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虎韬——論戰争環境以及武器與布陣 必出

首頁
    【提示】 本篇論述了夜間突圍作戰和渡過江河的方法。

    突圍作戰的方法是:有充足的器械,有恿猛的戰鬥精神;了解敵情、選擇敵人力量薄弱的地段為突破口;突圍應力争突然性,時機選擇在夜間;突圍時應讓勇敢善戰的前鋒在前打開通路,大部隊随後跟進,并設置埋伏,阻敵追兵。

    渡過江河時,首先應有各種渡河器材,其次是應鼓勵士氣、明告将士,“勇鬥則生,不勇則死”,破釜沉舟,義無反顧,一往無前。

     【譯文】 武王問太公說:“統率軍隊深入敵國境内,敵人從四面合圍我軍,切斷我軍的退路,斷絕我軍的糧道。

    而敵軍數量衆多,又糧食充足。

    并占領了險阻地形,守禦堅固。

    我想突圍而出,應該怎麼辦?” 太公答道:“突出敵人包圍的方法,兵器器材至關重要,而奮勇戰鬥則最為首要。

    仔細查明敵人兵力薄弱的地方,無人防守的處所,乘虛而擊,就可以突出包圍。

    突圍的部署是:将士們都拿着黑色的旗幟,手持器械,口中銜枚,乘着黑夜行動。

    使勇敢有力、行動輕捷、敢于冒險犯難的将士擔任先鋒,攻占敵人某些營壘,為我大軍打開通道;使有技能而勇敢的武士使用強弩,作為伏兵,隐匿在後面掩護大部隊行動;讓老弱士卒和車騎在中間行進。

    部署完畢後,沉着行動,謹慎從事,不要驚慌,使用武沖扶晉的戰車在前後護衛,用武翼大橹的戰車在左右掩護。

    如果敵軍發覺我軍的突圍行動,我勇敢有力的先鋒部隊即迅速發起沖擊,向前推進,老弱士卒和車騎随之跟進,有技能而配備有強弩的武士則隐蔽地埋伏起來。

    當敵人前來追擊我軍時,我伏兵就迅速地攻擊它的側後,并大量使用火光、鼓聲亂敵耳目,使其感到我軍仿佛是從地下冒出,從天上降下,全軍奮勇戰鬥,敵人就不能阻止我軍的突圍了。

    ”武王問:“如果前面有大河、寬塹、深坑阻礙,我軍要逾越而過,但又沒有準備船隻。

    敵人屯兵築壘,阻止我軍前進,堵截我軍退路,其斥候又戒備森嚴,險要地形全被敵人占據,敵人的戰車、騎兵又在前面阻截,勇士又在後面襲擊,在這種情況下,應該怎麼辦?” 太公答道:“凡是大河、寬塹、深溝之地,敵人一般是不會設防的。

    即使設防,兵力也一定不會很多。

    這樣,就可以用飛江、轉關和天潢等工具将我軍擺渡過去。

    派遣勇敢的武士按照指定的方向,沖鋒陷陣,拚死戰鬥。

    并先焚毀我軍的辎重,燒掉我軍的糧草,明确告訴全軍将士,奮勇作戰就能生存,畏縮怯戰就是死亡。

    已經脫離危險之後,就讓我軍前衛部隊設置煙火信号,派出遠方斥候警戒,占領叢林、墳墓和險阻地形。

    這樣,敵人的戰車和騎兵就必定不敢長驅遠追了。

    設置煙火信号的目的。

    是為了指示先期突圍的部隊至有火的地方集結。

    并布成四面都有警戒的四武沖陣戰鬥隊形,這樣,我全軍将士都精銳而勇猛戰鬥,敵人就無法阻止我軍了。

    ” 武王說:“說得好啊!” 【原文】 武王問太公曰:“引兵深入諸侯①之地。

    敵人四合而圍我,斷我歸道,絕我糧食。

    敵人既衆,糧食甚多,險阻又固。

    我欲必出,為之奈何?” 太公曰:“必出之道,器械為寶,勇鬥為首。

    審知敵人空虛之地,無人之處,可以必出。

    将士人持玄旗②,操器械,設銜枚。

    夜出。

    勇力、飛足、冒将之士居前,平壘③為軍開道,材士強晉為伏兵居後,弱卒車騎居中。

    陳畢徐行,慎無驚駭。

    以武沖扶胥前後拒守,武翼大橹④以備左右,敵人若驚,勇力、冒将之士疾擊而前,弱卒車
上一章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