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了。
就那麼發呆到淩晨的時候,覺得好點兒了,腦子開始想起一些原來想不起來的事了。
”
我:“都有什麼?”
他:“都是些無聊的事,例如小時候被我爸打得多狠啊什麼的。
第二天晚上是最難熬的,那會腦子倒清淨了,可是就是因為那樣才倍覺無聊。
而且吧,開始回憶出各種美食的味道——因為嘴裡已經空白到崩潰了,不是餓,是饞。
其實前48小時是最難熬的,因為無所事事卻又平靜不下來。
”
我:“吃東西嗎?”
他:“不想吃,因為饅頭和白水沒味道。
這個可能你不理解:我迷糊了一會感覺在吃煮玉米喝可樂,醒了後覺得滿嘴都是可樂和煮玉米的味道,真的,你别笑,都饞出幻覺來了。
”
我:“那你為什麼還堅持着呢?”
他:“這才不到兩天啊,而且,我覺得有點東西浮現出來了。
”
我:“浮現出什麼來了?”
他:“聽我說。
就快到48小時的時候,蒙眬間覺得有些事情似乎很有意思,但是後來困了,就睡了。
醒了之後我發現是有什麼不一樣了。
我體會到感覺的存在了,太真實了,不是似是而非那種。
”
我:“什麼感覺?”
他:“不是什麼感覺,而是感覺的确存在。
感覺這個東西,很奇妙,當你被各種感官所帶來的信息淹沒的時候,你體會不到感覺的存在,至少是不明顯。
感覺其實就像浮在體表一層薄薄的霧氣。
每當接觸一個新的人物或者新的事物的時候,感覺會像觸角一樣去探索,然後最直接地反饋給自己信息。
想起來有時候面對陌生人,很容易一開始就給對方一個标簽,如果那個标簽是很糟糕的評價,會直接影響到态度,而且持續很久,這就是感覺造成的印象。
每當留意一個人的時候,感覺的觸角會先出動——哪怕隻是一個陌生的路人。
你有沒有過這種情況?面對陌生人微笑或者不再留意?那就是由感覺直接造成的。
當然了,對方也在用感覺觸角試探你,相互的。
事實上自我封閉到48小時後,我就會一直玩味感覺的存在,還有驚奇加好奇。
因為感覺已經被平時的色香味等壓制得太久了,我覺得畢竟這是一個龐雜到迷亂的世界,能清晰地意識到感覺的存在很不容易——或者說,很容易,隻是很少有人願意去做。
”
我猶豫了一下問:“那會兒你醒了嗎?”
他:“真的醒了,而且是醒了沒睜眼的時候,所以異常敏感,或者說,感覺帶給我的信息異常明顯。
你小時候有沒有過那種情況:該起床你還沒起,但你似乎已經開始刷牙洗臉吃東西了,還出門了,然後冷不丁地清醒了——原來還沒起!其實就是感覺已經先行了。
”
我:“好像有過,不過我覺得是假想或者做夢,或者從心理學上分析……”
他:“不對不對,不一樣的,肯定不一樣的。
那種真實程度超過假想和做夢了,你要試過,就會明白的。
第一年我隻悟出感覺,不過那已經很好玩了。
後面幾年自我封閉能到一星期左右,基本沒問題。
”
我:“閉關一星期?”
他:“啊?閉關?哈哈,是,閉關一星期。
不過,感覺之後的東西,更有趣。
”說着他神秘地笑了。
我也笑着看着他。
他:“一般在‘閉關’四五天之後,感覺也被淡化了,因為接觸不到陌生的東西,後面的階段,有可能會超越感覺。
之所以說有可能,是我不能夠确定在那之後是什麼,就讓我先暫時定義是精神的存在吧。
感覺之後浮現出來的就是精神。
當然我沒意念移動了什麼東西或者自己亂飄,但是隐約感受到精神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