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子。
●三形。
五古
口雲。
阿閦與愛染一體習也。
東方日出熾盛。
日輪中愛染王居習。
能所一體無差别。
就中種子三形是一也。
不可疑之問。
付調伏修之事何答。
行者發東方淨菩提心。
煩惱怨敵悉摧伏之。
如此得意時。
四種皆習調伏也。
可知之問。
于東方何名大圓鏡智。
又名寶幢佛。
亦名不動佛耶答。
行者初發淨菩提心時。
本覺本有果德。
始覺修生功德。
萬行萬善。
悉浮一念心鏡。
無有缺減。
故名大圓鏡也。
亦發淨菩提心時。
無明怨敵悉接伏敵害。
譬如軍中指幡。
降伏怨敵。
故名寶幢佛也。
亦發菩提心。
誓心決定時。
魔宮振動。
諸佛證知。
決定無疑。
故名不動佛。
花嚴經雲。
菩薩于生死。
最初發心時。
一向求菩提。
堅固不可動雲此義也。
亦雲。
發心即到故。
持業釋之。
求菩提心故。
菩提心雲時。
依主釋也。
天台止觀引文殊問經雲。
破一切煩惱。
名菩提心(文)此即真言自性不二發心同也問。
于東方如立愛染義。
餘方可有此義耶答。
爾也。
東方如上。
南方火方也。
殊午時日輪熾盛也。
故為相應之時。
此以南為愛染義也。
西方日沒。
日光赤色也。
就中西方敬愛方也。
以西方為愛染也。
北方羯磨事業。
尤以敬愛為本。
然者瑜祇經意。
殊以北方。
四親近共為敬愛也問。
北方四菩薩。
敬愛義何答。
欲觸愛慢四菩薩義。
敬愛事業故也問。
正聚三昧者意何答。
是入定義也。
正言不交邪也問。
東方第八識位。
染淨二法共在之。
何雲不交邪耶答。
第八識位。
雖有染淨。
不垢染故。
雲正聚。
亦雲不交邪也。
謂本有染淨。
染淨共不染他故也問。
若發心即到義。
以東方大圓鏡智位。
可雲法界智耶答。
爾也。
已雲發心即到。
何疑之也問。
觸地印功德何答。
習破地獄印也。
謂從五指。
放五色光。
消滅地獄苦。
此即拔苦義也。
從指腹。
雨如意寶珠。
與地獄衆生。
此亦與義也問。
身色青色其義何答。
東方春也。
春青色故也。
亦雲。
木青色也。
而五行時。
東方木也。
然者此尊身色。
表東方青色也
坐師子座事
東方尊特故。
坐師子座也。
師子者。
獸主也。
以内證不二智。
初分成智一分。
是智最頂也。
故乘師子也。
又東方金剛薩埵普賢延命習時。
乘三頭象。
此等皆表智慧最頂。
又東智為金界大日。
中東南三時。
以東方為智。
義可知之前唐院禦本。
一身三頭象為。
後唐院禦經藏。
三象身指合。
立乘普賢延引也金剛部之智。
根本故也。
文殊乘師子義可知之問。
東方名寶幢佛。
爾者付幢。
有幡義耶答。
可有之。
謂東方四親近中。
西方愛菩薩習幡也。
是即諸法利生。
随緣大悲之義也。
愛菩薩以幡為三形也
寶生佛付增益修之
種子。
●三形。
三辯寶珠
問。
付增益修之義何答。
南方理智不二方。
平等性智。
如意寶珠。
萬法出生故。
付增益修之也問。
以●字為種子事何答。
字體如如不可得字。
如如者。
理如智如。
此二如不二故。
為如意寶珠種子也。
又于此字。
發心修行等四點在之。
義如常問。
此尊師子座。
其義何答。
此尊寶部尊特也。
故坐師子。
此最頂義也問。
南方黃色義何答。
南方夏方也。
夏黃色。
亦理智不二色也問。
三形事何答。
是行者身心也。
然行者始遇此教。
發菩提心。
是約礦石義。
是即發心。
大圓鏡智也。
行者修三密行。
是磨礦石義。
即修行平等性智也。
行者向化他心。
是置在高幢義。
即菩提妙觀察智也。
行者施三業化用。
雨寶義。
即涅槃事業。
成所作智。
住大寶三昧。
諸佛化他利物。
不二寶珠之出生萬善萬行功德。
利益衆生。
故住此三昧也
●彌陀事
種子。
●三形。
橫五古上獨古。
獨古上蓮●字。
亦雲。
翻心。
極樂心所變淨土也。
三密中。
樂尤樂心樂也。
故雲極樂。
三密平等。
以意為事轉此義也。
心者是第六意識心也。
居淨穢土中間。
利心内心外。
依之釋妙觀察智雲。
五眼高臨。
不謬邪正(矣)正者心内。
是密嚴花藏也。
邪者心外。
是娑婆穢土也。
即前五識也。
此故亦雲。
●字●(東)●(南)●(西)●(北)四字合成義。
如自餘秘釋(雲雲)
三形事
橫五古上獨古豎立上蓮花。
橫五古自身兩足。
十指是十界也。
亦左足五指。
五凡胎義。
右足五指。
五聖金義。
是胎金理智不二之獨古也。
内證也。
獨古上蓮花。
蓮花部。
即西方開敷蓮花也。
大師釋雲。
觀蓮智自淨(文)此西方自性清淨功德顯也。
見果覺四此蓮實也。
三業化用果。
還為因義也。
即北方事業也。
付此蓮花。
顯因果曼荼羅。
花即八葉。
是極樂阿彌陀也。
蓮實者。
觀音娑婆世界也。
觀音娑婆世界施無畏者雲此意也問。
以此三形。
何布自身耶答。
橫五古兩膝。
●獨古自腰至喉●八葉面上●。
蓮寶頂●義。
可知。
故行者自身不遇此教時。
名凡夫。
是本有薩埵也。
遇此教以後。
名阿彌陀。
即加持尊特身也。
行者以三業化用利他此義也問。
于三形。
如何釋三密義答。
橫五古意密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