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四十帖決卷第八

首頁
    印事又使者法雲。

    以右手無名指小指掘大母指。

    直申頭指中指于額上。

    而眉間垂頭指中指向下。

    漸向發際引之向上。

    師曰。

    其風火指如刀印勢。

    而于兩眉間風火二指端垂向下。

    以風指二節初節直當額。

    猶順額豎理文當之。

    而直引上之至發際耳(永承元年七月二十日)。

     底裡三摩軌下雲○作此已○落飛鳥。

    能令一切泉池枯竭。

    獲得此已亦能團風而為一團(雲雲)師曰。

    息障品意雲。

     遇水風等此難觀之等(雲雲)今軌中具說此事也。

    今如是落飛鳥竭泉池等(雲雲)成就得後可觀團風也。

    不爾人不可用。

    後息障品意也(雲雲)此文甚妙也(雲雲)後日檢息障品疏文。

    與底哩哩軌文同也。

    又底裡三昧耶法者。

    謂濕哩底方大日如來之三昧耶形故雲爾也。

    師雲。

    底哩〃〃軌中諸木等梵名。

    而其文尋始末不得之。

    是即亂脫也。

    謂題奧批文如可有之亂脫。

    此中出之也。

    又立印軌不載(梵本阙秘事也)(雲雲)底哩三昧耶中皆出之(或有别本巳上寬德二年說)。

     八千牧事不動初行法者。

    菜食滿十萬反。

    謂先立壇塗爐如常。

    而日日三時向爐念誦滿數反。

    反數了後護摩。

    一日三時以苦練木為乳木。

    八千牧分三時護摩。

    又設供養又斷食。

    若三日三時許護摩。

    其十萬反計也。

    七日許可滿其數欤(寬德二年六月九日大原記說雲雲)。

     問。

    立印雲。

    唯除十地大菩薩等(雲雲)可見。

    若爾者何故大威德軌雲消融十地菩薩耶。

    答。

    師說雲。

    今唯除十地者。

    别圓二教意也。

    此十地菩薩皆分破無明顯法身理。

    故非燒融破碎之境凡真言門意以葉心明道心為事心明道者。

    即初地初住斷無明之位也。

    故非破壞燒融之境也。

    但或處等覺。

    皆有無明住地。

    謂乃至等覺最後品無明也。

    故付具無明邊雲燒融也。

    故二處文各據一義并不相違。

    但大威德軌十地者。

    即通教十地菩薩也。

    即此等皆為智火被焚燒也。

    其智火者即界内智火也。

    即大威德第六識智火也。

    故通教菩薩被燒也。

    九識中第六識在界内(雲雲)師雲。

    五大尊即九識五智所現也。

    不動尊第九識(法界性智)降三世第八識(大圓鏡智)軍荼利第七識(平等性智)蛇為璎珞者。

    我癡我愛我執我見等四種我慢蛇也(如别決古決也)大威德第六識(妙觀察智)金剛夜叉前五識(成所作智)面有五眼者表五識也(雲雲)。

     四尊(二十五) 五大尊曼荼羅等(三本)降三世聖主宰者何。

    吽迦羅者何義耶。

    師曰。

    或雲。

    吽迦陀野可尋。

    首依真實王者何。

    或說雲。

    依金界堂内作法(雲雲)何禮(佛)淨(三業)合縛摧(自他清淨句金剛縛)入閉(開心門遍入)普賢印(金界ーー三摩耶三摩耶)按心稱(大三摩耶)本誓悅(極喜三摩耶)已。

    又誦此摩诃?魯馱薩怛縛唅(已上文)此文心何。

    又此真言有何意耶。

    又其印何十四印如寶灌(雲雲)或說四佛灌頂也(雲雲)何。

    髻甲二拟系(雲雲)或說髻甲也。

    印(如金色)明雲(如文)何。

    拍掌同金剛(雲雲)何。

    即入三摩地(雲雲)(或雲。

    入定谛觀心何字成月成日生五智杵雲或道場觀也)加三昧身(雲雲)或雲。

    本尊并諸佛也。

    吽迦羅印(雲雲。

    降三世心巳上四佛)次寶。

    次法。

    次業五佛大日用等(雲雲)次五佛灌頂也。

    寶用金剛寶。

    餘二準知之(雲雲)(法業雲何)唯現于拟叱(雲雲)心何。

    又前觀智身。

    自心流阿字(雲雲)心何。

    生己悅我是也(雲雲)何(或極喜(一)拍掌(二)鈴(三)雲雲何)又大誓世尊即召滿空佛入金剛鎖悅。

    又稱明顯言(雲雲)何。

    即四印加持。

    又示羯磨印滿月已五灌等(雲雲)何。

    又四加示誓(雲雲)何。

    旋時誦是鈎(雲雲)何。

    又見自心月金剛。

    具五峰中有所持明。

    流射金剛火(雲雲)何。

    何故雲。

    根本真言持。

    或摘枳王耶。

    以本法四印四處制開之(雲雲)何。

    又以真實王四印制開之(雲雲)何。

    四禮五向者何。

    師曰。

    五向者五悔也。

    向者第五回向也。

    即以第五為名也。

    降三世異本軌是一印法也。

    其一印者彼金界印欤。

    又置法界者●字欤(已上長久二年九月中旬)。

     (同四年九月九日參丹州池上禦房雲雲) 降三世者如義釋。

    又以五胎為三摩耶形(雲雲)。

     (同三年四月上旬說) 師曰。

    降三世降伏第六天摩。

    于須彌頂不動降伏也天大自在。

     即以法界生真言為蘇息(雲雲)第四禅即見疏文(雲雲)或人雲。

    大自在有後者。

    準定惠意也。

    強不可雲爾矣。

     (長久四年九月ー) 降三世印二拳以右安左腕。

    楞以右?入左地水間鈎結地也。

    而二風立之臂結上下五處用之。

    生師說。

    有結印作法。

    随吽字以拳安左右乳上等也。

    今不必用之。

    直結印可也。

    其随吽結印法不見本文也。

    本軌并金軌等皆不說之。

     (永承元年十一月十日說) 降三世印随吽結事(雲雲)。

     (同二年三月十九日說) 摘枳王者。

    隻是諸尊忿怒名也。

    如雲世天真言末也。

     師曰。

    降三世五重法界大底見縛法次第耳(雲雲)。

     軍荼利軌。

    問。

    何故修阿閦禮耶。

    師雲。

    金剛薩埵有多眷屬。

    軍荼利其一也。

    又軍荼利木是金剛薩埵所生也。

    故今此軍荼利儀軌是金剛部軍荼利儀軌也。

    自古師說雲。

    有五部軍荼利(雲雲)今此軍荼利與寶部軍荼利同印真言也。

    故可想同尊欤。

    但随本此軌中修阿閦禮。

    并寶車送阿閦國也。

    問。

    此軌十指千度名從左手起何。

    答。

    殊無妨。

    是一說也。

    但今軌回文有之。

    是又回文欤。

    問。

    佛部三昧部印二頭指何。

    答。

    師說二頭指付中背節上。

    但至文者得意者有意樂。

    人故可随師說也(十八道準之)問地結印二大指何。

    答。

    師說付地左右掣之。

    但此軌文但針地(雲雲)故左右在人意樂耳(十八道準之軌雲。

    欠字變)成毗盧遮那如來下(雲雲)菩薩勝印者(智拳印是也)。

     (永承三年十一月說同之) 問。

    何故翻名耶。

    師曰。

    瓶欤。

    即甘露瓶水也。

    以此印除降毗那夜迦等也。

    又?伽名平等性智(雲雲)平等即南佛也。

    故義通問。

    此軌十度名從左手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