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沒吃過。
不過,咱家的貓吃過又吐了出來,看來很不好吃吧。
”那漢子道。
“狗怎麼樣?”
“狗也不會吃吧。
不過,倒是把老鴉肉當玩意兒玩過。
哈哈!我看行了吧?”
“我明白了。
太平軍一打進來就放火!向衙門、兵營、财主家放火!”
“什麼時候?”
“今天晚上。
說是攻打時要大放爆竹,和火藥筒一起往裡扔。
”
“放爆竹,好主意。
這城小,城牆低,放爆竹,城裡所有地方都聽得到。
”
“那就請你快點去通知大夥兒吧。
”
“先到關帝廟。
”這漢子擡起兩肩,他那拉車的手上好像充滿了力量。
老鴉肉是天地會的黑話。
若不是某種地位以上的人是不會懂的。
當問老鴉肉時,若回答貓吃了吐出來,狗拿去玩,那定是同夥。
李新妹為慎重起見,在談任務前先考驗了一下對方。
清代行政組織順序是府、州、縣。
永安是州,在縣之上。
州城本應比縣城大,但永安州在山裡,其規模隻相當于平原上的普通縣城。
隻四百難民,城裡便已十分擁擠了,關帝廟一帶更是熱鬧。
廟前廣場成了露天市場,廟裡則成了難民的臨時收容所。
永安城倚仗山中險路,城牆不高,最高處也就隻有五米。
要向城裡投擲火藥筒,十分容易。
太平軍中的數千礦工知道造火藥的方法,又弄得到材料。
因此在北上途中,他們一直在制造火藥筒。
另外,太平軍奔赴永安城途中,也進行着攻城準備,沿路村中所有雜貨小店的線香、蠟燭和爆竹都被太平軍買了下來。
太平軍公平付款,不拿老百姓一針一線,這是鐵的紀律。
太平軍要減少犧牲,就必須盡量減少敵人的抵抗,最好讓敵人感到“打也白搭”,不戰而逃。
這需要裡應外合。
城内一起火,清軍便會喪失鬥志。
不過内應的行動必須與城外保持一緻,不能過早或過晚。
因此,隻靠火藥筒還不夠,它雖有威力,響聲卻不大。
羅大綱說要轟轟烈烈地攻城,便是要把爆竹連同火藥筒一起擲到城裡去,爆竹響亮的聲音是最簡單明顯的信号。
太平軍開始造梯子。
城牆雖低,人卻跳不過去,必須靠梯子。
羅大綱着手收集了一種奇怪的東西——棺材。
這一帶是木材産地,既有江河運輸之便,又以優質木材聞名。
最著名的木材集散地是柳州。
俗話說,食在廣州,娶在蘇州,死在柳州。
要圖口福,應到食材豐富、名菜衆多的廣州;要讨老婆,應到美人窩蘇州;要死,則應死在盛産優質棺材的柳州。
這裡原隻向外運送木材,但最近也開始輸出棺材了。
一時造不出塗漆的棺材,但制造半成品總還可以,是以沿途都有棺材作坊。
這一帶制造的是高級棺材,厚而結實。
“這是幹什麼?”
理文這麼一問,羅大綱笑嘻嘻地答道:“馬上還要加點工,你會明白的。
”說是加工,其實也很簡單。
先在棺材兩端旋兩個圓眼,太平軍裡有木匠,這活兒幹起來簡單。
把竹竿一端插進圓眼,反複試着用竹竿把棺材舉起來。
因為有圓眼,竹竿頭固定在圓眼裡,舉起的棺材便不會脫落。
“明白了嗎?”
“好辦法!”連理文笑道。
永安城已遭太平軍包圍,城裡清軍肯定會以密集槍彈來對付企圖爬越城牆的敵人,太平軍用竹竿把棺材舉到城牆上,厚實的棺材成了最好的盾牌。
太平軍登上梯子,爬到城牆時是最危險的,而棺材盾牌很好地保護了他們。
“登上城牆的士兵,收起登城的梯子,把它安放在城裡一邊。
這樣就不用往城下跳了,可以用棺材做盾牌,從容地從梯子上下到城内。
”羅大綱解釋道。
棺材本就是裝人的,恰好能遮擋一個士兵。
把棺材豎立起來,取掉其下部,在内側安上兩個把手,人進入立着的棺材,兩手抓住把手,直接能往前走。
帶這種棺材進攻的士兵并不多,但也足以讓翻過城牆的其他士兵跟在他們後面,躲避槍林彈雨。
“這也有一種符咒作用,讓士兵們感到不害怕,其實也沒指望它在實戰中能起多大作用。
”羅大綱解釋。
天地會軍隊戰鬥力較弱,他們是匪賊出身,不如那些用信仰武裝起來的上帝會軍隊堅定。
但是,若念起一種符咒,說他們絕不會死,他們就會放心、勇敢地去作戰。
羅大綱經驗老到,很懂他們的心理。
實際上他主要還是期待着李新妹的内應工作,而不是這種棺材盾牌。
果然,由于李新妹的活動,太平軍幾乎沒付出任何犧牲就拿下了永安城。
閏八月初一晚,太平軍沖進永安城。
爆竹聲一響,不到五分鐘,城裡到處起火。
夜間起火,火勢顯得格外大。
熊熊大火讓清軍感到腹背受敵,恐慌萬狀。
太平軍雖聽到了槍聲,但稀稀落落,棺材盾牌基本上沒有使用。
不過,它在心理上所起的作用很大,能讓天地會軍隊在前頭作戰,以前可是少有的。
應當說棺材盾牌也取得了成功。
吳江同阿爾精阿一起逃進了關帝廟,被太平軍打死。
實際統率軍隊的千總馬榮升,一聽到爆竹聲就棄城而逃。
太平軍終于第一次成為一城之主。
擁有有城牆圍繞的據點,這還是第一次。
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