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4章 開放:新的挑戰與能力

首頁
    基金業務管理者,包括提出了QQ秀創意的許良等人。

    共赢基金投資的第一個重要産品是從事在線旅遊業務的藝龍網。

    5月16日,騰訊投資8400萬美元持有藝龍網16%的股權,成為第二大股東。

    6月初,騰訊宣布參與投資創新工場發展基金的人民币基金,對創新工場所孵化的企業或其他早中期階段優質互聯網科技公司進行扶持,該基金總規模為7億元人民币,是騰訊産業共赢基金中的一部分。

     第二個能力是流量,擁有5億多月活躍用戶的QQ空間被選中為最好的試驗場。

     “其實,我們開始讨論是否要做開放平台是在2008年,但一直在糾結,真正下決心是在3Q大戰之後。

    ”主管互聯網增值業務的湯道生在接受采訪時,回憶了内部的争論,“在SNS領域,關于如何實施開放策略,是一個國際級的課題,我們至少在三個方面有過糾結:第一,開放到底是以應用為主,還是以内容為主;第二,社交網絡是否要開放廣告資源,我們受到了來自品牌廣告部門和搜索部門的壓力;第三,開放是針對平台,還是針對上下遊産業鍊。

    ” 事實上,幾乎所有大型的平台級互聯網公司都遭遇過開放不足的尖銳批評,從微軟到Facebook,甚至連蘋果這樣的硬件公司,當它開始推出應用平台的時候,也立即被視為“開放的敵人”。

     在某種意義上,開放從來是一個相對的概念,如同國家的疆界,對人的開放需要認證,對其他國家的開放需要互惠,對貿易的開放需要法規,原教旨主義式的開放在人類文明史上從來沒有發生過。

    在這一方面,喬布斯是最堅定的封閉主義者。

    艾薩克森在《史蒂夫·喬布斯傳》中寫道:“數字世界最根本的分歧是開放和封閉,而對一體化系統的本能熱愛讓喬布斯堅定地站在了封閉一邊。

    ” 過去的騰訊,以及後來的騰訊,在業務開放上的舉措從來是小心翼翼的,甚而是有點保守的。

     2011年6月15日,就在馬化騰宣布“半年戰略轉型籌備期”後的6個月,騰訊在北京舉辦了千人級的首屆合作夥伴大會,芒果網、蝦米網、聯通、金蝶、58同城等合作公司一起站台,馬化騰“請大家見證騰訊的戰略轉型”。

     騰訊宣布将原先封閉的公司内部資源轉而向外部的第三方合作者無償開放,包括開放API、社交組建、營銷工具及QQ登錄等。

    從公布的數據看,已有近2萬個合作夥伴已經或正在排隊等待接入騰訊開放平台。

    2010年騰訊公司總體收入200億元,不包括渠道費用在内,分配流入第三方合作夥伴手中的金額高達40億元,其中,單款應用——一款網絡遊戲産品拿到的單月最高分成已突破1000萬元。

     幾乎就在騰訊舉辦開放夥伴大會的同時,6月29日,拉裡·佩奇宣布谷歌公司推出一項社交網絡服務G+(GooglePlus),将谷歌的衆多基礎性功能向用戶開放。

    湯道生說:“谷歌的做法給了我們新的激勵,騰訊内部很快做出了類似的決策。

    ” 7月16日,騰訊宣布QQ客戶端開放,同時推出了蘋果AppStore應用商店模式的Q+開放平台,QQ通過客戶端上的應用按鈕開啟Q+,進而可以安裝各種擴展應用,包括Q+桌面客戶端、Web版Q+、Q+壁紙等等。

     在2011年的上半年,騰訊所表現出來的積極的開放姿态及行動,讓人們看到了一個新的互聯網公司成長模式,甚至在全球互聯網業界也具有一定的标志意義。

     當然,騰訊在開放上的行動從來是謹慎的,更多是出于商業上的考量。

    就在2011年的9月,一則新聞佐證了上述的看法,一家名叫藍港的網遊公司推出3D網遊《傭兵天下》,公測當日,騰訊稱該遊戲為騰訊的競争産品,因此封停了藍港的廣告投放。

     微博:移動時代的新對手 2011年年初的馬化騰,正處在職業生涯中最焦慮和兇險的時刻。

     3Q大戰讓他精力交瘁,甚至開始懷疑自己的“産品信仰”。

    但日後來看,這竟是PC時代的最後一戰,換而言之,它屬于舊時代的一次血色絕響。

    而在更遼闊的互聯網世界裡,一個莫測的新時代正迅猛地拉開帷幕,更強大的對手已經在另外一條地平線上出現了。

     2010年1月27日,天才的喬布斯在矽谷發布全球第一台iPad,6月又推出内置500萬像素背照式攝像頭的iPhone4,互聯網的移動時代突然到來了。

    在後來的一年裡,平闆電腦和智能手機的銷售出現井噴,當年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