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如下:
一、吃出健康。
吃本來是為了生存和健康,但有的人吃得不當,吃得太多發胖了,吃得太偏易産生諸多疾病。
尤其現代人多數都是重口味,吃得太油、太鹹、太辣、太甜等,都對身體無益。
所以現在也有人提倡健康飲食,主張少油、少鹽、少糖,甚至少油炸等,并改以生機飲食,或是隻吃熱水氽燙的蔬菜,以清淡為主,盡量減少發胖的卡路裡,可以說現代人重視吃得健康,已經成為時尚了。
二、吃出品味。
現代人有的吃喝無度,暴飲暴食,不僅浪費金錢、荒廢時間,甚至誤時誤事,傷害身體。
有的人吃得太殘忍,例如活吃魚蝦等,乃至猜拳行令,吆喝呼喊,吃得杯盤狼藉、失儀失态。
所以,如何吃得有品味、吃得有文化,也不能不注意。
三、吃出滿足。
有的人每天大魚大肉,但還是吃得不滿足。
吃了豬肉牛肉,又想吃魚蝦等海鮮;吃了蒸炒炖煮,又想燒煨煎烤。
吃的花樣不斷翻新,但是自己還是吃得不滿足,甚至吃出無邊罪過,自己并不知道。
與此相反,有的人三餐粗茶淡飯,菜根也是香的,青菜蘿蔔都是珍馐美味。
一盤泡菜,一碟醬瓜,也能吃出滿腔的歡喜、滿心的滿足。
就像客家人,你問他:“吃飽了沒有?”他都回答:“我足了!”可見吃飽與否不稀罕,吃得滿足才重要。
四、吃出藝術。
吃,不是吃金錢,不是吃甘肥,不是吃虛榮,不是吃排場,最重要的,要吃出藝術來。
以茶泡飯,就是一道美食,不過需要注意的是,要用冷茶熱飯,或是熱茶冷飯,才能泡出茶飯的味道,才吃出茶飯的藝術。
或者姜鹽炒飯,所費不多,隻要能用心把飯炒得膨脹豎立,各自分開,則鹽的美味,姜的香醇,外加一杯熱茶,就是人生最大的享受。
因此,懂得從樸素的生活中享受人生,就是懂得吃的藝術。
中國的美食,燒餅油條,聞名全世界,直到現在,許多海外遊子,在他鄉異國數十年,你問他最想吃的是什麼,他的答案就是“燒餅油條”。
因為藝術的吃法曆久不衰,經得起時間的考驗,所以,吃不一定要花很多金錢才能吃到美食,隻要肯動腦筋,“簡食”必然是最佳的健康飲食。
吃什麼
“吃”是萬物生存的要件,樹木花草要喝水,蝴蝶蜜蜂要采蜜,乃至蚯蚓吃泥土、魚蝦吃水藻、飛鳥吃昆蟲、牛馬吃牧草等。
可以說,萬物都要吃,才能存在。
尤其陽光、空氣、水,更是人生三件寶,也是萬物生存的共同條件。
除此之外,鬼神、仙人等各類衆生,他們又是吃什麼呢?
一、鬼神吃祭品。
世間,胎卵濕化等有情衆生都要吃,其中化生的神鬼就是吃祭品。
台灣拜神祭鬼的風氣很盛,不但神廟到處林立,香火鼎盛,一般民衆每年七月,更以三牲祭品來拜好兄弟,也就是祭鬼。
人類以為自己的一切不是被神操縱,就是給鬼挾制,因此人人敬神怕鬼,每隔一段時日都要以祭品來跟神鬼溝通,于是神鬼就與祭品分不開了。
二、仙人吃靈氣。
神鬼之外,還有一種被人稱為“神仙”的精靈,如道家崇拜的“仙道”,除了八仙之外,還有很多活神仙。
他們或居天上,或居雲端,他們吃世間的靈氣,所以道家講究煉丹。
仙丹一粒,可以維持百千萬年的壽命。
南極仙翁等仙人,就這樣道骨仙風地流傳在人間。
三、凡夫吃五谷。
凡夫就是人類,人類大都以五谷為食,有的吃稻米,有的吃麥面,甚至大豆、高粱及各種菜類,所以一般務農之家,都希望五谷豐登,能讓人類豐衣足食。
人類要靠五谷維持生命,但是生病時,又說:“人吃五谷,怎能不生病?”可見“吃”讓人生存,也給人帶來麻煩。
其實,人類也不隻是吃五谷,遇到災荒時,樹皮草根也有人吃,平時更是天上的飛鳥、河裡的遊魚、地上的豬牛雞鴨都吃,甚至還要到森林裡打獵,捕殺一些山羊野兔。
人類之好吃,千方百計,無所不吃,怎能不吃出災禍來呢?
四、動物吃同類。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動物就靠互相殘殺、互相掠食維生。
動物的世界,弱肉強食,美其名曰“生态平衡”,但實際上是“生命要靠殘殺,才能生存”,良可慨歎!
五、貪官吃民财。
貪官當然是人,也是動物,他們除了什麼食物都吃以外,還吃錢财。
所謂“民脂民膏”,貪官壓榨人民,可以說無所不貪、無所不吃。
一些升鬥小民,三餐困難,但遇到貪官,即使節衣縮食,也要孝敬。
我們看一些野獸吃了同類,還将骨頭吐出來,但是貪官吃下的民脂民膏,連渣滓都不吐一點。
當然,好官主政,勤政愛民,自能增加人間的善美。
但是萬一貪官當道,人民生活暗無天日,那就是無盡的夢魇了。
六、禅者吃法味。
“民以食為天”,非但世間人類要吃三餐,就是一切有情衆生也要靠飲食活命,但是一些修行的禅者,除了用飲食維持色身以外,實際上他們“禅悅為食”,所以真正吃的是“法味”。
就等于喜愛讀書的人,一天不讀書,日子就會難過,三日不讀書,口中就沒有味道。
因此,讀書人講究的是書香味,參禅的行者,就靠“禅悅”以為食了。
素食的利益
現在世界上喜好素食的人愈來愈多,素食者不一定基于宗教信仰,有的是為了環保,本着護生的精神,或是健康的理由,大家都傾向素食。
中國人是最喜愛素食的民族,由于孟子提倡:“見其生,不忍見其死,聞其聲,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遠庖廚也。
”而佛教的慈悲主義,也孕育了中國人的文化内涵,所以有吃“三淨肉”(不殺、不聞、不見)、“肉邊菜”,以及吃“早齋”,或是初一、十五“持齋”的習慣。
素食的益處很多,略述如下:
一、素食改變體質,有益健康。
素食者少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