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章

首頁
    “微笑便利”(SmileMart)日色町站前店開業的那天,是1998年5月1日,還是我大學一年級的時候。

     我還清楚地記得自己在開業之前是怎麼找到這家店的。

    剛進大學那陣子,學校組織集體去看能劇[2],沒交朋友的我一個人回家,大概是走錯了路,不知不覺間就進了一片毫無印象的商務街區。

     回過神來,我發覺四下都沒有人的氣息。

    大街上到處都是漂亮的白色高樓,就如同繪畫紙搭建的模型一樣,仿若是虛假的光景。

     簡直如同鬼城一般的,隻有高樓的世界。

    星期天的日間,街道上除了我,不見任何人影。

     一種誤闖入異世界的感覺侵襲而來,我加快步伐,去尋找地鐵站。

    總算找到地鐵的标志,我才松了一口氣朝那邊跑去,恰巧發現那棟純白色寫字樓的底層,仿佛變成了一個透明的大水缸。

     “微笑便利日色町站前店OPEN!開業職員招募中!”隻有這麼一張海報貼在透明的玻璃上,除此之外并沒有任何招牌。

    我偷偷朝玻璃後邊窺視了一眼,根本沒人在。

    大概是還在施工吧,四處的牆壁上都還貼着塑封紙,隻有什麼都沒裝的白色貨架并排擺放着。

    這片空空如也的地方會變成一個便利店?我怎麼都無法相信。

     家裡給的生活費已經足夠,但我對打工還是很感興趣。

    我把海報上的電話号碼記下來,回到家第二天就打了電話。

    經過一輪簡單的面試,立即就被錄用了。

     接到下周開始培訓的消息,我在指定的時間去了門店,那裡比之前見過的模樣更像便利店一點了。

    日用品的貨架已經擺放完畢,文具和手帕之類的商品井然有序。

     跟我一樣被錄用的兼職人員集合在店内。

    有看上去跟我一樣是大學生的女孩,有自帶自由職業者氣質的男生,也有年紀大些像是家庭主婦的女人。

    大約十五個年齡與穿着各異的兼職者,怯生生地在店堂中晃悠。

     不一會兒,負責培訓的職員出現了,給所有人分發了制服。

    我們套上制服,按照穿戴檢查海報上的要求,調整好儀容。

    長發的女性要把頭發綁起來,把手表和首飾都脫下,再排成一列。

    剛才還外貌各異的我們,頓時就像極了“店員”。

     最開始練習的是表情和問候語。

    我們被要求盯着笑容海報看,按照提示擡起嘴角,挺直背脊,排成一行,依次喊出“歡迎光臨!”。

    那個負責培訓的男職員一個個檢查過來,發現誰的聲音太小或者表情生澀,就會發出指示:“再來一遍!” “岡本小姐,别害羞,笑容再燦爛一點!相崎小弟,聲音再響亮一點!好嘞,再來一次!古倉小姐,不錯不錯,就是這樣,要精神飽滿!” 我很擅長模仿在準備室看過的範例錄像和培訓員做的示範。

    至今都不曾有任何人教過我“這才是正常的表情,正常的發聲方式”。

     臨近開業的兩周時間裡,我們分成兩人一組,面對着公司職員所扮演的虛拟顧客,一個勁地持續練習。

    要看着“客人”的眼睛微笑并行一禮,生理用品要裝進紙袋,熱的東西和冷的東西要分開裝,有人點速食類商品要用酒精給雙手消毒。

    為了讓我們熟悉金錢,收銀機裡裝的是真錢,不過收據上都印着大大的“培訓”二字。

    接待的顧客都穿着相同的制服,是将來打工時的同伴,總覺得像是在玩超市過家家。

     大學生、玩樂隊的男孩、自由職業者、家庭主婦、夜校的高中生,形形色色的人穿着相同的制服,被重新打造成統一規格,成為名叫“店員”的生物,這個過程有趣極了。

    培訓結束的那天,大家都脫下制服變回了原來的狀态。

    就好像換了身皮,變成另
上一章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