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17

首頁
    沒有完成就放棄了。

    聽了您剛才所說的容易失控的情況,我越發想就這次的狀況請教您一下。

    ”新聞主持人拿起圓珠筆,略微往前探身,轉向梅宮副教授,“萬一那直升機真的墜落下來,發生大爆炸,新陽會不會發生失控呢?” 主持人刻意強調了“大爆炸”三個字。

    看來此人也像其他特别報道節目的主持人一樣,似乎在期待事态的嚴重性,他想。

     “這個嘛,我隻能在我想象的範圍内回答你。

    ”這一次則是梅宮豎起了圖闆。

    上面畫的是新陽的截面圖。

    “這座穹隆形的建築就是核反應堆建築,裡面是安全殼。

    而安全殼中位于下面的筒狀物則是核反應堆容器,核反應就是在這裡面進行的。

    因此,第一個問題就是,直升機突破這穹隆屋頂和安全殼進入建築内部後或爆炸或怎麼樣,結果将會如何。

    屋頂是混凝土澆築的,最薄的地方厚度有四十五厘米。

    安全殼是鐵闆制造的,厚度有三十八毫米。

    如果是直升機的引擎部分撞上,我想這屋頂肯定是撐不住的。

    ” “這麼說,就會突破屋頂掉進裡面了?” “是的。

    隻不過,正如從這圖上看到的,安全殼的上面有個環形吊車,如果正好撞到上面,沖擊力就會大大緩解。

    ” “那如果撞不上那環形吊車呢?” “那就會直達地闆吧。

    地闆正下方就是核反應堆容器。

    ” “從這圖來看,好像隻隔着一塊地闆啊。

    ” “是的。

    ” “那如果在這兒發生爆炸,會出現什麼結果呢?”主持人指着核反應堆的上部問道。

     “這個嘛,核反應堆容器的上部有控制棒驅動裝置,在最壞的情況下,由于爆炸的沖擊,這東西也有可能出現損毀。

    不過,具體情況要看直升機上堆放的爆炸物有多少。

    一般說來,控制棒驅動裝置都事先考慮到了事故的情況,都具備應急構造。

    具體有兩種類型,一種是用自重即控制棒自身的重量外加氣壓插入的方式,另一種則是用自重加彈簧插入的方式。

    至于兩種類型各有幾根,我已經記不清了。

    ” “氣壓式是十三根,彈簧式則是六根。

    ”他朝電視咕哝道。

     “那麼,兩個驅動系統有沒有可能同時不起作用呢?” “概率很低。

    ” “也就是說,概率并不是零?” “機械這種東西有時很難說,如果倒黴透頂,兩個系統同時壞掉、控制棒無法進入也是有可能的。

    ” 大概是得到了預期的回答吧,主持人使勁點點頭。

    “那麼一旦控制棒無法進入,就無法控制核反應堆的功率了吧?” “沒錯。

    輕水反應堆的功率除了用控制棒,還能用改變冷卻劑的硼酸濃度的方法來控制,也就是說擁有兩個關停開關。

    而高速增殖反應堆卻隻有控制棒,一旦損壞就束手無策了。

    ” “那麼這時候核反應堆就會有失控危險了吧?”主持人的語調興奮起來。

     梅宮副教授稍微猶豫了一下,慎重地答道:“這個嘛,當受到的沖擊足以讓控制棒的構造損毀的時候,核反應堆容器内的燃料也有受到某種影響的可能性。

    萬一燃料損壞,正如剛才所說的,核裂變反應度就會上升,就有發展成失控的可能性。

    ” “原來如此。

    這麼說,失控一說并非毫無依據?” “如果發生,恐怕就會出現我們剛才所說的那種情況吧。

    ” “明白了。

    而且也可以說是最壞的情況。

    隻是,梅宮老師剛才也說過,像新陽的情況,除了失控,好像還有發展成大事故的可能性吧?” “呃,是的。

    除了失控,還有若幹危險因素。

    ” “其中之一就是關于蒸汽發生器的問題……呃,似乎有很多專家都認為從概率上來說這方面也是很危險的吧?” 他找到遙控器,略微調高了音量。

     “是的,呃,我也是這麼認為。

    ”梅宮副教授比較低調,但言語間透着一股自信。

     “說到蒸汽發生器,應該就是這一部分吧?”主持人指着核反應堆輔助建築的截面圖說道,“從這上面來看,是分成了蒸發器和過熱器兩部分吧?” “是的。

    在輕水反應堆中配備蒸汽發生器的是加壓水型核反應堆,蒸汽發生器是一體的。

    新陽的蒸發汽發生器卻分成了兩部分,讓水蒸發的部分和把蒸汽進一步加熱的部分。

    ” “加壓水型核反應堆好像也出現過蒸汽發生器損壞的情況吧?” “是的。

    最大的事故就是美花事故,細管出現斷裂,導緻通過反應堆的水被釋放到大氣中。

    ” “那這次會不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