阿尾舍等事。
皆得先承事之後事也。
故底裡三昧耶法給之(雲雲)後日說在之(如寬德二年四月下旬記文)但金剛童子法十一面法。
不必得先承事法可有成就欤。
師曰。
阿尾舍者遍入義也(雲雲)便即阿尾舍(雲雲)何。
師曰。
遍入也。
凡今所言皆是得先承事法人事也。
不爾人者不可有事也。
如前說最初承事法(雲雲。
上文雲。
已成初行滿雲雲雲何)。
(寬德三二二十)
師曰。
偈最初雲法是也。
立印軌所言最初承事者。
即是四種念誦之中持誦法也。
即是漸深之。
(長久三年二月)
問。
立印等軌何故隻出第二先持誦。
不雲第一意支耶。
答。
凡意支念誦是一切行者。
必定先可有之理極成不疑。
故唯限反數。
先持誦法出也。
諸軌出先持念誦法等準知耳(或軌雲。
百萬反。
或雲。
洛叉。
或雲若千反寸皆是也)師曰。
軌雲。
無邊如來奉事是不動尊者。
是從過去久遠已來。
十方恒沙如來以此不動三摩地門。
為初發心門已成正覺。
故雲無邊(雲雲)軌次文雲。
複有六十恒沙俱低如來。
皆蒙教示成正覺者。
大日如來(今日釋迦也)從久遠實成已後。
彼此大日不動三摩地門為發心門成佛也。
故有限數。
故軌文上下二文簡别(雲雲)凡大日諸三摩地門其數非一。
或四佛四菩薩。
乃至最外毗那夜迦荼吉尼等。
乃至十佛刹微塵數眷屬。
一一皆三摩地門也。
故十方如來。
或以荼吉尼三摩地初入門成佛。
或乃至以不動三摩地為初入門。
以一不動三摩地為初門成佛人。
十方三世猶以不可量。
況胎藏五百餘尊乃至十佛刹微塵數三摩地門。
一一門幾許佛乎軌雲。
無邊如來奉事是不動尊○複有六十萬恒河沙俱胝如來。
皆蒙示教得成無上正等菩薩(皆是金剛手說也)問上雲無邊如來(雲雲)下雲六十萬俱胝(雲雲)何故上下二文有差别乎。
師曰。
初無邊如來者。
謂從過去久遠無量已來。
以此不動三摩地門為初入門。
奉事此尊登覺位者無量無邊也。
故雲無邊如來。
不雲限量也。
次六十萬恒河沙等者是已有限量。
謂今此教主釋迦如來大日也。
為首從久遠成道已來五百塵點卻之間。
有六十萬恒河沙等如來。
複依此不動三摩地門入覺位者之數也。
故有齊限耶。
(寬德二年十月二十二說)
金剛心菩薩登正覺之時。
蒙不動明王加持。
速登覺位事(見義釋)
殘食事
立印名等(皆有别記之)(立雲殘食。
使(雲雲)上分(雲雲)會雲。
分上分置之不食殘之也。
二說相違何)。
(長曆四年九月三十日說)
供養殘食事以缽殘飯可供之也。
但或說恐餘殘故先穿以底供之。
又使者法中以上分供之(雲雲)。
四臂不動事
(永承元年七月二十日)
四臂不動是雜類之主也。
二臂是如來使者也(雲雲)。
(寬德三年三月二十日)
立印軌中使者即現等。
即是不動使者也。
非二使耳根本咒事立印軌以火界咒為根本印咒。
其印有二說。
謂胎藏諸會之中不動印是也。
一十四根本印初索印是也。
一謂此軌意以此索印為根本印。
彼火界明印謂也。
故用之。
使軌有别根本明。
又以不空聖者明為心真言也。
底裡軌以不空聖者為根本明也。
問。
立軌雲。
數滿十萬反等(雲雲)使雲。
一時秘密等(雲雲)抑是指何咒耶。
師曰。
自古尋争所也。
而師傳隻用慈救明皆宛念誦。
護摩等事。
謂彼諸軌所出真言甚句字多煩故也。
故然和尚說慈救是世共所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