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位是自己找上門的,好像是朋友的朋友的親戚,反正拐好多彎找到我,類似于“我是超人表弟朋友的鄰居”那種關系。
他衣着考究,幹淨整潔,不到40歲的樣子,人看上去是那種聰明睿智的類型。
感覺應該屬于事業有成的人,反正不是那種在溫飽線上掙紮的——我指表情神态。
他找我的目的很簡單……但是後來事情就複雜了。
寒暄之後,他幹淨利落地切入正題。
他:“你知道顱骨穿孔吧?”
我:“腦科手術?”
他:“對。
”
我:“怎麼了?”
他:“我想做,不過不是因為病,而是我想做。
”
我:“你說的是國外那些文身愛好者那種?我勸你别做。
”
他:“不是那種,是和神學以及宗教有關的。
”
我腦子裡依稀有點印象,好像上什麼課的時候講過一些,相關資料也看過點,但是很少,一帶而過。
我:“歐洲古代的?”
他:“沒錯,看來你還是知道點的,好多人都不知道。
”
我:“其實我知道的也不多……”
他:“你知道多少?”
我:“隻知道跟宗教有點關系。
反正是在腦袋上打孔,也有整個開顱的……”
他:“嗯,是這樣。
其實開顱手術幾千年前就存在,各種方式的開顱,有鑽孔的,有削去一塊的,還有幹脆整個頭蓋骨打開的。
最初的目的因為沒有任何記載,所以在考古界一直不是很理解,認為可能是為了減輕頭疼或者為了一種時髦。
不過,幾個世紀前的歐洲倒是有這方面的記載,還很詳細。
”
我:“嗯,我知道就是歐洲的。
但是你說的起源自幾千年前,那個跟歐洲的有關系嗎?沒有明确史料記載吧?”
他:“沒有,但問題關鍵不是要個說法。
”
我笑了:“你不是真想實踐吧?”
他沒正面回答我:“為什麼這麼做,你應該知道吧?”
我:“好像是說當時的宗教團體注意到人在嬰兒時期,顱骨不是閉合的,有個很大的縫隙,也就是俗稱的‘囟(音xìn)門兒’。
人胎兒期在子宮内,腦部不會發育得太大,那是為了出生時候的順暢,以免造成難産。
在出生後,一直到閉合前,大腦才是處于高速發育的狀态。
一兩歲後,那個縫隙才漸漸地閉合、鈣化,成為保護大腦的顱骨。
成人頭頂的頭骨中間都會有閉合後的痕迹。
”
他:“沒錯,是這樣。
在顱骨縫隙閉合後,腦腔成了封閉狀态,腦體積不再增大,因為有了顱壓,血液不會再像原來那樣大量地流向腦部了。
一些宗教組織注意到這個後,設想能不能人為地在顱骨開孔,減少顱壓,讓血液還像原來嬰兒時期那樣大量流向腦部,企圖造成人為的大腦二次生長,結果就有了這個手術。
”
我:“原來是這樣啊……”
他:“嗯,Trepanation,也就是顱骨穿孔。
”
我:“你信那個?”
他:“為什麼不信?”
我有點詫異:“我記得成人大腦的皮質層和腦膜不允許大腦再增大了吧?而且顱腔也就那麼大了……”
他笑得很自信:“沒錯,成人骨質已經鈣化了,顱腔就那麼大了,即便穿孔後腦容積也沒可能再增加。
但是顱壓減輕了,大腦還是比原先得到了更多血液、更多的養分。
”
我覺得他說得沒錯,但是不認同:“那對智力提升有直接影響嗎?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