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8章 戰MSN:榮譽與命運

首頁
    嵌入騰訊的各主要互聯網服務,包括QQ即時通信的客戶端、網站、TT浏覽器、騰訊TM和騰訊通RTX。

     對Foxmail的收購和與谷歌的合作,被看成是騰訊應對MSN本土化的兩個外部性防禦。

     羅川的三重攻擊 盡管做了不少的準備,微軟中國在MSN上的種種大膽行動還是讓騰訊招架得非常吃力。

     就在騰訊收購Foxmail的20多天後,4月11日,微軟與聯和投資有限公司在上海宣布成立合資企業——上海微創軟件有限公司,剛剛履新的微軟(中國)有限公司總裁唐駿出任CEO,上海市市長和微軟首席技術官麥格瑞·蒙迪出席了簽字儀式。

    一個月後,在微創的基礎上成立了上海美斯恩網絡通訊技術有限公司,微軟與聯和分别注資500萬美元和300萬美元,羅川出任總裁。

    聯和投資是一家隸屬于上海國資委的投資型企業,這種合資背景引人無數的聯想。

     從組建的第一天起,羅川的想法就是盡快地實現盈利,因此,在業務拓展上,MSN采取了最開放的分包合作模式。

     美國互聯網企業進入區域市場通常會采取兩種模式:一種是雅虎模式,即完全交給當地的合作方經營,總部提供品牌和技術支持,最後隻是分享利潤。

    另一種模式則是谷歌模式,建立龐大的工程師、營銷隊伍,采用完全本地化的操作形态。

    微軟不願意喪失對MSN的主導權——在與聯和投資的合作中,微軟盡管股份比例小于對方,卻在協議中強勢規定,由微軟方控制公司的全部經營權。

    然而同時,微軟沒有足夠的決心打一場戰略性的戰役,上海美斯恩的注冊資本金僅為800萬美元,即微軟隻投入了不到500萬美元。

    因此,羅川決定采取一種新的辦法,他将之稱為頻道内容合作的商業模式。

     MSN中國推出了MSN中文網網站,由此形成一個門戶型的平台,羅川将各個頻道以承包經營的方式向社會招标。

    因MSN名聲很大,迅速引來了衆多專業型的合作夥伴,在第一批的名單中就有淘寶網、上海文廣、賽迪網、人來車網、英語村、貓撲網、聯衆世界、指雲時代、北青網9家大型網站,羅川以合縱連橫的方式,在一夜之間組建起一支“聯合縱隊”,有人稱之為“抗QQ聯盟”。

    媒體評論說:“MSN中國的這種合作模式,一方面規避了外資合資公司在内容、政策上的風險,同時又能夠迅速将MSNMessenger流量導入到網站,轉化為收入。

    ” 羅川使出的第二個盈利辦法是,快速切入電信增值業務。

    已在中國市場浸淫10年的他,對手機短信的暴利心知肚明。

    MSN中國出資收購了深圳的一家從事電信增值服務企業的清華深迅,向MSN用戶提供10元包月的短信服務。

    在此之前,沒有一家國際互聯網公司敢于進入這個充滿了争議和道德風險的灰色領域。

     2005年10月13日,羅川拿到了第三張攻擊性的好牌:在這一天,雅虎和微軟宣布達成了一項“裡程碑式協議”,使其全球的即時通信用戶之間都能實現互聯互通。

    全球這兩大即時通信服務供應商之間達成的業界第一個互通協議使MSNMessenger和雅虎通用戶能實現互動,從而有望形成全球最大的即時通信社區,共同占領超過44%的全球市場份額,因此全球将近一半的IM用戶第一次實現互通,人數将超過2.75億。

     羅川在第一時間做出了反應,他向媒體表态,隻要安全性得到保證,MSN願意和包括騰訊QQ在内的更多IM互通。

     雅虎與微軟的這份互通協議,讓騰訊在這個秋天陷入一場非常被動的輿論漩渦之中。

    幾乎所有的媒體及專家都為互通而歡呼,很多人認為:“随着MSN和雅虎通在中國市場的迅速發展,尤其在商務階層,兩者的實力已毫不亞于騰訊。

    雙方互聯互通之後,将進一步加大實力,甚至有可能令QQ迅速在商務階層中淪落為弱小IM。

    ”MSN中國的公關部對記者說,請你們轉告馬化騰先生,羅川總裁願意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與他洽談互聯互通的事宜。

     重新定義即時通信 對于羅川發出的“互通邀約”,馬化騰予以了堅決的回絕。

    他總是能在關鍵的時刻,表現出潮汕弄潮人血脈中固有的那股不妥協的強勢勁兒,盡管這一點也不像他的外表,或者不那麼讨人喜歡。

     他的理由是:我們不能拿用戶價值冒險,這樣不負責任。

    在他看來,用戶需求、安全、費用三個因素是聯通與否的關鍵,事實上,安全問題遲早會解決,但還有“成本和利益要談清楚,如果沒有有形價值的互換,那應該有無形價值的互補,這樣才有可能雙赢,雙赢了才會互聯互通”。

    他拒絕與MSN談判,也不打算讓Q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