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龍韬——論軍事組織 選将

首頁
    【提示】 本篇闡述了選拔将領的方法和應注意的問題。

    首先說明人們并不總是表裡如一、言行一緻的,列舉了外貌和内心不相符合的十五種情況,指出“非有大明,不見其際”。

    因此,應通過實踐來考察識别人才。

    即通過所謂“八征”:言、辭、間諜、财、色、難、酒等考察他的辭、變、誠、德、廉、貞、勇、态等。

    “八征皆備,則賢不肖别矣。

    ” 【譯文】 武王問太公說:“君王起兵興師,要選拔智勇兼備的人充任将帥,想知道他德才的高低,應該怎麼辦?” 太公答道:“士的外表和他的内情不相符合的情況有十五種:有的外表賢明而内實不肖,有的貌似善良而實為盜賊,有的外似恭敬而内實傲慢,有的貌似謙謹而内無真誠,有的看似精幹而實無才學,有的表面厚道而内不誠實,有的外多智謀而内不果斷,有的外似果斷而實無作為,有的外表老實而實無信用,有的外表動搖而實忠誠,有的言行過激而辦事卻有功效,有的外似勇敢而實膽怯,有的外表嚴肅而實際上平易近人,有的外表嚴厲而内心溫和厚道,有的外表虛弱形體醜陋卻能受命出使無所不至、辦事無所不成。

    被普通人瞧不起的,卻往往被聖人所器重。

    一般人不能了解,沒有高明的見識,是不能看清其中奧秘的。

    這就是士的外表和他的内情不相一緻的種種情況。

    ” 武王問:“用什麼辦法才能真正了解他們呢?” 太公說:“了解他們,有八種方法:一是提出問題,看他是否解釋得清楚;二是詳細盤問,考驗他的應變能力;三是通過間諜考察,看他是否忠誠;四是明知故問,看他有無隐瞞,借以考察他的品德;五是讓他管理财物,考驗他是否廉潔;六是用女色進行試探,看他的操守高下;七是處理危難,看他是否勇敢;八是使他醉酒,看他是否保持常态。

    這八種方法運用之後,一個人是賢還是不肖,就可以區别清楚了。

    ” 【原文】 武王問太公曰:“王者舉兵,欲簡練英雄,知士之高下,為之奈何?” 太公曰:“夫士外貌不與中情①相應者十五:有賢②而不肖者,有溫良而為盜者,有貌恭敬而心慢者,有外廉謹而内無至誠者,有精精③而無情者,有湛湛④而無誠者,有好謀而不決者,有如果敢而不能者,有悾悾⑤而不信者,有恍恍惚惚⑥而反忠實者,有詭激⑦而有功效者,有外勇而内怯者,有肅肅⑧而反易人者,有嗃嗃⑨而反靜悫⑩者,有勢虛形劣而外出無所不至、無所不遂⑾者。

    天下所賤,聖人所貴,凡人莫知,非有大明,不見其際,此士之外貌不與中情相應者也。

    ” 武王曰:“何以知之?” 太公曰:“知之有八征⑿:一曰問之以言,以觀其辭;二曰窮之以辭,以觀其變;三曰與之間諜⒀,以觀其誠;四曰明白顯問,以觀其德;五曰使之以财,以觀其廉;六曰試之以色,以觀其貞;七曰告之以難,以觀其勇;八曰醉之以酒,以觀其态。

    八征皆備,則賢不肖别矣。

    ” 【注釋】 ①中情:内情,内心。

     ②賢:底本作“嚴”,疑誤,據《武經七書彙
上一章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