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舉兵起義

首頁
    會按兵不動,因此眼下要對付的隻有官軍。

    官軍一直擔心天地會的動向,所以一開始就舉棋不定。

    拼死一戰的上帝會這時出擊自然大勝。

    上帝會幾乎沒有傷亡,官軍死了三百。

     副将伊克布坦見戰況不利,撥馬便逃,在蔡村江一座橋邊馬失前蹄,被上帝會會衆一刀結果了性命。

    副将是從二品,僅次于總兵,其品級與文官中的巡撫及布政使相同。

    将官級的軍官陣亡,可見這一仗敗得夠慘。

    蔡村先頭部隊全軍覆沒,周鳳岐第二天率兵趕到,救出了一些殘兵敗将。

    官軍撤到大後方。

    天地會對這次戰鬥抱旁觀态度。

    雖然看到上帝會占了上風,但他們認為這隻不過是暫時的,“窮鼠反咬貓”,但鼠歸根結底還是鼠。

    天地會群雄一離開金田村,就再也不想回去,而且他們認為,這是歸順政府的好機會。

     “這樣一來,咱們就容易說話了!”張钊道。

    同樣是歸順,雪中送炭自然好過錦上添花,蔡村戰敗給頭目們制造了一個高價出售自己的好機會。

     犀牛潭旁有座山岡叫犀牛嶺,這山岡可說是營盤的一部分,山岡坡道很緩,從岡上可看到很遠的地方,在這裡集中很多人舉行儀式最便利。

     蔡村大捷十天後,即道光三十年十二月初十(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三十八歲生日這天,上帝會在這裡舉行了起義儀式,定國号“太平天國”。

    後來,太平天國制定了獨特的曆法,這一天被定為“天曆太平天國紀前一年十二月九日”。

     一面在黃地上用朱筆寫着“天父、天兄天王太平天國”字樣的長方形旗子,從大地底下一躍而起,沖上了天空。

    旗子是事先放在一個掘好的洞中的,洪秀全一念咒文,從四面拉動縛在旗杆上的繩子末端,旗子就飛起來了。

    這又是楊秀清的主意。

     洪秀全念的咒文很難懂,唯有頭兩句“黃旗彎彎,跳過火山”能明白。

     懸挂在犀牛嶺上的旗子用石頭支撐着,這種石頭稱作“旗杆石”,石頭形如飯團,高約五十厘米。

    人們跪伏在那裡,他們以為看到了奇迹,很多人把額頭貼在地上,但有少數人還擡着頭。

    擡頭的人是上帝信仰最深的信徒,根據上帝會的教義,除耶和華外,不拜任何人或物。

     禮拜儀式很快結束,楊秀清大聲說道:“以明年為天曆太平天國元年!”使用某王朝的年号,被稱為“奉正朔”,這被當作是服從的證明。

    既然把現政權當作妖賊,要打倒它,當然要用新年号。

     太平天國的中樞被稱作“天朝”,洪秀全是“天王”,兒子洪天貴是“幼主”。

    在中國,皇帝是人間地位最高的人,皇帝之下是王,既然要打倒清朝皇帝,洪秀全為什麼會用比皇帝低一級的王呢?太平天國遵基督教教義,隻拜耶和華,上帝會稱耶和華為天父或上帝。

    “帝”這個稱号令人有同唯一的絕對的神并列之感,因而在太平天國中,要避諱“帝”字,洪秀全隻好稱“王”。

    從皇帝角度來看,皇太子應是基督。

    因此,必須要避皇太子的諱,稱洪秀全的兒子為“幼主”。

     洪秀全任命了天國五軍主将: 中軍主将楊秀清 前軍主将蕭朝貴 後軍主将馮雲山 右軍主将韋昌輝 左軍主将石達開 任命宣布完畢,中軍主将楊秀清代替洪秀全站在壇上。

     “下面宣布軍律五條,這是軍隊根本,極其簡單明了,大家要銘記在心。

    ”楊秀清喘了一口氣,“第一條,遵守條命!”條命是上帝會術語,“條”是“天條”,指基督教教義。

    “命”當然指命令,意味着宗教以外的命令,這一條強調了宗教與軍事、政治的一體化。

     “第二條,男女有别!” “第三條,秋毫無犯!” 太平軍與腐敗的清軍不同。

    它不是匪賊,出征中也絕不許掠奪居民一草一木,犯搶劫或侮辱婦女暴行的要立即處以死刑。

     “第四條,公心和傩,遵守約束人!” 公心是上帝會術語,意為不得擁有私财。

    和傩是廣西方言,“和睦”之意。

    第一條“條命”是有關大原則的命令,這一條則有關小而具體的問題,是指下級軍官在各種場合根據情況的判斷所下的命令。

     “第五條,同心同力,臨陣不退!” 為了奪取天下,要不斷打仗,不許懦弱和貪生怕死。

    五條軍律由楊秀清宣布,這當然給每個太平軍戰士留下了深刻印象。

    在上帝的兒子們當中,按順序長兄次兄當然是基督和洪秀全,三兄是馮雲山,四兄才是楊秀清。

    凡上帝會會員,皆知此順序。

    天王麾下五軍,中軍主将一職本該是馮雲山,卻由楊秀清占了,看來地位、實力已發生了變化。

     楊秀清在起義儀式上發言之多,表明了他首席輔佐的身份。

    “我們必須盡快進軍!”他繼續說道。

     周鳳岐雖在大敗後撤退,但從這十天的情況來看,他們好像是要斷金田村的糧道。

    太平天國若按兵不動,隻有自生自滅,所以必須盡快進軍。

     “先攻江口,兩天後出發,各部隊準備!”楊秀清說道。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章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