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行林第一

首頁
    抄(矣)。

    白蓮花。

    經雲。

    釋迦來膩沙绀青鬘眉間白毫光照東方八萬。

    身相黃金色。

    左定結拳印。

    右慧開外方屈無明小指叉中頭大指。

    跏趺左押右垂下。

    右輪被服袈裟衣。

    住彼而說法。

    三昧衆圍繞各護持經者(雲雲)。

     圖雲。

    黃色當心作說法相印。

    着赤色袈裟坐蓮花(雲雲)。

     一巧能。

     大日經第二雲。

    時釋迦牟尼世尊入于寶處三昧(雲雲)。

    義釋七雲。

    由此三昧故如來出現于世。

    以如來出現故則有無量無邊五乘法寶。

    悉皆出現。

    猶如轉輪王正住時世間種種伏藏自然開發。

    又如諸寶山無所不有。

    随諸衆生有信手者。

    則能自恣取之。

    法花經化城喻品。

    此中當廣說也。

     釋迦文法雲。

    金剛手菩薩曰。

    毗盧遮那佛言。

    我見色身戴大寶冠。

    冠中現五佛。

    标非因非果。

    處大月輪。

    住于虛空。

    常寂光處恒說金剛秘密之教。

    聲聞緣覺所不能知。

    或居蓮花台上。

    現報佛身。

    更說金剛一乘法界唯心無上秘法等。

    依内證之德常見常聞。

    唯諸新發者迷惑不解。

    唯願世尊随衆生意而作利益。

    佛若許可我欲演說。

    如來應現釋迦牟曩曳法。

    為諸愚人得佛惠故。

    唯願如來随機說法開方便惠。

    令諸衆生示真實相。

    悟金剛乘入阿字門○毗盧遮那言。

    善哉普賢能知我心○我于昔時修三昧密門證。

    執金剛(乃)。

    坐金剛妙菩薩。

    座降伏衆魔成等正覺。

    從是以來。

    經于多世而諸衆生由宿福故。

    雖會我前。

    随機得見佛根得聞。

    如汝見我于色界頂第四靜慮。

    成等正覺。

    即下蘇彌盧頂。

    于金剛大因陀羅壇。

    一切如來請轉法四種輪。

    一一輪中各有三十七聖者。

    住悲愍三昧。

    降衆天魔。

    令入正見。

    今正是時。

    更欲演說大乘上上秘法。

    然後當歸圓寂之道。

    如來秘密神通之力。

    無智人中。

    勿妄宣傳(雲雲)。

     又雲。

    于時金剛手○而說是法○若住此法。

    所須皆成。

    不轉此身見佛色身。

    生生世世離諸惡趣。

    常得興法。

    利生之德。

    疾證○菩薩。

    随根得成。

    若求仙果。

    佛現瞿昙仙而為說法。

    若求大乘普現身而為說法。

    漸漸誘彼令入佛道(雲雲)。

     智證大師在唐記雲。

    問大日與釋迦為一為二否。

    和尚答雲。

    本來一佛無有二體。

    但約機見似有其别。

    儀軌上缽索心藏等印。

    皆是大日尊一身上事也。

    更無别異(雲雲)。

     已上大日經中。

    釋迦真言時念行儀畢。

     集經所說釋迦真言持誦法則。

     一支度。

     曼荼羅(如經)。

    壇脅機。

    燈台。

    禮盤。

    蘇密。

    燈油。

    壇供。

    壇敷。

    大幕。

    敷設新器等(如常)。

    幡。

    造敷。

    鈴。

    帶。

    珮。

    鏡。

    寶瓶五(各受所無風?)。

    燈九。

    盞彩帛。

    香(蘇合。

    龍腦。

    麝香。

    郁金。

    沉水。

    旃檀香。

    安息。

    勳陸。

    白膠)。

    五谷(大麥。

    小麥。

    小豆。

    稻谷。

    胡麻)。

    白芥子。

    淨衣三具(上下俱黃不宜新色雲雲。

    二具亦得雲雲)。

     右支物等。

    見經文委可沙汰之。

     一起首時分等(如上)。

     一行法(依蘇悉地)。

     依私師說。

    案廣攝不動意雲。

    就一尊持明者行法有四種别一先用通法。

    次本法加之。

    若有法所不說者當用通法而備足之。

    蘇悉地經供養品雲。

    若本法中。

    有如是等金剛牆等真言。

    重應結之(雲雲)。

     二。

    檢三藏所撰諸儀軌等。

    若有本法直用本法。

    本法所缺補以通法。

     三。

    或時直用通法。

    不用本法。

     四。

    或時直用本法不用通法。

    今随易行用第二意。

    若據經意用彌善(雲雲)。

     私雲。

    今見集經中。

    此佛之法護身結界等。

    用蘇悉地。

    故知此中所缺以彼行法而可備足之。

    丹州地上私記依悉地通法。

    仍任其次第注行法首尾。

     先淨手漱口。

    次加持衣。

    次着衣。

    次淨三業。

    次三部被甲(已上房内作法)次入堂。

    淨三業。

    禮佛。

    着坐。

    塗香。

    灑淨。

    次加持供物(乃至)。

    光澤。

    開白·神分等。

    供養文。

    次唱禮(本記無之私加之)。

     南無清淨法身毗盧遮那佛。

     〃〃圓滿報身盧遮那佛。

     〃〃千百億化身釋迦牟尼佛(三反。

    可加大曼荼羅生句)。

     〃〃佛眼部母菩薩摩诃薩(或可雲怛他誐多作乞刍菩地薩怛波耶摩诃) 〃〃 〃〃諸大菩薩摩诃薩衆。

     〃〃聲聞緣覺一切賢聖僧。

     〃〃阿缽羅爾多等諸大明王冒地〃〃〃〃 〃〃大小自在〃〃〃〃 〃〃三部〃〃〃〃 次驚覺(乃至)。

    發願(雲雲)。

    次三部被甲(乃至)。

    金剛牆。

     次道場觀。

     記雲。

    觀想前地結上方隅内有大海。

    海中有寶山。

    山上有師子座。

    座上有寶蓮花。

    花上有寶樓閣。

    懸以缯幡。

    上有寶傘覆。

    矜羯尼網而莊嚴。

     次三力偈。

    次虛空藏普通供養印明。

     次觀尊(用定印)。

     觀想曼陀羅中心有寶蓮花台。

    〃上有月輪。

    輪上有●婆字。

    字反成大缽。

    缽變成釋迦如來。

    住說法印。

    具四八相。

    三部聖衆圍繞(雲雲)。

     私雲。

    雲觀曼荼羅可依經文如下抄之。

     次寶車辂(想七寶車辂送靈鹫山)。

     次請車辂(羯利沙也句下可加釋迦牟尼曳醯呬之句)。

     次迎請聖衆(記三部心印明皆用之。

    私雲。

    法雲。

    勸請奉送依如來部雲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