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原和山下是在趕往新陽的警車裡聽到政府的決定的。
盡管已經知道嫌犯發出了第二次交涉傳真,可國家究竟能否接受嫌犯提出的關停全國核電站的無理要求,湯原猜不出來。
所以他一直沒對山下說那種會讓他懷有期待的話,之前幾十分鐘裡一直陷于壓抑的沉默中。
許久,湯原終于跟坐在旁邊的山下打了聲招呼。
“太好了!”
山下靠在椅背上,閉着眼睛使勁做了個深呼吸,這才緩緩地點點頭。
蒼白的臉上有了點血色。
“因為惠太,給全日本添麻煩了。
”
“添麻煩的既不是你,也不是惠太。
是嫌犯。
”
“您說得沒錯。
”坐在副駕駛座上的警官回過頭說道,“我覺得山下先生完全沒必要往心裡去。
”
“聽您這麼說我心裡總算輕松了點。
不過,最關鍵的還是政府的英明決斷。
”
“人命第一啊。
”湯原說道,“畢竟電力之類的總有辦法解決的。
”
根據政府的公告,電力消耗大的企業務必把今天白天的工作調整到晚上。
在公告的最後,官房長官還補充說,各家各戶也要盡量減少空調等的使用。
也就是說,隻要如此安排和忍耐一下,就能使關停全國所有的核電站成為可能。
嫌犯的目的或許就是向國民證明這一點吧,湯原想。
如果真是這樣,盡管反對嫌犯的做法,可他還是可以贊同其主張的。
國家總是要預測能源的需求量,并配備相應的供給能力,因此核電也是必需的。
不過,減少能源需求的政策是不是也該有一些呢?
想到這裡,湯原注意到自己的矛盾。
一旦社會真的朝這種方向發展,那麼一直逆行到最後的無疑就是自己這樣的人。
“三号車,三号車,請回答。
”夾着雜音的聲音從副駕駛座下面傳過來。
副駕駛席上的警官拿起查詢指令系統監控器下面的數字式無線電收發器。
“這裡是三号車,請講。
”
“請轉告錦重工業的二位。
剛才接到自衛隊消息,似乎通過無線電跟直升機上的孩子聯系上了。
孩子的情況還好。
”
湯原看看一旁。
隻見山下正抓住駕駛席的靠背,使勁地探出身體。
“三号車明白。
”關掉話筒的開關後,警官轉過頭來,“您都聽到了吧?”
“哎。
”山下點點頭。
“太好了。
到達那邊後我們就去請求一下,立刻讓孩子聽聽父親的聲音。
”
“那好。
”山下稍微恢複了點精神。
“太好了。
惠太還真行啊,多虧他打開無線電的開關。
你讓他玩過無線電嗎?”
“哪兒啊,從來沒有過。
不過他倒是有一些朋友是業餘無線電愛好者,所以哪個是無線電大概還是知道的吧。
”
“不管怎麼樣還是很幸運的,不是嗎?能否聯系上惠太,解救難度可是天壤之别。
”
“是啊。
不過,湯原……”山下恢複之前的沉重表情,“關于惠太的解救辦法,我一直在思考,如果無法讓直升機着陸,那能用什麼方法呢?”
“唔……”湯原閉上了嘴巴。
當然,湯原也是在聽到嫌犯答應解救惠太的條件後就一直在考慮這件事。
可是無論怎麼想都找不出切實可行的解救方法。
作為解救的條件,嫌犯列出了以下五點要求:在電視上公開解救方法,營救者絕不能進入直升機内部,不得試圖改變直升機的高度和位置,不得使用牽引等方法強制改變直升機的位置,不得讓孩子帶出直升機内部的東西。
其中最為苛刻的條件就是不能改變直升機的高度和位置這一點。
也就是說,無論采取何種營救方法,都必須在一千米以上的高空進行。
恐怕隻能使用直升機進行營救吧,湯原想。
既然被劫的直升機懸停在空中,那麼營救者也必須懸停在空中。
可是,究竟該如何接近呢?直升機帶有巨大的旋翼。
隻要兩架直升機的旋翼相碰,肯定就會同時墜毀。
“總之先跟自衛隊商量一下再說吧。
說不定他們會有好辦法呢。
”
“……是啊。
”山下并未反駁,顯然是把湯原的話理解成了安慰話。
“啊,看見了。
就是那個吧。
”駕駛警車的警官說道。
湯原打開左車窗,探出臉望向前方。
隻見突向大海一側的山丘被削去了山腳,一幢要塞模樣的灰色建築就坐落在那裡。
最醒目的則是穹隆形屋頂的建築和直插天空的高聳鐵塔。
再往那建築物的上空望去,僅僅兩三小時之前還是他讓深感自豪的研究成果大B正可怕地懸停在那兒。
警車沿着單行道直行。
不久,前方出現了一處貌似新陽電站入口的隧道。
路邊停着數台單廂旅行車。
一看聚集在周圍的那些人就知道是媒體的車輛。
“看來電視台的人也不輕松啊。
”副駕駛座上的警官自言自語道,“還得特意擠到這種危險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