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六章 欺騙的開始

首頁
    圖像。

     所以在秀吉老爺心目中,一直認為謝用梓、徐一貫這兩位明使來日本不是談判的,而是乞降的。

    在五月二十二日接見明使的時候,太閣老爺雖然熱情洋溢,但一切規制舉動,都是對待降臣的做派。

     現在又有晉州大捷的消息傳來,在秀吉的錯覺中,明、朝聯軍應該已經攝于天威,聞風喪膽,渾身顫抖着乞求寬恕才是。

    他提出的這七點要求,可謂是合理合法,一點都不苛刻,充分顯示了一位勝利者博大的胸襟與寬容。

     要說類似的事,以前也有過先例。

    壬辰戰争開戰之前,宗義智曾經把朝鮮使臣以“祝賀”的名義诓來日本,騙秀吉說是朝鮮來獻降表,結果秀吉對朝鮮使臣表現得非常趾高氣揚,氣得使團直接回國,差點斷送了日本的侵朝大計。

     這種極其短視的小伎倆,隻要稍加對質便會被揭穿,不知為何,日本人卻對這個手法樂此不疲。

    回想起在二戰末期,日軍窮途末路之際還在大吹大擂,從上到下都做着美夢,不得不感歎,民族性這東西,真是江山易改本性難移。

     “秀七條”提出以後,玄蘇一腦門子官司,他不敢提醒秀吉您産生了錯覺,也不敢把這七條直接扔到明使臉上,左右權衡了半天,他隻能硬着頭皮跟明使坦白說了。

     謝、徐兩個人一聽秀吉的這七點要求,臉都白了。

    如果這七條他們點頭答應,回到大明不再是殺頭的罪過,而是要被千刀萬剮了。

     沒等他們翻臉,玄蘇趕緊又含含糊糊地補充了一句,說這七點不是最後通牒,有什麼條件咱們可以慢慢磨合嘛。

    謝、徐二人一聽,面面相觑,表示茲事體大,這事兒不是我們能定奪的,還是回去禀告上峰,再給你們答複吧。

     話都說到這份兒上了,那也沒什麼好談的了。

    名護屋談判就此告一段落。

     送走了明使,玄蘇告訴秀吉,明使已經答應了您的七條意見,現在要帶回北京去蓋章确認。

    秀吉聽了大為歡喜,樂呵呵地到處寫信炫耀,這從一個側面表明,他的自大症已經嚴重影響到了對常識的判斷力。

     在謝用梓、徐一貫返回朝鮮之前,已經把談判結果和“秀七條”說給等候多時的沈惟敬聽。

    沈惟敬一聽,登時傻了。

     日本人在晉州的舉動本來已讓明、朝都對和議産生極大的疑惑,現在秀吉又提出這麼一堆不靠譜兒的要求,一旦公布出去,鐵定開戰,到時候他這個遊擊将軍的人生,也就走到了盡頭——他跟和議現在是一根繩上的螞蚱。

     他必須讓議和成立,無論用什麼手段。

     沈惟敬寫信吓唬謝、徐兩位,說日本人提的條件太苛刻了,這麼帶回去說給宋經略聽,肯定會惹下大禍。

    謝、徐趕緊問他該怎麼辦,沈惟敬是個老騙子,一屁三個謊,告訴他們回去什麼也别說,隻說日本人如何如何恭順如何如何畏懼天朝,剩下的事交給他來張羅。

     這時候,日本派往北京的使者抵達了釜山。

     這位使者叫做内藤如安,出身丹波内藤家,是小西行長的心腹之臣。

    因為他曾授贈“小西”苗字,官拜飛騨守,所以在明史與朝鮮史料裡,被不熟悉日本風俗的史官當成了兩個人,一個叫小西飛,一個叫禅守藤。

     内藤如安跟沈惟敬也是老相識了,當初還跟着沈惟敬在順安谒見過李如松。

    兩個人這次在釜山一見面,彼此都先苦笑了好久。

     内藤如安這一次被秀吉委派去北京,身負着兩件絕對不可能完成的使命:讓萬曆把朝鮮割讓四道的文書簽了;再把明室公主迎回來。

     秀吉不知道實情,小西行長和内藤如安怎麼會不知道,這鐵定是個有去無回的差事。

     沈惟敬和小西行長最後想出來的解決辦法,可謂石破天驚。

    說白了就一個字: 瞞! 瞞着秀吉,瞞着大明,兩頭都糊弄着。

     這可真是個大手筆,但也是個極其愚蠢的做法。

    可那個時候沈惟敬已經顧不得那麼多了。

     沈惟敬告訴内藤如安,你這一次去大明,關于秀七點一個字都别提,揀好聽的說就行。

    内藤如安知道利害,連連點頭。

     可是現在還存在一個問題。

    晉州之戰後,大明對日本已經失去了信任,如果日本仍舊在朝鮮保持駐軍,就算内藤如安去了北京,也沒人會相信。

     内藤如安的上司小西行長是個慣于欺上瞞下的老手,他拍着胸脯允諾說太閣大人這邊我來搞定,肯定給你們創造一個好的談判氛圍。

     于是這三個膽大包天的家夥便自作主張,定下了一個要騙過中、朝、日三國的超級大謊言。

     内藤如安與沈惟敬等不及謝、徐二人返回釜山,先啟程奔赴漢城。

    小西行長也在同一時間趕回日本,夥同玄蘇一起,設法勸說秀吉先讓幾步。

     沈惟敬和内藤如安帶着三十名随從,在七月七日抵達漢城,。

    可内藤如安在漢城遭遇了冷遇,所有人都認為日本人不可信,這個人表面上是使者,其實是來刺探軍情的,甚至還有人建議把他砍了祭旗。

    内藤如安被困在漢城,進不能進,退不能退,惶惶不可終日。

     但很快沈惟敬和内藤如安就聽到了好消息,不是一條,而是一系列好消息。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章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