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孝天皇的第八個女兒、孝明天皇的妹妹,下嫁給将軍德川家茂。
丈夫死後,她出家為尼。
]下嫁将軍家茂的事件。
将軍實質上是日本的君主,外國都稱将軍為“皇帝”或“大君”,但在國粹主義高潮中,名存實亡的天皇被大大突出出來。
幕府終于不得不考慮所謂的“公武合體”,即要求天皇和幕府同心協力來處理問題。
幕府把和宮迎往江戶,而這又刺激了國粹派,排外浪潮進一步高漲。
連維材所說的潮流将要沖垮所有的國粹思想和排外運動。
幕府也知道閉關鎖國政策難以維持,準許了一向禁止的大船建造和航行,盡管目的是為了推延兩港兩市的開放日期,還是把竹内保德等人派往倫敦,并刊行了了解國外情況的《官版巴達維亞新聞》,接着又決定把榎本武揚等人派往荷蘭留學。
閉關鎖國政策已一點一滴地逐步放松。
十多天前,日本千歲丸号到達上海。
“日本船此次究竟是什麼目的?”承文問。
“說是為了貿易實習,姑且相信吧。
”理文答。
盡管正在談判延期開放港口和城市,但從世界大勢看,幕府也知道這不過是權宜之計。
他們早已預計到和外國通商很快就會日益盛行,照目前這樣,将會永遠被動,極其不利。
要想積極開展同外國貿易,首先就必須要進行學習。
幕府購買了英國帆船阿米斯泰斯号,改名為“千歲丸”。
以長崎市政府審判官沼間平六郎為團長,包括幕府檢察官垠立助七郎等官員及商人随從共五十一人的貿易實習團,乘千歲丸而來。
千歲丸到上海是陰曆五月六日,陽曆六月二日。
這一天,忠王李秀成在松江附近擊潰蒙得哥馬利上校所率領的英軍,繳獲步槍四百支、彈藥三十六箱。
千歲丸上船員所留下的日記中記載,頭天晚上西邊火焰照紅天空,第二天炮聲轟隆。
千歲丸号在激戰期間到達上海,當時上海貿易的熱鬧情景并未因戰火而消失。
長州藩高杉晉作以随從名義随團到了上海,他在《航海日錄》中描寫上海情況:“碇泊歐洲各國商船軍艦數千艘,樯花林森,欲埋津口。
陸上則各國商館粉壁千尺,殆如城廓,其廣大威嚴不可以筆紙描寫也。
”
“街頭巷尾有種種議論。
”承文道。
“都是胡說八道。
”理文笑答。
所謂街巷議論,大多是說什麼清政府為鎮壓太平天國,竟向日本乞援,千歲丸是來打頭陣的。
“我去過宏記。
”哲文道。
宏記是千歲丸上的人們所住的旅館,中國人經營,是西式建築,旅客多歐美人。
千歲丸上裝載的貨物委托荷蘭人處理,荷蘭領事館與宏記相鄰不遠。
哲文會日本話,但他故意裝作不懂,說是想賣畫。
“我們筆談,有的人字寫得很不錯。
聽了聽日本的情況,有的水分很大。
”哲文在日本很久,了解情況。
在他看,日本人筆談祖國,多有誇張。
哲文從盒中取出一疊筆談的紙,道:“我想把它訂成一冊書。
他們以為我不懂日語,在我面前毫無顧忌地互相談了許多事。
我回來後,根據回憶,寫了下來。
這可是很有參考價值啊!”
“喂喂,讓我看看。
”承文把筆談紙放在自己面前,一頁頁翻開。
“這個高杉晉作很有意思。
五代才助也很不錯。
什麼?這人是水手?”承文讀罷,有點懷疑。
“說是水手,誰會信,是薩摩藩士。
他們在談話中暴露出來的。
這些人中,有翻譯周恒十郎和蔡善太郎,還有幾個長崎商人。
我真有點擔心,說不定他們有人會認識我。
”哲文道。
他在長崎待過很長時間,在什麼地方跟誰見過面,他忘了,别人卻可能記得。
正說時,譚七進來。
他現在是李秀成的幕僚,繼續負責情報,平常住在上海,若無其事,常出入金順記。
“天國已決定從上海撤兵!”譚七開口。
“撤兵?”理文不覺站了起來。
譚七一動不動,看着理文,使勁兒點了點頭。
“一日三诏啊!”譚七說到這裡,頓覺萬分遺憾,眼裡湧出眼淚。
天京已被清軍包圍。
天王向忠王發出命令,要他回軍解圍。
上海差點就要拿下了,可是必須撤退。
李秀成拿出全部力量攻打上海,若可能,他當然想拒絕命令。
然而天王一天之内下了三道诏書,要他從上海撤兵,可見天王的決心與果斷。
“不得不……”李秀成感歎。
幕僚們屏息斂聲,靜等。
是不得不服從,還是不得不抗拒?
“回天京吧!”李秀成說罷快步離開。
他當然覺察到了幕僚們的情緒。
“石達開的心情完全可以理解!”理文歎氣。
石達開脫離太平天國後,率大軍在四川、貴州等地到處流動,被清軍追擊。
石達開大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