奈何?”
太公曰:“敵之前後行陳未定,即陷之;族旗擾亂,人馬數動,即陷之;十卒或前或後,或左或右,即陷之;陳不堅固,士卒前後相顧,即陷之;前往而疑,後恐而怯,即陷之;三軍卒驚,皆薄而起,即陷之;戰于易地,暮不能解,即陷之;遠行而暮舍,三軍恐懼,即陷之,此八者,車之勝地也。
将明于十害八勝,敵雖圍周,千乘萬騎,前驅旁馳,萬戰必勝。
”
武王曰:“善哉!”
【注釋】
①别徑奇道:岔路捷徑。
②死地:不利的地形。
③勝地:有利的情況、處境。
④圮下漸澤:毀塌積水的地帶。
圮(pǐ),毀壞。
下,低下,漸,浸水。
澤,窪地,池沼。
⑤黏埴:泥濘的粘土。
⑥仰阪:迎着山坡。
阪,山坡。
⑦殷:茂盛。
⑧拂:違背。
引申為不利。
【例證】
戰車的主要特點是有較強的攻防能力,但車戰方式比較呆闆,須列成整齊的車陣,施行正面沖擊。
由于比較笨重,車戰受地形限制大,不适宜于山林險阻和江河水澤地區,隻适宜于在平原曠野作戰,因此,地形的險隘、地勢的高低、道路的好壞等地形地貌因素,直接影響到作戰的勝負。
朱元璋就是利用車戰的這一弱點圍城打援奪取婺州的。
至正十八年(1358年)十二月,朱元璋命令胡大海率軍進攻婺州(今浙江金華市).胡大海攻城受挫,朱元璋遂親率大軍前往增援。
軍至蘭溪(令浙江蘭溪縣),朱元璋先命手下儒生王宗顯前去婺州偵探敵情。
王宗顯來到距離婺州隻有幾裡地的老朋友吳世傑家,通過他了解到城中元軍的虛實,得知城中守将“畫疆分守”、“各自為心”等重要情況。
朱元璋聽到報告後,感到婺州易得,唯一讓人擔心的是敵處州(今浙江麗水縣)援軍趕來,會使自己腹背受敵。
恰在這時偵騎來報,處州元将胡深率領由一百多輛戰車組成的部隊前往增援婺州,已進至松溪一帶。
朱元璋立即召集諸将,對他們說:“婺州之所以不肯投降而堅守至今,是因為有處州做它的後盾,隻要斷絕處州對它的援助,婺州不日可下。
現在處州派來援助的部隊己到松溪。
松溪山多路狹,戰車通行困難,隻要充分發揮我軍機動靈一活的優勢,必可将敵車兵消滅。
現胡深在松溪紮營,觀望不前。
我軍情銳可先在山間路們埋伏,然後派一将率軍誘敵人伏,即可大獲全勝,全殲來敵!”
于是令大将常遇春、胡大海各自率兵埋伏在山路兩側,又令胡德濟率兵誘敵,隻許失敗不許勝利。
第二天,胡德濟依計領兵向胡深發起攻擊,邊打邊返,胡白話六韬深不知是計,率軍尾随追擊。
在山頂觀陣的朱元璋見元軍己全部進入伏擊圈,一聲令下,常遇春、胡大海所部由兩側殺出,胡德濟也返身殺回。
胡深此時始知中計,但為時己晚,戰車在山間小道上行動困難,隻能被動挨打,沒有還手之力。
不到半個時辰,所有戰車全被毀壞,駕車的士兵非死即傷,胡深見大勢己去;乘亂逃走。
援軍失敗後,婺州城年的元軍驚慌失措。
他們本來就同床異夢,這時更是各懷異心。
防守東門的元軍開門投伶,朱元璋順利進入婪州城。
守城元軍四散而逃,主将石抹厚孫逃跑不及,當了俘虜,朱元璋很順利地奪下了婺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