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上文荀子所預見的,春申君果然被亂臣賊子所殺。
而這個亂臣賊子采用的毒辣手段、長遠謀劃竟然與呂不韋有異曲同工之妙。
楚考烈王無子,春申君患之,求婦人宜子者進之,甚衆,卒無子。
趙人李園,持其女弟,欲進之楚王,聞其不宜子,恐又無寵。
李園求事春申君為舍人。
已而谒歸,故失期。
還谒,春申君問狀。
對曰:“齊王遣使求臣女弟,與其使者飲,故失期。
”春申君曰:“聘入乎?”對曰:“未也。
”春申君曰:“可得見乎?”曰:“可。
”于是園乃進其女弟,即幸于春申君。
知其有身,園乃與其女弟謀。
園女弟承間說春申君曰:“楚王之貴幸君,雖兄弟不如。
今君相楚王二十餘年,而王無子,即百歲後将更立兄弟。
即楚王更立,彼亦各貴其故所親,君又安得長有寵乎?非徒然也,君用事久,多失禮于王兄弟,兄弟誠立,禍且及身,奈何以保相印、江東之封乎?今妾自知有身矣,而人莫知。
妾之幸君未久,誠以君之重而進妾于楚王,王心幸妾。
妾賴天而有男,則是君之子為王也,楚國封盡可得,孰與其臨不測之罪乎?”春申君大然之。
乃出園女弟謹舍,而言之楚王。
楚王召入,幸之。
遂生子男,立為太子,以李園女弟立為王後。
楚王貴李園,李園用事。
李園既入其女弟為王後,子為太子,恐春申君語洩而益驕,陰養死士,欲死春申君以滅口,而國人頗有知之者。
春申君相楚二十五年,考烈王病。
朱英謂春申君曰:世有無妄之福,又有無妄之禍。
今君處無妄之世,以事無妄之主,安不有無妄之人乎?”春申君曰:“何謂無妄之福?”曰:“君相楚二十餘年矣,雖名為相國,實楚王也。
五子皆相諸侯。
今王疾甚,旦暮且崩,太子衰弱。
疾而不起,而君相少主,因而代立當國,如伊尹、周公。
王長而反政,不,即遂南面稱孤,因而有楚國。
此所謂無妄之福也。
”春申君曰:“何謂無妄之禍?”曰:“李園不治國,王之舅也。
不為兵将,而陰養死士之日久矣。
楚王崩,李園必先入。
據本議制斷君命,秉權而殺君以滅口。
此所謂無妄之禍也。
”春申君曰:“何謂無妄之人?”曰:“君先仕臣為郎中,君王崩,李園先入,臣請為君繨其胸殺之。
此所謂無妄之人也。
”春申君曰:“先生置之,勿複言已。
李園,軟弱人也。
仆又善之,又何至此?”朱英恐,乃亡去。
後十七日,楚考烈王崩,李園果先入,置死士,止于棘門之内。
春申君後入,止棘門。
園死士夾刺春申君,斬其頭,投之棘門外。
于是使吏盡滅春申君之家。
而李園女弟,初幸春申君有身,而入之王新生子者,遂立為楚幽王也。
【譯文】
楚考烈王沒有兒子,相國春申君為此甚為憂愁,尋求宜于生子的婦人進獻給考烈王,雖然進獻了許多婦人,卻始終沒能生兒子。
這時趙國李園想把自己妹妹獻給考烈王,可是又聽人說自己的妹妹并無生子之像,又擔心将來得不到考烈王的寵信。
李園就請求能當春申君的舍人,當上舍人不久,請假回家,又故意晚回。
回來見到春申君,春申君問他為什麼遲到。
李園回答說:“齊王派人來娶我的妹妹,我和使者喝酒,結果耽誤了回來的時間。
”春申說:“送過聘禮了嗎?”李園說:“還沒有。
”春申君說:“可以讓我見一下令妹嗎?”李園說:“可以的。
”于是李園就把妹妹獻給了春申君,得到春申君的寵愛。
當李園知道妹妹有了身孕,就和妹妹商量了一個計謀。
李園妹妹向春申君說:“君王寵信你,就連兄弟也不過如此。
現在你當楚國相國已經20多年,可是楚王還沒有兒子。
等到楚王死後,必然擁立兄弟為王。
楚國王位更換,必然重用自己的親人,您又怎麼能長久得到寵信呢?不僅如此,您出任宰相的時間又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