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不滿萬,士衆未附,野谷是資,計莫若盡驅巴西、梓潼人,内涪水以西,其倉禀野谷,一皆燒除,高壘深溝,靜以待之。
彼請戰不許,久無所資,不過百日、必将自走。
走而擊之,則必禽矣。
”璋不用度計。
先主遂長驅,所過必克,而有巴蜀。
[劉備襲蜀,丞相掾趙戬曰:“劉備其不濟乎?拙于用兵,每戰必敗,奔亡不暇,何以圖人?蜀雖小國,險固四塞,獨守之國,難卒并也。
”征士傅幹曰:“劉備寬仁有度,能得人之死力;諸葛亮達理知變,正而有謀而為之相;張飛、關侯勇而有義,皆萬人敵而為之将。
此三人者,皆人傑也,以劉備之略三傑佐之,何為不濟?”先主圍成都數十日,璋出降。
蜀中殷盛豐樂,先主置酒大飨士卒,取蜀城中金銀分賜将士,還其谷帛。
初攻劉璋,備與士衆約曰:“若事定,府庫百物孤無豫焉!”及拔成都,士衆皆舍于戈赴諸藏,競取寶物。
軍用不足,備甚憂之,劉巴曰:“易耳!但當鑄直百錢,平諸物價,令吏為官市。
”備從之。
數月之間,府庫充實。
先主領益州牧,諸葛亮為股肱,法正為謀主,關侯、張飛、馬超為爪牙,許靖、糜竺、簡雍為賓友。
董和、黃權、李嚴等本璋之援用也,吳壹、費觀等又璋之婚親也、彭羕者,又璋之所排擯也,劉巴者,宿昔之所忌恨也,皆處之顯任,盡其器能。
有志之士無不競勸也。
]
【譯文】
龐統勸劉備說:“荊州由于戰亂,土地荒蕪,人口物産匮乏。
在孫權、曹操兩大集團的夾擊之下,三國鼎立的局面恐怕難以形成。
現在益州國富民強,老百姓超過百萬,兵馬、财物十分豐富,我們可以暫時借以據守,成就大事。
”劉備說:“當今和我水火不能相容的是曹操,曹操的統治嚴厲,我的統治和緩;曹操對百姓殘暴,我對百姓仁愛;曹操為人狡詐,我為人誠實。
常常和曹操相反,才能成就大事。
現在要讓我因為一點小事在天下人面前失去信義,這是我不願做的。
”龐統說:“情況不同就需要有靈活的策略,不能被單方面的道義束縛。
兼并小國,吞滅昏主的地盤,這是從前春秋五霸所做過的事情。
奪取之後,以仁義回報,事定之後再把它封為大國,又怎麼能叫失信呢?你現在不奪取益州,将來恐怕要被别人得到。
”劉備于是就派關羽守荊州,決定親自率軍奪取益州。
[這時孫權派使者去告訴劉備,想要和他一起攻取蜀地,說:“米賊張魯在巴漢稱王,是曹操的耳目,計劃謀取益州。
劉璋不能自保。
如果曹操取得蜀地,那麼荊州就危險了。
現在我想先攻取劉璋,進而讨伐張魯,你我首尾相連,一舉統一吳楚,即使有十個曹操,也沒有什麼可憂慮的了。
”有人勸劉備應該回信答應孫權,說東吳終究不能越過荊州而占領西蜀,那麼蜀地就可以被我們占有了。
主薄殷觀說:“如果替吳國去打頭陣,前進不能攻克西蜀,返回來又被東吳乘機攻打,那麼就把統一天下的大業給葬送了。
”劉備聽從了殷觀的意見,拒絕孫權說:“益州民富國強,地勢險要,劉璋雖然軟弱,也足以自守了。
張魯是個虛僞的人,未必完全忠于曹操。
現在把軍隊開赴蜀地,轉戰萬裡,想要攻無不克,戰無不勝,這是吳起和孫武也沒有辦法做到的事。
現在曹操占領天下的三分之二,蓄意東征滄海,陳兵吳國,而我們同盟之間無故自相攻伐,這隻會給曹操提供可乘之機,攻打我們。
這不是一個好計策。
”孫權明白劉備知道了他的用意,就放棄了攻打劉侄的計劃。
]
這期間,正好劉璋聽說曹操派兵讨伐漢中張魯,心裡十分慌恐。
别駕張松勸劉璋說:“曹操軍兵強盛,天下無人能敵。
如果曹操奪得漢中,然後憑借漢中的物産來攻打益州,誰能抵擋得了?劉備是你的同宗兄弟,和曹操有深仇大恨,如果把他請來讨伐張魯,一定能奪得漢中,從而加強了益州的防禦力量,曹操即使來攻,也無能為力了。
”劉璋同意張松的意見,派法正前去迎接利備。
[當時,黃權勸告劉璋說:“劉備有天下枭雄的名望,你給他一個小職位,不會使他滿意,以禮相待,可是一國又容不下兩位君王。
劉備安如泰山,而你卻處境十分危險,希望你不要接納劉備。
”劉巴也勸劉璋說:
“劉備是個英雄豪傑,一旦到來,必然有所圖謀,不能接納。
”劉備進入益州後,劉巴再次勸劉璋說:“如果讓劉備讨伐張魯是把老虎放歸到山林裡去啊!”劉璋都沒有聽從。
]
劉備和劉璋在涪城會面後,劉璋回到成都,劉備就去替劉璋征讨漢中張魯。
龐統後來勸劉備說:“我現在有三條計策奪取益州。
第一,我們秘密派遣精銳部隊,晝夜兼程,直接偷襲成都。
劉璋不習武練兵,毫無防備,我軍到達後,一戰就能奪取成都,這是上策。
第二,我聽說劉璋的名将楊懷、高沛都握有重兵把守要地,在你還沒來之前,就寫信勸告劉璋要把我們拒之門外。
可以派人散布流言說荊州軍情緊急,我們想回救荊州,使軍隊作出回荊州的樣子,這兩人都仰慕你的英名,又想讓我們回荊州,一定會來與你見面送行,那時把他們抓住,奪了他們的兵馬,然後再攻取成都,這是中策。
第三,我軍返回白帝城,與荊州連接策應,再等機會奪取,這是下策。
你如果不果斷行事,将會被困在益州,進退兩難。
”劉備同意了他的中策。
[起初,張松、法正去拜見劉備,劉備極為殷勤地接待了他們,就便詢問蜀中的武器裝備、庫存和人馬衆寡等情況。
張松和法正都一一給他詳述,又畫了地圖,把山川地理指點給他看,于是劉備完全知道了益州的虛實。
劉備向北到葭萌,沒有立刻讨伐張魯,而是廣施恩德以收買人心。
第二年,曹操征讨孫權,孫權肯請劉備去救援,劉備于是向劉璋提出借一萬士兵以及錢财物資,意欲救吳。
劉璋隻答應給四千兵馬,其餘的軍需隻有一半。
劉備于是就激怒衆士兵說:“我為益州抵禦強敵,大家也都辛苦勞累,連個安穩覺都睡不上。
現在劉璋卻把錢财藏在府庫裡,舍不得犒賞有功之人,卻希望士大夫為他拼死作戰,怎麼可能呢?”于是召來劉璋的白水軍都督楊懷,責備他無禮,以此為借口殺了他。
派黃忠等人率軍攻打劉璋,劉備直接進入白水關,把諸将和他們的部卒、妻子兒女扣作人質,然後率軍與黃忠等人進軍并占領了涪城。
劉璋所派遣的部将全部大敗。
]很快設計殺了楊懷等人,從葭萌關南下攻打成都。
這時鄭度勸劉璋說:“劉備率領不到萬人隊伍攻打我們,糧草不充足,軍心不穩定,依我看不如把巴西、梓潼老百姓遷走,把内涪水以西的糧食作物一起燒掉,挖深溝築高牆,堅守不出。
劉備軍隊會在百日内因供給不足,主動退卻,那時我們出擊追趕,一定能活捉劉備。
”劉璋沒有采納鄭度的意見。
劉備于是長驅直入,每戰必勝,很快就占領了益州。
[劉備攻打西蜀,蜀丞相的屬官趙戬說:“劉備是不會成功的,他不善用兵,每戰必敗,逃跑還來不及,怎麼能攻取别人的土地呢?蜀國雖然小,地形險要,易守難攻,是不會被他兼并的。
”征士傅幹說:“劉備寬厚、仁慈,做事很有分寸,能夠使将士為他效死力,有諸葛亮這樣足智多謀的人為丞相,有關羽、張飛這樣忠勇,講信義的人為大将,憑劉備的雄才大略,有這樣三位豪傑輔佐,怎麼能不成功呢?”劉備圍攻成都數十日後,劉璋出城投降。
蜀中富裕,物産豐富,劉備置酒席犒勞将士,把城中的金銀财寶賞賜給他們,把谷物、布帛歸還百姓。
起初攻打劉璋的時候,劉備和衆将士約定:“隻要事情成功,府庫裡的東西我都不要!”等到攻下成都,士兵們都丢掉武器到府庫裡争着拿财寶。
軍中費用不足,劉備為此很憂慮。
劉巴說:“這事很好辦!隻管鑄造以一當百的錢币來平定定物價,讓官吏去官市上作買賣就行了。
”劉備聽從他的建議,幾個月府庫就充實了。
劉備自封為益州牧,由諸葛亮來作他的輔相,法正作他的謀臣,關羽、張飛,馬超做他的手下大将,許靖、糜竺、簡雍作他的賓客。
董和、黃權、李嚴等人本是劉璋的手下,吳壹、費觀等人本與劉璋是兒女親家,彭羕從前是被劉璋排擠的人,劉巴舊日為劉璋所忌恨,他們都被委以重任,以便充分發揮他們的才能。
因此有志之士無不競相效力。
]
群臣勸先主稱尊号,先主未許。
諸葛亮曰:“昔吳漢,耿純等勸世祖即帝位,世祖辭讓,前後數四。
耿純進言曰:‘天下英雄喁喁冀有所望,如不從議者,士大夫各歸求主,無為從公也。
’世祖感純言深至,遂然諾之。
今曹氏纂漢,天下無主,大王劉氏苗族,紹世而起,即帝位,乃其宜也。
士大夫久勤苦者,亦望尺寸之功名,如純言耳。
”先主于是即帝位。
[谯周等勸進雲:“臣父群未亡時,言西南數有黃氣,直立數丈見來,積年時時有景雲祥風從璇玑下應之。
此為瑞異。
又二十二年中,數有氣如旗,從西竟東,中天而行。
圖書曰:‘必有天子出其方。
’是年,太白、熒惑、鎮星常從歲星相追近。
漢初興,五星從歲星,其歲星主義。
漢位在西,義之上方。
故漢法常以歲星侯人主,當有聖主起于此州,以緻中興。
時許帝尚存,故群下不敢漏言。
頃者熒惑複追歲星,見在胃昴畢。
昴畢為天綱。
《經》曰:‘帝王處之,衆邪消亡’。
願大王應天順人,速即洪業,以甯海内也。
”]
【譯文】
群臣都勸劉備立号稱帝,劉備不答應。
諸葛亮說:“過去吳漢、耿純等人勸光武帝承繼帝位,光武帝四次推辭謙讓。
耿純說:‘天下的英雄豪傑都希望找到歸依的明君,你如果不聽從我們的意見,大家都回去尋找自己的君主,怎麼還會跟随你呢?’光武帝被群臣的誠意打動,就同意了。
現在曹操篡權,天下沒有君王,你是帝王的後代,繼承帝位是理所應當的。
我們這些人跟随你千辛萬苦,是象耿純說的那樣,為了做一番事業啊!”劉備于是就承繼了帝位。
[谯周等人勸劉備說:“我的父親谯群活着的時候說,西南方有黃氣直立幾丈高,多次出現,幾年中常常有祥雲瑞氣從北鬥中的璇玑星下與它相應,這是祥瑞的異兆。
又過了二十二年,有氣若旌旗一樣多次出現,在中天從西向東橫貫穿行。
谶書稱‘一定有天子從那個方向出現。
’這一年,太白、熒惑、鎮星常常向歲星接近。
漢朝剛立的時候,五星都跟從歲星,這說明歲星執掌天命。
漢室的方位在西邊,是義的上方。
所以,漢朝的占星術通常認為歲星等待人主,該有聖明的君主從這個州郡興起,來中興漢室。
當時許都漢獻帝還在位,所以群臣不敢洩漏這些說法。
不久熒惑星又迫近歲星,出現在胃、昴、畢三宿中間。
昴、畢二宿是天綱。
經書說:‘帝王掌權執政,一切奸邪都會消亡。
’希望大王順天應人,建立帝業,以便安定天下。
”]
時曹公拔漢中。
[初,魏太祖破張魯于漢中,劉晔進計曰:“明公北破袁紹、南征劉表,九州百郡十并其八,威震天下,勢懾海外。
今舉漢中,蜀人望風破膽失守,推此而前蜀可傳檄而定。
劉備人傑也,有度而遲,得蜀日淺,蜀人未附,人心震恐,其勢自傾。
因其傾而壓之,無不克也。
若小緩之,諸葛孔明明于治體;關侯、張飛勇冠三軍,武毅以威之,文德以撫之,據險守要,不可犯矣!
今時不取,必有後憂。
”太祖不從。
居七日,蜀降者言蜀中驚擾,雖斬之猶不禁。
太祖又問晔曰;“蜀可伐否?”對曰:“今已小安,不可動也。
”]
法正說先主曰:“曹操一舉降張魯,定漢中,不因此勢以圖巴蜀,而留夏侯淵、張郃屯守,身遮北還,此非其智不逮,力不足也,将内有憂逼故耳。
今算淵、郃才略,不勝國之将率,舉衆往讨,則必克之。
克之曰,廣農積谷,觀釁伺隙,上可以傾覆寇敵,尊将王室;中可以蠶食雍、涼,廣境拓土;下可以固守要害,為持久之計。
此蓋天以與我,時不可失也。
”先主善其策,乃率諸将進兵漢中,正亦從行。
先主由陽平南渡沔水,緣山稍前,于定軍興勢作營。
淵将兵來争其地。
正曰:“可擊矣。
”先主命黃忠乘高鼓噪攻之,大破淵軍,淵等授首,遂奄有梁漢。
時魏使夏侯茂鎮長安,蜀将魏延就諸葛亮請兵從褒中出,循秦嶺而東,當子午而北,以襲長安,亮不許。
[《魏略》曰:“夏侯茂為安西将軍,鎮長安。
諸葛亮于南鄭與群下計議,魏延曰:‘聞夏侯茂,先主婿也,怯而無謀,今假延精兵五千,負糧五千,直從褒中出,循秦嶺而東,當子午而北,不過十日,可到長安。
聞延奄至,必乘船逃走,長安唯有禦史、京兆太守、橫門邸阍與散人,谷足周食也。
比東方相合聚,尚二十許日,而公從斜谷來,亦足以達。
如此則一舉而鹹陽以西可定矣!’亮以為懸危不如安從,坦道可以平取隴右,萬全必克而無虞,故不用延計也。
延每從亮出,辄欲請兵萬人與亮異道會于潼關,如韓信故事。
亮制而不許。
延常謂亮為怯,歎恨己才用之不盡也。
”]
其後吳孫權襲關羽,取荊州。
[範晔曰:“劉備令關侯鎮守荊州。
吳将呂蒙拜漢昌太守與關侯分土接境,知侯枭雄有兼并心,且居上流,其勢難久。
蒙乃密陳計策曰:‘今征虜守南郡,潘璋将遊兵萬人循江上下,應敵所在。
蒙為國家前據襄陽。
如此,何憂于操?何賴于侯?’将圖之,會侯讨樊,留兵将備南郡。
蒙上疏曰:‘某讨樊而多留備兵,必恐蒙圖其後故也。
蒙常有病,乞分衆還建業以治病為名,某聞之必撤備兵。
盡赴襄陽,大軍浮江,晝夜驅上,襲其空虛,則南郡可下,某可擒也。
’遂稱病笃,權乃露檄召蒙還,陰與圖計。
侯果信之,稍撒兵赴樊。
權遂行,遣蒙在前,伏其精兵于Z舻中,使白衣搖橹作商賈服,晝夜兼行,至羽所置江邊屯侯,盡縛之,是故侯不聞知。
蒙入據城,盡得侯将士家屬,皆撫慰之,約令軍不得于曆人家有所求取。
侯還,在道路數使人與蒙相聞,蒙辄厚遇其使。
侯使人還,鹹知家門無恙,見待遇于平時,故侯吏士無鬥心,皆委侯而降,即父子俱獲。
初,孫權之讨侯也,遣使報魏雲:“欲讨關某自效,乞不漏露。
今某有備,群臣鹹言密之是宜。
”董昭曰:“軍事尚權,期于合宜。
宜露其事。
某聞權上,即當還,護其城,圍得速解,便獲其利。
可使兩賊相持,以待其弊。
若密而不露,使權得計,非計之上也。
”乃使射書于圍中及侯屯内。
侯猶豫未去。
陸遜至,破江陵。
侯走至臨沮,為吳将潘璋所殺也。
]
先主怒吳,伐之敗績。
還蜀,至永安而崩。
[初,魏文帝聞備東下與孫權交戰,樹栅連營七百餘裡,謂群臣日:“備不曉兵機,豈有七百裡營可以距敵乎?包原隰阻險而為軍者,為敵所禽,此兵忌也。
孫權上事今至矣!”後七日,權破備于夷陵書至。
]
【譯文】
後來曹操奪取了漢中之地。
[曹操攻下漢中後,劉晔向曹操獻策說:“你北面擊敗了袁紹,向南吞滅了劉表,天下已經得到了十分之八,你的威名天下傳揚,現在一舉奪取漢中,蜀地的百姓聞風喪膽,可以馬上發出讨伐的檄文,劉備雖然是豪傑,但占領蜀地時間不長,民心不穩,可以一鼓作氣攻克。
如果稍稍遲疑的話,諸葛亮足智多謀,關羽、張飛勇冠三軍、等他們有所防備,堅守險阻要沖,就沒有辦法攻克了。
現在不火速攻取,一定會留下後患啊!”曹操沒有聽從。
七天之後,蜀國投降的人說,蜀國震動很大,即使嚴明法紀,也沒有辦法禁止騷動。
曹操再次請教劉晔能否攻打蜀國,劉晔說:“現在蜀國已經稍稍安定,不能攻打了。
”]
法正勸劉備說:“曹操一鼓作氣平定了漢中,迫使張魯投降,沒有趁機圖謀我國,卻留下夏侯淵、張郃駐守漢中,自己立即回到北方。
這并不是謀略和兵力不足,而是國内有後顧之憂啊!現在分析夏侯淵、張郃的才能謀略,比不上我國的将帥,如果我們率軍征讨,一定會獲勝。
取得漢中後一邊發展農業,積累财物,一邊等待機會,一旦機會到手就能上可以滅亡魏國,複興漢室,中可以逐漸拓展我們的國土,下可以堅守險要,作為長治久安的根本。
這大概是上天要把它賜給我們,不能錯過好機會啊。
”劉備認為他的話很對,于是率領衆将向漢中進軍。
法正也跟着去了。
劉備從陽平關南邊渡過污水河,繞着山往前走不遠,在定軍山紮下營寨。
夏侯淵領兵來争奪營地,法正說:
“可以出擊了。
”劉備命令黃忠憑高呐喊進兵,很快擊敗了對方,夏侯淵在戰鬥中被殺死。
從此,劉備全部占領了梁州、漢中一帶地區。
當時,曹操派夏侯茂鎮守長安,蜀将魏延向諸葛亮請求率軍從褒中出擊,順着秦嶺向東,到子午谷後向北偷襲長安,諸葛亮不同意。
[《魏略》上說:“夏侯茂是安西将軍,鎮守長安。
諸葛亮在南鄭和手下衆人商議,魏延說:‘聽說夏侯茂是曹操的女婿,膽小無謀。
現在給我精兵五千,帶上五千車糧草,直接從褒中出發,沿着秦嶺向東行;到子午谷後折向北,不到十天就可到達長安。
夏候茂聽說我突然到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