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三十八、1939年4月17日

首頁
    老子記得小時候,誰家的小孩丢了,大人們就說,是被拍花老太太領去了。

     拍花老太太輕輕拍一下小孩的腦門,那小孩就會不知不覺地跟着她走。

     為什麼叫“拍花老太太”?老子不知道。

    但是,一想象那場景他就不寒而栗——夜路上,一個陌生的老太太,面無表情地走在前面;一個小孩,像夢遊一樣直僵僵地跟在她的身後,一去不返…… 一個人的精神被控制,眼睜睜地步入深淵……還有比這更可怕的事嗎? 香瓶的失蹤,總讓老子想起那消失多年的拍花老太太。

     這段時間,溝鎮到處都在添枝加葉地傳說,紅都劇院鬧鬼,誰坐在24排4号誰就會被蒸發。

     還有人說,一次散場後,看門的張大爺在掃地的時候,聽見那個座位下發出女人的哭聲,那聲音細細的,長長的,很恐怖,張大爺吓得扔了掃帚就跑…… 這一天下午,老子來到紅都劇院。

     張大爺在門口打盹。

     “張大爺。

    ”老子站在他面前,叫了一聲。

     張大爺睜開了眼。

    他從母腹出生就是個豁唇,一般說天生殘疾的人都有點兇,但是這個老人很和善,他認識這個不幸的年輕人,說:“你有什麼事嗎?”“我想進去看一看。

    ”張大爺歎口氣,為他打開門:“公安局都破不了案,你看有什麼用呢?”老子沒說什麼,徑直走進去了。

     劇院裡空空蕩蕩,面積太大了,高高挂在天花闆上的那一束燈顯得蒼白無力,極其困倦。

    一排排座位都空着,好像一張張沒有五官的臉。

     紅都劇院是一座老劇院,建于1939年,在文革期間,好像翻修過一次。

    一共有576個座位。

    也就是說,建院已經60多年了,每一個座位都可能坐過已經死去的人。

     還有很多已經死去的人,曾經在那舞台上花花綠綠地唱過戲。

    他們的姓名曾經在鮮麗的海報上神采飛揚,如今卻在野外墳地裡的一塊塊墓碑上殘缺不全…… 老子偶爾聽到一個座位“吱呀——”響了一聲,好像有人起身離開。

     接着,他又聽見舞台上陳年的木闆“嘎吱——”響了一聲,好像有人踩在上面…… 他小心地走到24排4号這個座位前,打開自帶的手電筒,仔細查看。

     一排排的座位都是固定在水泥地上的。

    坐人的椅座可以平放,可以翻起。

    他翻起這個椅座,仔細查看,竟然獲得了一個重大發現——木椅座的背面深深地刻着一行字:1939年4月17号。

    他又翻看了另外一些椅子,别的椅子下什麼都沒有。

     這是什麼意思? 老子的心一下就提起來了。

    他覺得這個數字的後面一定隐藏着很深的秘密……回到家,老子連續多少天都睡不好覺,他的腦海裡一直在閃現着那個奇怪的數字:1939年4月17号。

     這行字是誰刻上去的?為什麼?這個遙遠的日子與這幾個女性的失蹤有什麼必然的聯系? 他覺得這件事有鬼氣,一股陰冷之氣侵入他的骨髓。

     紅都劇院的經理姓文,屬于油光滿面、笑口常開那種人。

     自從紅都劇院連續發生失蹤案之後,票房直線下降,他被弄得焦頭爛額…… 他很快瘦下來,他減少的體重已經等于他瘦小的老婆的體重了。

     這一天,張大爺拿着笤帚,磕磕絆絆地走進了文經理的辦公室,低聲說:“經理!鬧鬼了!”文經理驚了一下:“怎麼了?慢慢說。

    ”張大爺坐下來,驚魂未定地講述事情的經過。

     文經理聽着聽着,眼睛瞪大了。

     晚場電影散了後,人陸續走光。

     張大爺開始掃地。

     整個劇院裡顯得空蕩蕩,隻有他掃地的聲音:“嘩啦,嘩啦,嘩啦……”他是從
上一章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