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與人之間互相陷害,可謂無所不用其極,尤其是那些位高權重者,互相排擠,使用陰謀詭計,欲置對方于死地而後快。
成侯鄒忌為齊相,田忌為将,不相說。公孫?謂鄒忌曰:“共何不為王謀伐魏?勝,則是君之謀也,君可以有功;戰不勝,田忌不進,戰而不死,曲桡而誅。”鄒忌以為然,乃說王而使田忌伐魏。
田忌三戰三勝,鄒忌以告公孫?,公孫?乃使人操十金而往蔔于市,曰:“我,田忌之人也,吾三戰而三勝,聲威天下,欲為大事,亦吉否?”蔔者出,因令人捕為人蔔者,亦驗其辭于王前。田忌遂走。
【譯文】
成侯鄒忌是齊國的相國,田忌是齊國的大将,兩人感情不睦,互相猜忌。公孫獻計給鄒忌說:“閣下何不策動大王,令田忌率兵伐魏。打了勝仗,那是您策劃得好,大可居功;一旦戰敗,田忌假如不死在戰場,回國也必定枉死在軍法之下。”鄒忌認為他說得有理,于是勸說齊威王派田忌讨伐魏國。
誰料田忌三戰皆勝,鄒忌趕緊找公孫?商量對策。公孫?就派人帶着十斤黃金招搖過市,找人占蔔,自我介紹道:“我是田忌将軍的臣屬,如今将軍三戰三勝,名震天下,現在欲圖大事,麻煩你占蔔一下,看看吉兇如何?”蔔卦的人剛走,公孫?就派人逮捕賣蔔的人,在齊王面前驗證這番話。田忌聞言大恐,出走避禍。
【評析】
戰功可以抹殺、事實可以歪曲、好事頃刻變成了壞事。語言的危險性又一次暴露出來。事實上人們的确生活在一個傳播的世界中,傳播決定了事實,事實本身是什麼,在于那些有心計的人來設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