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十一月一到,有一件鮮為人知的事情發生了,它使得原本已在進行的活動更加如火如荼地展開。
帝國軍連日來不斷地進行各種實戰演習及模拟作戰,同時也積極準備物資、重新編組部隊、整修艦艇、檢閱兵器等等,好像正在為一次從未有過的大規模遠征做準備。
十一月四日,一個由三萬艘以上艦艇所參與的大型軍事演習舉行了,閱兵總司令為羅嚴塔爾一級上将。
這是一次史無前例的大規模演習,操演中甚至有超過一百人以上的士兵因此喪生,其慘烈的程度可見一斑。
在非軍事方面的工作也同時進行着。
費沙駐帝國的事務官博爾德克在萊因哈特的命令之下,答應将帝國軍即将進軍伊謝爾倫方面的相關假情報陸續提供給費沙。
而博爾德克則相對要求萊因哈特于計劃成功之後,讓他登上費沙新自治領主的寶座以為報酬。
博爾德克滿心以為自己的這項要求會被同意,但沒想到萊因哈特卻遲遲未能答覆他的請求。
其實萊因哈特并不是一個吝啬的人,他是顧慮到将來同盟被征服後,費沙就成為連系同盟和帝國這兩塊領土的重要通道,若交給别人掌管,而自己僅間接統治的話,絕非他所願意。
萊因哈特打算找一個他信得過的人來當費沙總督,這樣費沙就仍舊是自己的直轄區,而不是自成一家的屬國,至于博爾德克則給他一個虛位而高薪的職位就可以了。
不過,上述想法雖然合乎統治的道理,但卻不能達到使費沙人憎惡的視線轉移到博爾德克身上的目的。
所以萊因哈特最後隻得向博爾德克保證,若費沙初期的治安沒有辦法維持的話,就由博爾德克來擔任自治領主。
當然,博爾德克要負上全部責任來維持費沙的治安以及他和帝國軍之間的合作體制。
就這樣,博爾德克開始向祖國費沙方面進行傳遞假情報的工作。
當然在這些假情報中也得摻雜一些民間來源的消息,這樣才能盡可能使假倩報容易為人相信和接受。
其實,博爾德克目前的心境是半年以前的他所沒有辦法想像到的,當時他對魯賓斯基是多麼的忠誠啊!但如今魯賓斯基卻已和他成為不同世界裡的人了。
自己從以前和萊因哈特的敵對立場,到如今完全倒戈的一百八十度大轉變,博爾德克為了要讓自己覺得不那麼心虛,心中不斷告訴自己魯賓斯基的諸多缺點,這樣他的權力當然遲早有一天會被取代的!博爾德克此時根本還沒想到副官魯伯特·蓋塞林格也有野心要取代魯賓斯基之位。
他認為蓋塞林格隻不過是狐假虎威,假借魯賓斯基的威名到處橫行的鼠輩罷了!他不認為蓋塞林格的存在對自己構成任何威脅。
大概隻有蓋塞林格本人才覺得博爾德克太小看自己了。
十一月八日,萊因哈特終于就“諸神的黃昏”作戰計劃中的人事安排敲定。
這項作戰的首要行動為率大軍浩浩蕩蕩往伊謝爾倫回廊進發,以此将全宇宙的注意力集中于此,造成假象。
然後再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一舉占領費沙行星和回廊。
想要達成此一目的,指揮費沙方面大軍的人須有準确和快捷的當機立斷能力,能迅速調動軍隊,在費沙來不及設防的最短時間内予以全面占領。
而這樣一位人才,則非渥佛根·米達麥亞一級上将莫屬。
作戰計劃中第二階段的指揮官為不久前傷愈出院的奈特哈爾·缪拉上将。
萊因哈特在這麼重要的作戰中,将一向有優秀表現的缪拉安排在“疾風之狼”的後面上場,自有他人事上的妙用。
原本缪拉很渴望能參與進攻伊謝爾倫要塞方面的行動,以期一雪從前被楊威利打敗的恥辱,不過,如今他這項個人希望可能不得不就此打住了。
接下來第三階段的指揮官為帝國軍最高司令官萊因哈特·馮·羅嚴克拉姆元帥自己。
在他的直屬部隊中,包括有亞特林肯、布拉斯契、卡爾那普、克留尼曼及特奈傑等五名中将。
另外,總參謀長奧貝斯坦一級上将、首席副官修特萊少将、次席副官流肯、首席秘書官希爾格爾·馮·瑪林道夫小姐、親衛隊長奇斯裡上校等,這些人都群集于伯倫希爾旗艦上。
伯倫希爾搭載女性人員,這也是史無前例的。
第四階段的作戰由斯坦梅茲上将指揮。
斯坦梅茲曾是萊因哈特的伯倫希爾旗艦的艦長,以前一直擔任邊防的工作,雖然立下許多汗馬功勞,可是因為并非名門貴族出身,所以官位隻做到中将。
在利普休達特戰役後,被賦與邊境支配權,并晉升為期待已久的上将,宣誓效忠萊因哈特。
最後一個階段的作戰由瓦列上将指揮。
瓦列上将于“利普休達特戰役”中曾輔助齊格飛·吉爾菲艾斯平定各邊境星域,骁勇善戰,是個智勇雙全的良将,此次交付給他負責後防聯系費沙回廊和帝國本土的重要任務,相信他必能不負所托。
總計這次的軍事