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到幸福,我和一般人有些不同的觀點。很多人覺得我們需要不斷地“累積”一些東西,等到了一定程度之後,也許就可以從此快樂幸福了。 走過人生半百的歲月,我真的認為不是如此。 首先,我覺得幸福取決于我們和自己思想相處的能力。很多人在日常忙碌的生活中,無法聽到自己腦袋裡有一個聲音在說話。那個聲音無所不在,每時每刻都在你耳邊叮咛,它影響你看待事情的能力、左右你響應事物的方式,甚至會主宰你的生活。 我們在生活中有沒有試着“觀照”過這個喋喋不休的聲音呢?這個說話的聲音顯然不是你,隻不過是你的一些念頭。但是這些念頭可厲害了,它讓你不由自主地去做一些事情,自己都無法控制。 那些殺人的人、跳樓的人、沖動做事的人,都是沒有提防到自己腦袋裡的聲音,一時不察,就按照它的話去做了,事後才發現,剛才自己怎麼了?竟然會做出這樣的事?不但如此,腦袋裡的聲音還不斷地讓你去跟别人比較,告訴你,你有多差勁、别人有多好、沒有人瞧得起你、沒有人真正欣賞你,讓你的情緒低落到谷底。 這些聲音都是在我們小的時候,不知不覺被父母和周圍的環境“編”進我們大腦中的,就像計算機被程序化了一樣。有些人比較幸運,他們的計算機程序比較健康,可能比較沒有自虐傾向,這樣的人幸福指數會比較高。然而,對那些比較不幸的人來說,他們天生就是悲觀主義者,思考問題也比較負面。所以,想要提高幸福指數,一定要和他們腦袋中的聲音建立一種比較健康的關系。 尤其是每次當你注意到自己在負面思考的時候,要能夠“斷”。斷的能力在于“觀”,如果你可以觀察到自己的負面思考,你就已經成功一半了。如果能不理會自己的負面思考,還是樂觀、正面地去處理事情,這樣的人就能成功地斷去讓他不幸福的思考模式。 我個人靈修多年,覺得要戒斷那些不幸福的念頭的最好方法就是觀察,不斷地觀察。觀察到自己在思想所編織的牢籠之中,知道自己是念頭的囚犯,這就是很大的進步了。我們可以進一步地剪斷囚禁我們的枷鎖,感受到自由解脫的滋味。 此外,很多人沒有勇氣去割舍眼前既有的幸福,進而投資出更多的幸福。關于這一點,我可以分享我個人的經驗。我大學畢業以後就進入台灣電視公司擔任新聞記者和主播,也就是台灣現在說的老三台主播。當時這是一份非常難能可貴的工作,可是我後來申請到美國大學,就毅然決然地辭去工作,出國進修了。對于主播台,我一點兒都不留戀。很多人佩服我的決心和毅力,然而對我而言,我隻是順從我的心(followmyheart),我沒有考慮到那份工作得來不易,辭去了非常可惜。 現在回頭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