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文公 文公二年

首頁
    ,晉襄公就讓他作為車右。

    箕地這一戰役,先轸廢掉了狼瞫,而以續簡伯作為車右。

    狼瞫發怒。

    他的朋友說:“為什麼不去死?”狼瞫說:“我沒有找到死的地方。

    ”他的朋友說:“我跟你一起發難殺死先轸。

    ”狼瞫說:“《周志》有這樣的話:‘勇敢如果殺害在上的人,死後不能進入明堂。

    ’死而不合于道義,這不是勇敢。

    為國家所用叫做勇敢,我用勇敢得到了車右,沒有勇敢而被廢黜,也是合适的。

    如果說上面的人不了解我,廢黜得得當,就是了解我了。

    您姑且等着吧!”到達彭衙,擺開陣勢以後,狼瞫率領部下沖進秦軍的隊伍,死在陣地上。

    晉軍跟着上去,把秦軍打得大敗。

    君子認為:“狼瞫由于這樣可以算得君子了。

    《詩》說:‘君子如果發怒,動亂就可以很快阻止。

    ’又說:‘文王勃然大怒,于是就整頓軍隊。

    ’發怒不去作亂,反而上去打仗,可以說是君子了。

    ” 秦穆公還是任用孟明。

    孟明進一步修明政事,給百姓以優厚的待遇。

    趙成子對大夫們說:“秦軍如果再一次前來,必定要避開它。

    由于畏懼而進一步修明了德行,那是不能抵擋的。

    《詩》說:‘懷念着你的祖先,修明你的德行。

    ’孟明想到這兩句詩了。

    想到德行而努力不懈,難道可以抵擋嗎?” 二十日,制作僖公的神主牌位。

    《春秋》之所以記載,是由于制作不及時。

     晉國人由于魯文公不去朝見而前來讨伐。

    文公去了晉國。

    夏季,四月十三日,晉國派陽處父和文公結盟來羞辱他。

    《春秋》記載說“及晉處父盟”,這是表示厭惡的意思。

    到晉國去而不加記載,這是出于隐諱。

     魯文公沒有到達魯國,六月,穆伯在垂隴和諸侯以及晉國司空士縠結盟,這是由于晉國攻打衛國的緣故。

    《春秋》記載稱為“士縠”,是由于認為他能夠勝任。

    陳共公為衛國向晉國求和,拘捕了孔達以向晉國解說。

     秋季,八月十三日,在太廟祭祀,升僖公的神位在闵公之上,這是不按順序的祭祀。

    當時夏父弗忌擔任宗伯,尊崇僖公,而且宣布他所見到的說:“我見到新鬼大,舊鬼小,先大後小,這是順序。

    使聖上升位,這是明智。

    明智、順序,這是合于禮的。

    ”君子認為,這樣做是失禮。

    禮沒有不合順序的。

    祭祀是國家的大事,不按順序,難道能說合于禮嗎?兒子雖然聰明聖哲,不能在父親之前享受祭品,由來己久。

    所以禹不能在鲧之前,湯不能在契之前,文王、武王不能在窋之前。

    宋國以帝乙為祖宗,鄭國以厲王為祖宗,這還是對祖宗的尊崇。

    所以《魯頌》說:“一年四季的祭祀不懈怠,沒有差錯,緻祭于上帝,又緻祭于偉大的祖先後稷。

    ”君子說這合于禮,說的是後稷雖然親近,然而卻先稱上帝。

    《詩》說:“問候我的姑母們,再問候到各位姐姐。

    ”君子說這合于禮,說的是姐姐雖然親近,然而卻先稱姑姑。

    孔子說:“臧文仲,他不仁愛的事情有三件,不聰明的事情有三件。

    使展禽居于下位,設立六個關口,小老婆織席販賣,這是三件不仁愛的事情。

    養一個大烏龜、迷信蔔卦,縱容不合順序的祭祀,祭祀海鳥爰居,這是三件不聰明的事情。

    ” 冬季,晉國先且居、宋國公子成、陳國轅選、鄭國公子歸生攻打秦國,占取了汪地和彭衙,然後回國,以報複上次彭衙的戰役。

    卿的名字不加記載,這是為了穆公的緣故。

    尊重秦國,叫做尊重德行。

    襄仲到齊國緻送玉帛财禮,這是合于禮的。

    凡是國君即位,加強舅甥國家間的友好,辦理婚姻的事,娶元配夫人來主持祭祀,這是孝道。

    孝道,是禮的開始。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章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