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序章

首頁
    淩晨,北美中部沙漠,得克薩斯州東南部,休斯敦航天中心。

     這片遠離水源、荒涼靜谧的沙漠,到處鋪滿了黃褐色的沙礫,幾乎見不到生物的迹象。

    隻有一些蕨類植物,在風中翻滾成球,到處滾動。

    就在這片荒野的深處,卻有一大片鋼鐵城堡組成的建築群,它們無視着野風的呼嘯和沙塵的侵襲,頑強地伫立在那裡。

    這是這個星球最偉大文明的象征,也是人類進入現代之後,才能創造的奇迹。

     在這片鋼鐵建築群中,道路橫七豎八地貫穿着,全無一般北美縱橫有緻的公路風範,倒像是個阡陌交錯的鄉間小鎮。

    隻是它們分割開的不是灌木、田地和木屋,而是一座座巨型的倉庫和玻璃與混凝土構成的辦公樓房。

     此刻,除了道路上還在閃爍着的紅色的路引之外,整個基地一片漆黑,隻有一幢兩層小樓裡的一個房間還亮着燈。

    這是一幢很特殊的辦公樓,因為它是該基地裡唯一一家屬于私人公司的建築。

     這間亮着燈的辦公室并不大,不過二十平方米左右。

    在辦公室正中擺放着一張碩大而厚重的實木辦公桌,由整棵北美水曲柳打造而成,深沉的褐色桌面吃掉了燈光的顔色,如同一隻慵懶的大狗橫在那裡。

    房間的大燈并沒有開,隻有一盞擱在書桌上的台燈亮着黃色的光。

    桌上擺放着文件、電腦和一些放着辦公室主人家庭合照的相框。

     一個身着藍色制服的中年男子,正在他的辦公室裡焦急地來回走動,邊走邊擡頭看着百葉窗外,百葉窗正對着十一号機庫。

     他是個身材高大的人,有着寬闊的肩膀、勻稱的四肢,然而臉龐消瘦、眼窩深陷,在深深的眼窩中藏着一雙深邃的藍色眼睛。

     四十多天前,NASA(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的發現号航天飛機遭遇了返航危機。

    在起飛時,受到大氣層劇烈的摩擦,一塊隔熱泡沫從航天飛機外殼脫落,砸在了機翼上,形成了一個二十厘米長的缺口。

    發現号航天飛機的機長直到飛機脫離了地球大氣層、到達太空後才發現這一問題,在緊急與NASA地面指揮中心聯系後,地面指揮中心甚至制訂了發射另一艘航天飛機到太空,去營救發現号的宇航員并運回相關設備的計劃。

     最後,發現号的機長組織機組成員,穿上航天服,攜帶焊槍等維修備件,進行了兩次極其危險的太空行走,才勉強修複了這一缺口。

    此前,還沒有任何資料或者經驗證明,人工修複的機翼外殼能夠經受得了大氣層的劇烈摩擦。

     最後的降落無比驚心動魄,飛機與大氣層摩擦引起劇烈的顫動,這顫動無時無刻不在提醒着宇航員們,飛機外殼哪怕隻是裂開一厘米的小縫,死神都會瞬間降臨,在一片火球中帶走整個機組的人,不過最終航天飛機還是成功降落到了休斯敦航天中心的二号停機坪上,發現号避免了一次太空災難。

     然而,早在二〇〇三年發射的哥倫比亞号航天飛機就沒有這麼幸運了。

    同樣的隔熱泡沫脫落,同樣的機翼受損,導緻航天飛機返回地球時,因巨熱燒穿外殼而失事。

    機上七名宇航員,随着造價高達三十億美元的航天工具,一起化作了一顆燃燒的流星。

     NASA已經在上周宣布,在沒有找到合适的解決方案之前,不再使用航天飛機這種耗時費力、危險性巨大的航天穿梭工具。

    舊有的穿梭工具也暫時封存。

     于是,四個小時前,就在正對着他辦公室的不遠處,第十号機庫,他親眼看着發現号航天飛機被緩緩地拖入了機庫,厚重的機庫門被重重地關上,四個人扛着粗重的鎖鍊将機庫大門鎖上。

     人類的航天之夢,難道就因為一塊小小的泡沫,就此封存了嗎? 想到這裡,他不由得長歎了口氣。

    藍色的眼睛變得愈發深邃起來。

    台燈的光照射在他的臉上,襯得他的臉色有些蒼白,有些發油的頭發雜亂地貼在寬闊的額頭上,顯得毫無生氣。

     他的名字叫艾爾·馬斯克,是個有名的億萬富翁,年輕的時候正好遇到第三次互聯網浪潮,他和大學室友創辦了一個分享知識和問答的網站,開辦初期懷揣着第二次文藝複興的夢想。

     上帝恐懼人類的智慧和團結,為了中止通向天堂的巴别塔的建造,就離開天國來到人間,變亂了人們的語言,使人類形成許多部落,分散
上一章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