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行林第二

首頁
    藥師法。

     一支度。

     注進。

     藥師禦修法一七個日支度。

     壇一面(可有爐桶)。

    燈台四本。

    脅機二腳。

     禮盤一面(可有半疊)。

    名香(沈。

    白檀。

    郁金。

    龍腦)。

    蜜。

    白布一端二丈(壇敷并佛供覆料)。

    芥子袋。

    五色糸各二分長一丈。

    大幕一帖。

    壇供(如常)。

    燈油(如常)。

    小桶三口(阏伽神供等料)小扚三柄。

    折敷三枚。

    呂子一覆。

    長櫃一合。

    淨衣。

    阿阇梨。

    伴僧。

    承仕二人。

    驅使四人。

    見丁二人(已上淨衣人供如常)。

    敷設雜器等(如常)。

     右注進如件。

     年月日。

     修一佛法時支度大略如右。

    但依陀羅尼集經意者。

    五色大幡四十九燈等可有之。

    仍師匠雲去保延四年七月六日一院禦祈。

    于中堂被修一佛法之時具大幡等。

    若可具之者可注載。

    本願藥師經十二卷。

    大幡一流(五色。

    長四十九磔手)。

    七層輪燈一基(四十九燈料)。

    切燈台三本(讀經料)。

    經機三前。

    油五鬥二升五合(四十九燈七個日料。

    日别七升五合。

    壞别五勺定)。

    放生(四十九頭。

    七日之間三個度)。

     右大播等随時早晚。

    依施主形勢可出之耳。

     裡書雲。

    起首時分(總)五種護摩相應時節(總)向方(總)名香(總)五種護摩印(總)三摩波多(總)尊形(已上)。

     注進。

     藥師供一七個日支度。

     壇一面(方三尺五寸)。

    半疊一枚。

    燈台二本。

    名香(郁金白檀)。

    酥。

    蜜。

    壇敷布一端。

    五色糸各少〃。

    佛供(如常)。

    燈油(如常)。

    小桶二口(各可加杓)。

    折敷二枚。

    淨衣。

    阿阇梨。

    承仕一人。

    驅使一人(已上淨衣人供如常)。

     右注進如件。

     年月日。

     結線事。

     人人支度多不載之。

    用否在意欤。

     一起首時分。

     大日經具緣品雲。

    遇良日辰定日。

    時分宿直諸執。

    皆悉相應。

    于食前時值吉祥相。

     義釋雲良日辰者。

    謂作法當用白分月。

    就中一日三日五日七日十三日皆為吉祥。

    堪作曼茶羅。

    又月八日十四日十五日最勝。

    此常念誦。

    亦應加功也。

    定日者。

    西方曆法。

    通計小月合當何日。

    若小月在白分内者。

    其月十五日即屬黑分。

    不堪用也。

    又曆法通計日月平行度。

    作平朔。

    皆合一小一大。

    緣日月于平行中。

    又更有遲疾。

    或時過于平行。

    或時不及平行。

    所以定朔。

    或進退一日定望。

    或在十四日。

    或在十六日。

    大抵月望正圓滿時。

    名為白分十五日。

    月正半如弦時亦為八日。

    但以此準約者。

    即得定日也。

    時分者。

    西方曆法晝夜各有三十時。

    一一時别。

    有名号。

    如晝日即量影長短計之。

    某時作事則吉。

    某時作則兇。

    某時中則平。

    各〃皆有像類。

    言宿直者。

    謂二十七宿也。

    分周天。

    作十二房。

    猶如此間十二次。

    每次有九足。

    周天凡一百八足。

    每宿均得四足。

    即是月行一日程。

    經二十七日。

    即月行一周天也。

    依曆算之。

    月所在之宿。

    即是此宿直日。

    宿有上中下。

    性剛柔躁靜不同。

    所作法事亦宜相順也。

    諸執者。

    執有九種。

    即是日月火水木金土七曜及與羅睺計都。

    合為九執。

    羅睺是交會食神。

    計都正翻為籏。

    籏謂慧星。

    除此二執之外。

    其餘七曜相次直日。

    其性類亦有善惡。

    如梵曆中說。

    食前時者。

    晝夜各有三時。

    食前可作息災。

    暮間可作增益。

    夜可作降伏事也。

    入曼荼羅灌頂。

    與息災相應。

    故雲食前。

    值吉祥者。

    謂作法時。

    或地上或雲中有色聲等種種異相○(雲雲)。

     蘇悉地經分别悉地時分品雲。

    我今解說吉祥成就時節。

    行者知已尋求悉地。

    謂時節者。

    八月臘月正月二月及四月。

    此等五月十五日。

    應作上成就。

    亦當作扇底迦亦即此五個月黑十五日。

    應作中下二成就法。

    亦應作補瑟征迦事。

    阿毗遮魯迦事。

    于月蝕時。

    成就最上之物。

    于日蝕時。

    通上中下成就之物。

    或一日三日五日七日十三日。

    應作成就諸一切事。

    最上成就。

    應取上宿耀時。

    然諸宿中。

    鬼宿為最上。

    若作猛利成就。

    還依猛利宿曜時等。

     又雲。

    十二月一日至十五日。

    于其中間。

    應作一切成就。

    或取本尊指日。

    或諸月中白黑十三日。

    于初夜分。

    下成就時。

    于中夜分。

    中成就時。

    于後夜分。

    上成就時。

     疏雲。

    若不知時節。

    辄爾修行者。

    違世道理。

    神祇不感。

    凡世間森羅本則勝義。

    若違差别勝義亦難。

    故仁王般若雲。

    有無本自二。

    譬如牛二角。

    又雲。

    于解常自一。

    于谛常自二。

    了達此一二。

    真入勝義谛。

    準思可知○。

     所言八月臘月等者。

    然東夏西天。

    相去遙遠。

    指用時候。

    有其不同。

    今引諸文。

    略詳定之。

    ○良贲法師釋仁王經。

    初年月八日。

    文雲。

    初年月八日者。

    此方四時。

    時各三月。

    皇唐禦曆。

    建寅為正。

    西國三際。

    際各四月。

    寒際之首當十一月。

    即同往古建子為正。

    黑半标元。

    二十三日即初八矣。

     南荊州沙門無行在天竺國。

    緻于唐國諸大德書雲。

    中國安
上一章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