遍知院。
依佛部别行可修此尊法。
其行法者勘修行法委可見之曼陀羅前都法相異)。
持誦不同雲。
二佛部别壇(名如來曼陀羅亦名佛部曼陀羅)。
若别作者則遍知印為内院。
三三昧耶乃至一切法平等開悟三十印諸尊為次院。
世天為外院。
五種事雖改壇形。
而其中諸尊座等各依本也。
随樂安中及作五事(雲雲)。
佛部别壇中台有二文。
一準不動壇釋可安九尊。
二準諸壇例安部主。
第二重有二文。
一依大悲壇釋以三部眷屬為第二重。
二依佛母壇以大日諸三昧為第二院(雲雲)。
依小法行之者(一尊持明者行法是也。
可依随行法。
其曼荼羅可就佛母别壇作法雲雲)持誦不同雲。
七佛母别壇(名佛母曼荼羅。
亦名虛眼曼荼羅。
亦諸佛菩薩空母)。
若别壇者準亦三重中台。
準為二例第二重亦準為二例準前知之。
虛空眼為中台。
大日尊諸三昧為第二重。
世天為第三重。
右四壇法。
但示梗概。
委曲難盡。
貴在得意。
予雖管見頗有禀承。
愚暗之士定側自欤。
随行法則如何。
在谷私記。
是随行欤。
如左所出。
驚覺。
九方便。
發願。
入佛三昧耶。
法界生。
轉法輪。
被甲。
啰字觀。
無堪忍。
驚發地神。
召請地天。
地神持次第。
灑淨。
受地偈持地。
覽字觀。
五輪成身。
念滿足。
燒淨器界。
外五輪。
大海。
金剛手持花。
十二真言王。
花藏道場觀(在别)。
三力偈。
普供養。
大輪壇。
五色界道(在别)。
觀曼陀羅(在别)。
治路。
成不動。
鈴杵。
召請。
辟除從魔。
示三昧耶。
阏伽。
花座。
無堪忍普護。
五供養。
普供養贊。
佛眼印明。
金輪印明。
七曜印明。
八大菩薩印明。
八大金剛印明。
内四供。
外四供。
四攝印明。
加持念珠。
入定。
本尊印明。
正念誦。
入定。
本尊印明。
五供養。
普供養贊。
阏伽。
振鈴。
解界。
示三昧耶。
禮佛。
奉送。
入佛。
法界。
轉法輪。
被甲。
九方便。
随方回向。
出堂。
作善。
依儀軌意。
已上谷記了。
于壇上有●字而作大圓明月輪。
于輪中有●字作三層八葉大白蓮花。
以用衆寶嚴膳。
于花台有●字。
等虛空不可得。
字門放白色大光明。
字變成佛眼印。
印形法界體無有邊際。
一切如來在印内無有間隙。
佛眼印變作佛母。
如來之相。
兩目微笑。
住于定印。
身色如素月。
寶冠輪鬘寶花天帶膳首谷綱。
妙衣服衆寶珠璎珞五色花鬘索微妙。
莊身相好無比光明熾盛。
從一切支分出生十凝誐沙俱胝佛。
一一皆作禮敬。
本所生一切佛母。
于刹那間化作一字頂輪。
皆執輪印。
内院八葉于如來前葉。
有一切佛頂輪王。
右旋。
日月火水木金土等七曜使者圍繞莊嚴。
中院八葉于頂輪王後。
有金剛手菩薩。
右旋。
妙吉祥菩薩虛空藏菩薩慈氏尊菩薩觀自在菩薩地藏菩薩除蓋障菩薩普賢菩薩各執本标幟。
第三院。
八葉于金剛手後。
有三世金剛明王。
右旋。
焰慢德迦金剛明王大笑金剛明王不動尊金剛明王步擲金剛明王。
于次院外四隅内四供養。
次院外供四攝。
皆執本标幟。
戴師子冠。
妙相光明璎珞莊嚴皆悉具足。
坐月輪蓮台。
及八大外護者圍繞莊嚴(本尊觀也)。
次住法界定印。
入于觀門于我心蓮台上有●字。
諸法本不生無漏智種子。
菩提心月輪本來自性清淨。
光明熾盛。
從月輪●字湧出等虛空不可得。
字門放白色大光明。
字變成佛眼印。
印漸漸舒展遍大虛空界。
虛空所有一切如來。
在于印内佛眼印。
還成我身量一切如來集會。
我佛眼印身如胡麻油無間隙。
佛眼印變成佛母如來之身兩目微笑。
住于定印。
身色如素月。
寶冠輪鬘寶花天帶莊首谷綱。
妙衣服衆寶珠璎珞五色花鬘索微妙嚴身。
相無比光明熾盛。
坐于大圓明輪中。
三層八葉大白蓮台。
從一切支分出生凝誐沙俱胝佛。
于刹那間。
一時化作。
一字頂輪王。
皆執持輪印。
内院八葉于我前葉。
有一字佛頂輪王。
手持八輻金輪。
右旋日月火水木金土七曜使者圍繞侍立。
中院八葉于頂輪王後有金剛手菩薩。
右旋妙吉祥菩薩虛空藏菩薩慈氏菩薩觀自在菩薩地藏菩薩除蓋障菩薩普賢菩薩各執本幖幟。
第三院于金剛手菩薩後。
有降三世金剛明王。
右旋。
有焰慢德迦金剛明王大笑金剛明王大輪金剛明王馬頭金剛明王無能勝金剛明王不動尊金剛明王。
步擲金剛明王。
又于次院外觀八大供養及四攝等使者。
皆執本幖幟戴師子冠。
妙相光明璎珞莊嚴。
皆悉具足坐蓮花月輪(已上自身觀畢)。
已上二觀丹州記也。
此書師本無題名。
若是上私記所可觀曼荼羅在别者即是欤。
問。
道場觀在别者如何。
答。
如常可見觀之欤問。
依胎藏者四攝八供不可有欤如何答。
現圖中有之。
設雖依胎藏何除之哉。
況誰謂胎藏中無四攝八供乎。
青龍說蓮花部曼陀羅中雲。
蓮花燈塗香四攝内供養(雲雲)。
玄法本同之。
問。
瑜祇經雲。
八大菩薩如理趣經(文)。
見丹記八菩薩列名。
依八大菩薩曼陀羅經如何。
答。
未聞師說。
但私案之。
理趣經所說與八大菩薩曼荼羅所說。
隻是一揆不可異解。
彼八大菩薩曼陀羅經雲。
曼陀羅是通法欤。
更問明近矣。
先房中作法。
次上堂(乃至)啟白等。
次唱禮三身。
南無大曼陀羅主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