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三年春王正月,公會晉侯、宋公、衛侯、曹伯伐鄭。
辛亥,葬衛穆公。
二月,公至自伐鄭。
甲子,新宮災。
三日哭。
乙亥,葬宋文公。
夏,公如晉。
鄭公子去疾帥師伐許。
公至自晉。
秋,叔孫僑如帥師圍棘。
大雩。
晉郤克、衛孫良夫伐啬咎如。
冬十有一月,晉侯使荀庚來聘。
衛侯使孫良夫來聘。
丙午,及荀庚盟。
丁未,及孫良夫盟。
鄭伐許。
【傳】三年春,諸侯伐鄭,次于伯牛,讨邲之役也,遂東侵鄭。
鄭公子偃帥師禦之,使東鄙覆諸鄤,敗諸丘輿。
皇戌如楚獻捷。
夏,公如晉,拜汶陽之田。
許恃楚而不事鄭,鄭子良伐許。
晉人歸公子谷臣與連尹襄老之屍于楚,以求知荦。
于是荀首佐中軍矣,故楚人許之。
王送知荦,曰:“子其怨我乎?”對曰:“二國治戎,臣不才,不勝其任,以為俘馘。
執事不以釁鼓,使歸即戮,君之惠也。
臣實不才,又誰敢怨?”王曰:“然則德我乎?”對曰:“二國圖其社稷,而求纾其民,各懲其忿以相宥也,兩釋累囚以成其好。
二國有好,臣不與及,其誰敢德?”王曰:“子歸,何以報我?”對曰:“臣不任受怨,君亦不任受德,無怨無德,不知所報。
”王曰:“雖然,必告不谷。
”對曰:“以君之靈,累臣得歸骨于晉,寡君之以為戮,死且不朽。
若從君之惠而免之,以賜君之外臣首;首其請于寡君而以戮于宗,亦死且不朽。
若不獲命,而使嗣宗職,次及于事,而帥偏師以修封疆,雖遇執事,其弗敢違。
其竭力緻死,無有二心,以盡臣禮,所以報也。
”王曰:“晉未可與争。
”重為之禮而歸之。
秋,叔孫僑如圍棘,取汶陽之田。
棘有服,故圍之。
晉郤克、衛孫良夫伐啬咎如,讨赤狄之馀焉。
啬咎如潰,上失民也。
冬十一月,晉侯使荀庚來聘,且尋盟。
衛侯使孫良夫來聘,且尋盟。
公問諸臧宣叔曰:“中行伯之于晉也,其位在三。
孫子之于衛也,位為上卿,将誰先?”對曰:“次國之上卿當大國之中,中當其下,下當其上大夫。
小國之上卿當大國之下卿,中當其上大夫,下當其下大夫。
上下如是,古之制也。
衛在晉,不得為次國。
晉為盟主,其将先之。
”丙午,盟晉,丁未,盟衛,禮也。
十二月甲戌,晉作六軍。
韓厥、趙括、鞏朔、韓穿、荀骓、趙旃皆為卿,賞鞍之功也。
齊侯朝于晉,将授玉。
郤克趨進曰:“此行也,君為婦人之笑辱也,寡君未之敢任。
”晉侯享齊侯。
齊侯視韓厥,韓厥曰:“君知厥也乎?”齊侯曰:“服改矣。
”韓厥登,舉爵曰:“臣之不敢愛死,為兩君之在此堂也。
”
荀荦之在楚也,鄭賈人有将置諸褚中以出。
既謀之,未行,而楚人歸之。
賈人如晉,荀荦善視之,如實出己,賈人曰:“吾無其功,敢有其實乎?吾小人,不可以厚誣君子。
”遂适齊。
譯文
三年春季,諸侯聯軍進攻鄭國,聯軍駐紮在伯牛,這是讨伐邲地戰役鄭國對晉國有二心,于是就從東邊入侵鄭國。
鄭國的公子偃領兵抵禦,命令東部邊境地方部隊在鄤地設下埋伏,把敵軍在丘輿擊敗。
皇戌到楚國進獻戰利品。
夏季,魯成公到晉國,拜謝晉國讓齊國退還汶陽的土田。
許國依仗楚國而不事奉鄭國,鄭國的子良進攻許國。
晉國人把楚國公子穀臣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