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哀公 哀公元年

首頁
    【經】元年春王正月,公即位。

    楚子、陳侯、随侯、許男圍蔡。

    鼷鼠食郊牛,改蔔牛。

    夏四月辛巳,郊。

    秋,齊侯,衛侯伐晉。

    冬,仲孫何忌帥師伐邾。

     【傳】元年春,楚子圍蔡,報柏舉也。

    裡而栽,廣丈,高倍。

    夫屯晝夜九日,如子西之素。

    蔡人男女以辨,使疆于江、汝之間而還。

    蔡于是乎請遷于吳。

     吳王夫差敗越于夫椒,報檇李也。

    遂入越。

    越子以甲楯五千,保于會稽。

    使大夫種因吳大宰嚭以行成,吳子将許之。

    伍員曰:“不可。

    臣聞之樹德莫如滋,去疾莫如盡。

    昔有過澆殺斟灌以伐斟鄩,滅夏後相。

    後婚方娠,逃出自窦,歸于有仍,生少康焉,為仍牧正。

    惎澆,能戒之。

    澆使椒求之,逃奔有虞,為之庖正,以除其害。

    虞思于是妻之以二姚,而邑諸綸。

    有田一成,有衆一旅,能布其德,而兆其謀,以收夏衆,撫其官職。

    使女艾諜澆,使季杼誘豷,遂滅過、戈,複禹之績。

    祀夏配天,不失舊物。

    今吳不如過,而越大于少康,或将豐之,不亦難乎?句踐能親而務施,施不失人,親不棄勞。

    與我同壤而世為仇雠,于是乎克而弗取,将又存之,違天而長寇仇,後雖悔之,不可食已。

    姬之衰也,日可俟也。

    介在蠻夷,而長寇仇,以是求伯,必不行矣。

    ”弗聽。

    退而告人曰:“越十年生聚,而十年教訓,二十年之外,吳其為沼乎!”三月,越及吳平。

    吳入越,不書,吳不告慶,越不告敗也。

     夏四月,齊侯、衛侯救邯鄲,圍五鹿。

     吳之入楚也,使召陳懷公。

    懷公朝國人而問焉,曰:“欲與楚者右,欲與吳者左。

    陳人從田,無田從黨。

    ”逢滑當公而進,曰:“臣聞國之興也以福,其亡也以禍。

    今吳未有福,楚未有禍。

    楚未可棄,吳未可從。

    而晉,盟主也,若以晉辭吳,若何?”公曰:“國勝君亡,非禍而何?”對曰:“國之有是多矣,何必不複。

    小國猶複,況大國乎?臣聞國之興也,視民如傷,是其福也。

    其亡也,以民為土芥,是其禍也。

    楚雖無德,亦不艾殺其民。

    吳日敝于兵,暴骨如莽,而未見德焉。

    天其或者正訓楚也!禍之适吳,其何日之有?”陳侯從之。

    及夫差克越,乃修先君之怨。

    秋八月,吳侵陳,修舊怨也。

     齊侯、衛侯會于乾侯,救範氏也,師及齊師、衛孔圉、鮮虞人伐晉,取棘蒲。

     吳師在陳,楚大夫皆懼,曰:“阖廬惟能用其民,以敗我于柏舉。

    今聞其嗣又甚焉,将若之何?”子西曰:“二三子恤不相睦,無患吳矣。

    昔阖廬食不二味,居不重席,室不崇壇,器不彤镂,宮室不觀,舟車不飾,衣服财用,擇不取費。

    在國,天有災疠,親巡孤寡,而共其乏困。

    在軍,熟食者分,而後敢食。

    其所嘗者,卒乘與焉。

    勤恤其民而與之勞逸,是以民不罷勞,死知不曠。

    吾先大夫子常易之,所以敗我也。

    今聞夫差次有台榭陂池焉,宿有妃嫱嫔禦焉。

    一日之行,所欲必成,玩好必從。

    珍異是聚,觀樂是務,視民如仇,而用之日新。

    夫先自敗也已。

    安能敗我?” 冬十一月,晉趙鞅伐朝歌。

     譯文 元年春季,楚昭王發兵包圍蔡國國都,這是為了報複柏舉那次戰役。

    離城一裡建築堡壘,寬一丈,高二丈。

    役夫屯駐九晝夜,和子西的預定計劃一樣。

    蔡國人把男女奴隸分别排列捆綁作為禮物出降。

    楚昭王讓蔡國遷移到長江、汝水之間就回去了。

    蔡國因此向吳國請求遷移到吳國去。

     吳王夫差在夫椒打敗越軍,報複在檇李被越國打敗的仇恨。

    接着,吳軍就乘勢攻打越國。

    越王帶着披甲持盾的士兵五千人踞守在會稽山,派大夫種通過吳國太宰嚭而向吳國求和。

    吳王打算答應越國的請求。

    伍員說:“不行。

    下臣聽說:‘建樹德行最好不斷增加,除去邪惡最好徹底幹淨。

    ’從前有過國的國君澆殺了斟灌而攻打斟?,滅亡了夏後相,後缗正懷着孕,從城牆的小洞裡逃出去,回到娘家有仍國,生了少康。

    少康後來在有仍做了管理畜牧的官,對澆滿懷仇恨而能警惕戒備。

    澆派椒尋找
上一章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