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蒂博·德·拉雅基埃爾的故事

首頁
    在法國羅讷河畔的裡昂城,生活着一位非常富有的商人,他的名字叫雅克·德·拉雅基埃爾。

    實際上,他使用拉雅基埃爾這個姓氏隻是在離開商界之後的事。

    在那之後,他成了這座城市的市長。

    在裡昂,必須是非常有錢同時名譽毫無污點的人,才會被市民委以此任。

    好市長拉雅基埃爾就是這樣的人:他對窮人宅心仁厚,對僧侶和其他宗教人士也極為友好——按照這位大人的看法,修行之人都是真正的窮人。

     不過,市長的獨生子蒂博·德·拉雅基埃爾遵照的完全是另一種處世之道。

    他是衛戍部隊的一位旗手。

    蒂博是個可愛的大兵,喜歡耍刀弄劍,是個騙小姑娘的高手。

    他沒事就玩骰子賭一把,常幹些打碎玻璃、弄壞燈籠的事,動不動就滿口粗話,甚至講渎神的話,曾經多次在大街上攔下市民,拿自己的舊外套換别人的新外套,用自己的破毛氈換别人的好毛氈。

    這弄得不論是在巴黎、布盧瓦[1]、楓丹白露還是國王的其他行宮,都有人說蒂博閣下的不是。

    我們那位名垂青史的仁君弗朗索瓦一世偶然間獲悉此事,聖上對這位年輕士兵的放蕩舉止深表惋惜,便将其遣回裡昂,想讓蒂博在父親家裡靜心悔過。

    善良的拉雅基埃爾市長先生當時住在白萊果廣場的一角,具體位置是在聖拉蒙街的街口。

     年輕的蒂博回父親家時受到熱情的歡迎,就仿佛他從羅馬教廷那裡得到所有寬恕一樣。

    人們不僅特地為他宰殺了一頭肥牛,善良的市長還擺下宴席,邀請朋友參加。

    這宴席可比平日裡家宴的花費要多得多。

    但還不光是這些。

    在座的所有人都高舉酒杯,祝福這位年輕人身體健康,願他從此明曉事理、悔過自新。

     不過,這些善意的話在他聽來并不悅耳。

    他拿起桌上的一隻金酒杯,往杯中倒滿酒後說道:“該死的大魔王啊,萬一我将來真的變得比現在好,我就把我的血和靈魂化入這杯酒中交給你。

    ” 這幾句可怕的話讓賓客們聽得汗毛直豎。

    他們紛紛在胸前劃起十字,有幾位甚至直接離席而去。

     蒂博大人也站起身,走出家門,去白萊果廣場透透氣。

    在這裡,他遇上兩個過去的老朋友,這兩人和他一樣,也是放浪形骸之徒。

    他熱情地擁抱他們,接着又将他們帶到家中,讓人一杯杯給他們斟酒,不再管自己的父親和其他賓客。

     蒂博回家當天的這一系列行為,在第二天、在之後的每一天一再重演。

    善良的市長内心萬分痛苦。

    他想向自己的主保聖人聖雅各[2]求助,于是帶了個十斤重的大蠟燭來到聖像前,這蠟燭上套着兩層金圈,每層重五馬克[3];然而,市長要把蠟燭放上祭台時,不小心碰倒了蠟燭,還連帶打翻了一盞銀燈,火就在聖像前燒起來。

    市長先生讓人熔金做這個蠟燭,原本是另有他用的,可他如今滿心想的都是讓兒子改邪歸正的事,所以,他是懷着希望、帶着愉快的心情來獻這份祭禮的。

    但蠟燭倒了,還打落了燈,讓他覺得非常不吉利,他是滿面愁容地返回家中的。

     在發生這件事的同一天,蒂博大人依舊和他的兩個朋友花天酒地。

    他們喝了幾瓶酒後,夜色已深,四處漆黑一片,他們便從屋裡出來,打算上白萊果廣場透透氣。

    到了廣場,他們三人勾肩搭背走成一排,神氣活現、流氓氣十足地四處亂逛,他們以為這樣可以吸引姑娘們的注意。

    不過,這一次他們的願望落空了,廣場上既沒有
上一章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